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荣耀大中华>第243章 战争教育

整体上来说,普通的老百姓应对战争的态度是消极的,除了极少数时候他们能够众志成城的团结起来、不畏生死的反抗之外,大部分的时候老百姓面对战争都是以慌乱的逃跑为主,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算得上是一种对于死亡的畏惧吧。毕竟面对死亡,没有谁可以不害怕,而老百姓们知道战争的危害,所以在他们信任的守军不能保卫自己安全的时候,他们就会自顾自的逃走以求得生存的机会。

从这一点来说,似乎这种逃跑的行为也没什么错,毕竟他们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可是实际上逃跑有用吗?有的时候有用,但更多的时候其实逃跑是没用的,在很多时候逃跑不但不能让自己逃过一劫,反倒可能葬送本来存在的一线生机。

打个比方如果昨天晚上唐杰并不是在演习而是真正的攻城,那么昨天晚上南昌城守得住吗?虽然南昌城守军不多,但是也不是没有守住的可能。如果城内的民众能够在战争爆发之后快速反应过来进行支援,只要他们挨过了一开始的困境,那么随后占据了人数优势的他们绝对能够把南昌城打造成固若金汤。就凭唐杰那一千多人想要攻下几十万百姓誓死把守的南昌城,一点可能都没有。

可是实际上昨天晚上城内的百姓在枪声响起之后并没有去支援守城的士兵,反倒是自乱阵脚,自己吓唬自己的在城内逃窜了起来。可以说唐杰还没有攻入城内,他们自己便已经使得全城大乱。守城的时候城内百姓发生动乱向来是城破的征兆,因为百姓们乱起来那就说明城内已经开始失控了,这个时候守军不但无法集中各种物资进行有效的守城,还得分出兵力来维护治安,而且百姓们的这种混乱也会打击守军的信心使得他们也失去分寸。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城池被攻破都是因为自己的内乱。

如果唐杰真的是叛军,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就昨天晚上的那种情况,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攻入城内。而一旦让一个恶魔攻入城内了,几乎可以想象到时候整座城池会变成什么模样,绝对不比人间地狱好多少。就昨天晚上那种情况,恐怕五十四标的士兵在城内展开屠杀都不会遇上太像样的反抗,已经被下破胆子的人是很难再提起勇气进行反抗的,即便是有极个别的人胆大反抗,估计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想一想一座居住了几十万百姓的坚城竟然被一千多人给攻破了,几十万人竟然被一千多人追着杀,这会是多么荒诞的一个笑话啊。

可是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想一想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那是整个中国历史也是所有汉人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也是汉人民族史上第一次亡族亡种的巨大危机,五胡乱华,神州陆沉,何等的凄惨。

当时的胡人有多少?加起来顶多几十万而已,而整个北方大地上却生活着超过两千万的百姓,加上南方的更是有三千多万;按说双方真的打起来胜负应该没有什么悬念的,可是就是这么多的百姓却被数量稀少的胡人杀的几乎灭族,整个北方大地几乎见不到汉人的影子,全都成了胡人们的乐园,而中华民族的文明也差点毁灭。而造成这种惨剧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面对胡人的屠杀大部分的百姓只知道逃亡,但是他们最后不但没有逃掉,连自己和家人也全都惨死在了胡人的刀下,因为他们两只脚永远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可偏偏他们却就不知道这个道理。

难道说当时的胡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这一点确实没人否认,因为当时的胡人确实是极为凶残、战斗力极强。可是却也不是绝对,更不是汉人就要战败、就要被屠杀的理由,因为实际上汉人也并不弱。要知道就在当时的胡人最鼎盛时期,还有武悼天王冉闵可以率领少量的军队大败数倍乃至十数倍于自己的胡人军队,也有祖逖这样数次大败胡人军队的汉人英雄。

可即便如此,冉闵和祖逖等人最后却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的整体实力太弱小了,因为他们身处在一个不反抗的环境当中,除了自己努力之外几乎得不到任何的支援,所以哪怕冉闵曾经数次杀的胡人亡命而逃却只是失败了一次便灭亡了,而祖逖直到死也没有得到皇室的全力支持。

两脚羊,这是当时胡人对于汉人的称呼,当时的汉人在胡人眼中并不是人,而是地位极其低下的畜生。就像以前汉人总是视胡人为戎狄、为野人一样,当时的胡人就把汉人当做了两脚羊,比着汉人看胡人还要蔑视。

没有人不知道羊,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在遇到野兽攻击的时候羊往往只知道逃跑,而一旦它们被捉住,却又只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默默的等待着猎物将自己杀死,自始至终它们都没有反抗过。而当时的汉人能够被成为两脚羊,可见他们在遇到胡人军队的时候是什么反应,首先就是逃跑,其次被追上之后就呆呆的站在原地等待着胡人的屠刀降临,至于反抗,似乎已经吓傻了不知道反抗是何物。

当时的汉人数量数十倍与胡人,即便是他们整体上个体战斗力不如胡人,但靠着更加先进的武器以及极具优势的人口数量,他们怎么也不应该成为那场战争的被屠杀一方的。可是事实上当时的北方全都是汉人的鲜血,因为什么?因为当时的千万百姓从战争的一开始就慌了,害怕了,等战争来临之后他们想的不是誓死反抗,而是赶紧收拾东西拖家带口的逃命,就像昨天晚


状态提示:第243章 战争教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