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知德一回到家里,立刻便是将老郭和老徐同意卖花生的消息告诉了童知信等人。
家里头没有那种做大买卖的杆秤,童知信便是找童枝儿拿了银子,去县里买了一杆,最重可以称两百斤的,不过,却是要拿一根木棒从杆秤前面穿绳的地方过去,扛在肩上,将东西给提起来了才能够称。
第二天早上,童知信推着板车,上头放了才买的杆秤,后头跟着童枝儿和童珠儿,以及童知德,四人往老郭和老徐家里走。
老郭家和老徐家早已经收拾妥当,只等他们今天过来。
到了老郭家,童知信与老郭等人打了招呼,便是开始秤花生。
一包花生大约有一百来斤重,童知信和老郭将木棒穿过提绳给扛在肩上,让花生抬起来,童枝儿则快速地推动秤砣,见差不多了便将斤数给记上,一旁的童珠儿在那里报数。
老郭家一共是十包花生,称完之后,童枝儿算了算,总共是一千五百六十三斤,要给老郭四十六两并八百九十文钱。
“郭大叔,给……”
童枝儿数了银子,交给老郭。
手里接到银子,老郭还有些不真实。
“咦?爹,咱家的花生怎么这么早就卖了?”
说话的是从外头玩累了跑回来的锅子,老郭的小儿子。昨天一家人忙活的时候,他还在外面野,并不知晓家里的事情。
童枝儿转头,对他笑了笑。
瞧着童枝儿唇红齿白的小脸,锅子脸上莫名的一臊。
老郭媳妇把锅子给叫过去,让他别挡着别人忙活。
老郭、老郭的大儿子和童知信三人,将十包花生给扛了放在板车上。从老郭家里出来后,童知信便是推着板车回了家,童枝儿等人则是去了老徐家,老郭也跟着几人一道过去。
这回扛称的是老郭和老徐。看秤记账的依旧是童枝儿。
老徐家一共是一千九百八十五斤,童枝儿数了五十九两并五百五十文钱给他,然后在老徐家里等着童知信推板车过来。
老徐媳妇给几人倒了水,脸上是合不拢嘴的笑容。
童知信收了他们家的花生。他们实在是太值了。
若是等收花生的贩子过来,怎么说也得少个十几两银子。
老徐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童枝儿,“让你们家吃亏了。”
童枝儿笑了笑,“没事的徐伯父。”
“枝儿,等你们家在县里的铺子开了张,我们一定过去捧场。”老徐又道。
童枝儿脸上笑容灿烂,“那就谢谢徐伯父了,我家的铺子十五开张,到时候您和徐伯母他们一定要过来。”
说说笑笑间,童知信已经推着板车来了老徐家。
老郭、老徐、童知信、老徐的儿子、老郭的大儿子。五个人将花生给扛在了板车上放好。因为回去的路不太平稳,而且老徐家的花生要重上一些,板车堆得高高的,老郭和老徐便是跟在板车后面帮着推车,一直到了童知信家的庭院才离开。连一口水都没喝。
……
过了一天,有人到老郭家串门子,发现他家堆在堂屋的花生没了,便是好奇的问是怎么回事。当即,老郭将童知信一家来收花生的事给说了。
那人十分的欣喜,赶忙的去了童知信家,问他们还要不要收花生。童知信说。他家已经没有银子收其他的花生了。
那人很是沮丧的离开了,没过多久,童知信一家收了老郭和老徐家的花生,要在县里做生意的消息便是传遍了整个村子。
好几天,村里人都隔三差五的到童知信家里来道喜,问什么时候店铺开张。
童知信和方翠微热情的招待了大家。告知他们时间。
事情也同样传到了童家老宅,老太太冷着脸,什么也没说。不过那王家小姐却是好奇的很,问童招金道:“这童知信与你家同姓,和你们家有什么关系吗?”
“哦。那是我家四叔,不过,却是同老宅分家了过。”
王家小姐想了想,道:“既然是你四叔,他家开铺子,你去当个管事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倒是提醒了童招金。
“那,我去试试。”
“嗯,”王小姐点头鼓励他。
……
店铺开张的前一天晚上,童枝儿等人在厨房后头准备着明天开张时候的煮花生,前头却是迎来了不速之客。
听到有人敲门的声音,童知信从厨房里走出来,将门给打开。
“四叔。”
童招金几乎是有些谄媚的笑着喊。
童知信反应很是冷淡,让开身子,“坐吧。”
等童招金坐下之后,童知信一句话也是不说,拿着竹篾儿编竹筐。这倒是让童招金有些难办了。来之前他设想了一番,若是童知信问他来有什么事情,他就顺水推舟,说起童知信一家新铺子的事情,然后提提自己给他家铺子当管事,银子也不要多,如此便水到渠成了。
谁想,童知信却是对他冷淡的很。
不能这么下去了,童招金想。既然四叔不开口,那就让他自己开这个口好了。
“四叔,我听说你们家明儿个在县里的铺子就要开张了。”
“嗯,”童知信眼皮也没有抬,细细的竹篾儿随着他手指的拨动,在竹筐上慢慢的堆高。”
童招金接着道:“四叔,铺子里还没有管事吧,我在城里也干过管事,你看我成不?”
童知信没什么反应。
童招金又道:“四叔,我知道万事开头难,这工钱我也不多要,就同店里的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