孙承宗率领明军,对建昌城形成包围之后,首先在四个城门正对的方向,快速修建了简易的火炮阵地,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城门,这是防备建昌城内的蒙古人困兽犹斗,从城内冲出,冲击正在合围中的包围圈。
一个炮营总共只有十六门火炮,分到四个城门之处,每个城门也就只有四门。虽然大明的新式火炮威力巨大,可仅靠这四门火炮就想完全阻止蒙古人的冲击,显然也不是多么现实。
因此,每个城门正对的方向,所有的骑兵和步兵也全都布置在那里。他们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防备蒙古人的冲击,毋宁说是保护自己的火炮不被对方抢了去。
因为有了新式的火炮和新式的火铳,因此对于明军来说,倒是希望城内的蒙古人出城野战。只要他们敢出来,明军就有信心让他们出的来,回不去。
但是,因为在今后的攻城战中,新式火铳还有大用,因此孙承宗下令,若是蒙古人出城冲击,火铳手可自由射击,不到万分危急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能齐射的。
好在即便色楞做困兽犹斗、派出蒙古人出城冲击明军营寨,恐怕他也不敢指望一下子就将明军彻底冲垮冲溃,因此也不敢一下子就派出多少多少兵马。因为他也知道,接下来的攻防大战,才是双方较劲的地方,才是双方真正的比拼,所以开始的时候骚扰一下对方可以,但绝对不会投入过多的兵力。
所以,依靠每处城门处的四门火炮,外加一定的骑兵和大量的步兵,阻挡蒙古人的冲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所有的青壮和部分的辅兵,一半就去大黑山和柏山,砍伐树木,一方面是打造攻城器械,另一方面也要制作大量的鹿角丫杈,布置在明军的大营周围。另外的一半,协助兵士围绕着建昌城挖掘了一圈壕沟。
在正对着四个城门的方向上,壕沟比其他地方要多,总共有三道。距离城门最近的那一道壕沟,是最窄的,骑兵若是有一小段冲刺提速的距离的话,很容易就可轻松越过。但是,第二道壕沟的宽度可就大大增加,是第一道壕沟的两三倍,即便是纵马驰骋,也不可能越过。
第三道壕沟与第二道壕沟差相仿佛,为的是万一有漏网之鱼、或是城内的蒙古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将第二道壕沟给填平或者减小一些宽度,那第三道壕沟就会成为最后的屏障。
未虑胜先虑败,做好自己的防御,任谁说都是没有错误的。
大黑山和柏山上有的是树木,砍伐下来制作攻城器械和营寨周围的防护正是方便。唯一的不足,就是距离远些。好在明军也不急于对建昌城展开攻击,因此只要将自身的防护做好了,避免受到冲击造成损失,明军是不介意多用上那么三五天的时间。
孙承宗之所以并不亟亟于对建昌城发动攻击,完全是遵照皇帝陛下的旨意行事。
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伤亡,若是攻击过急,的确是会给对方造成沉重打击,可自己的伤亡肯定也会加大。另一方面,也为了让皇太极有着充足的时间“运筹帷幄”(此处为“坐蜡”之意),而且这个时间越是充足的话,皇太极坐蜡的“成色”就会更足,蒙古人心中的不满也会相应地加大,蒙古人与女真人之间的罅隙,就会越来越彰显。
相对来说,后者才是皇帝陛下真正的目的所在。
建昌城的东门,是主要的出入门户,原因就是因为这里不仅有三条通往各处的道路,而且地势比较开阔,兵力容易展布开来。若是色楞想派兵出城骚扰的话,肯定是以东门为第一选择。
为此,孙承宗也是将计就计,也将东城门做为主攻方向。而其他三面城墙,更多的是佯攻,虚张声势的成分大一些。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防备城内的蒙古人遁走,二是要尽可能地牵制蒙古人的守御力量,让他们不敢将兵力调到吃紧的东城门处。
而做为主攻的东城门处,孙承宗派的是王廷臣所部负责进攻。另外,八百名火铳手,除了其他三处城墙各安排了一百五十名之外,其余的全都集中在东城门处。炮营差不多也是如此安排,除了一大两小三门火炮被放置在另外的三面,剩余的七门火炮就全都安排在了东面城墙处。
王廷臣所部有五千余人马,对面守城的蒙古人大概也有接近三千余人。
色楞手下有一万余人,除了留出四千左右的预备队,其他三面城墙都有一千五百至两千人守御。
本来色楞是平均分配兵力的,每面城墙都是两千余人。后来发现明军在东城的营寨比较密集,就觉得此处的攻势应该最为猛烈,因此他也就偷偷地从其他三面城墙上调拨了三五百不等的人数,充实到东面城墙。
四千人的预备队他是不敢轻易动用的,这才是个开始,以后哪里的窟窿大也还未知。
别看现在他们这些明军摆开了架势,似乎是要冲着东城墙使劲,可保不准兴许哪一天就有可能突然改变了主攻的方向,这一点是必须要防备的。
趁明军立足未稳、三道壕沟尚未挖掘完毕之际,色楞的确也曾组织了一次出城袭击。
但是因为他也不敢投入过多的兵力,只派出了一个千人队,目的既不是想趁机突围,也不是想一举击溃对手,而似乎只是试探一下,或只是骚扰一下,打乱一下对方的部署而已。
对于蒙古人突袭,明军早有防备,再加上对方的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