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人气冲冲跑到萧家。萧弦和曾二正在吃早饭。他们一见朱夫人的样子,都吃了一惊。萧弦叼了只包子避出去了,曾二下去给朱夫人端茶,好一阵子才见她平静下来。
朱夫人说:“不愿意就别提这个事儿!又不是我们求着的!原就是他们先提起的!影影绰绰传的满城人都知道了,居然现在正式派人传话说没有这件事儿,哪有这般道理!”
曾二心惊胆战,又不知道朱夫人这是骂谁呢,又不敢问。只好推茶杯:“您歇歇,您喝茶。”
朱夫人喝了口茶接着骂:“没有一点成算!据说是俩月前就准备上了,慢条斯理的,不知道做什么呢,钦天监都算了!十来天前才派人递话。商量这事情从来都是以女家为主的!没见过这么个做派!结果这次倒快了!前日还谈的好好的呢,第二日就变了卦!”
曾二恍惚听出这是谈婚事了。习惯性的还以为这是又说曾大呢,再想想觉得不对。曾大那事情哪有‘俩月前’,又哪有‘影影绰绰满城人都知道’啊!如果不是曾大,那就是曾五了!曾二想起前几日妹妹们说的消息,大惊:“皇家婚事的那个?他们家想反悔?”
朱夫人说:“可不就是他们!”朱夫人一口气倒了半杯茶下去,才开始细说。
原来皇家最初是打算娶个曾家媳妇的,只是,皇族内部商量的时候,人选上没有决定好。
有人提赵王,就是那个常住在科技位面打拼娱乐圈的赵画家。
有人提燕王,这个是前面皇帝病重的时候蹦跶的格外欢差一点被选成继任皇帝的那位。花边消息说他跟太后那边某个女官还发展出了超出普通关系的特殊友谊。这一位为人精干,看上去就特别炯炯有神。
皇帝对这两个人选都不满意。赵画家这个堂弟如果再娶个曾家女儿,那简直好似入赘了曾家啊!他现在都不乐意往回跑!皇家子弟沉浸在奇技淫巧里面,算什么样子么!燕王倒是不像入赘的,可是皇帝不放心他。动不动想着给自己做继承人的堂弟太可怕了!皇帝私心里恨不得把燕王找个小笼子关起来不让他见光呢。让他娶曾家姑娘还给他增加助力?想得美!
皇帝自己提了个人选:吴王!
皇族没一个愿意的。皇族没几个出挑子弟了,类似吴王这种没有花天酒地没有欺男霸女的,已经是一流人物了。其实当时提议选后备皇帝的时候,就有人提吴王。吴王自己说:“我性子轻浮,做不来这个。能者多劳吧!”于是后来大家公选了燕王。
皇族们的担心在于,大家公认曾家现在的地位很特殊,特殊的好有一比,就跟那边境烽火大起率领了举国之兵在边关,如果不够忠心打回来就能篡位的将门一样。曾家就有点像这个。可以说十分有影响力,可以说太有影响力了快超过皇家了。这就得克制。这一点皇族内部是有共识的。皇帝就是知道曾大是个君子也是个忠臣,他也不能把皇家安危,真的就这么寄托在人家的品德操守上。人都是会变的。就算他不变,他儿子孙子呢?不可能每代都是一样有觉悟啊!
那么,类似这样的大家族怎么对付呢?前面千年历史,活过几百皇帝,也死过几百皇帝,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多。
在兵凶战危的时候,这样的大家族,得拉拢,用自己一族最出色的子弟,娶他们族中最出色的姑娘。哪怕约定了“以后夺了天下咱们两家人一起管理”也可以。反正夺了天下以后,没听说真兑现的。这样做的就比如汉光武帝,比如“雀屏中选”的唐高祖,甚至三国孙刘联姻,两晋南北朝“王与马共天下”,甚至乡长刘邦娶了富二代吕后,也可以看成是这个策略。这是优势整合,一切以对付外界敌人壮大我方力量为目标。
但是现在是兵凶战危,外界敌人入侵么?显然不是!这会儿不是找“共患难”“共顶雷”的小伙伴了,这会儿是过富贵的好日子,才不想有人来分蛋糕呢!所以如果有了大家族,尤其是可以威胁到皇家的大家族,怎么办?汉朝有个皇帝娶了霍三公家的姑娘,立了贵妃。霍贵妃害死了皇后,皇帝把霍家抄了。唐朝有个皇帝娶了河东名将王世家的姑娘,立了皇后,然后王皇后被武妃子陷害,皇帝把武妃子提成新皇后,把前王皇后打入冷宫再没见过一面,又把河东的两个最大的大佬家抄了——当然也有反着的例子。皇帝娶了当时最有权势的杨太尉的女儿,立了皇后,然后一口气又立了四个皇后。皇帝正准备对杨皇后家下手呢,皇帝他老丈人杨太尉先下手啦。杨太尉把皇帝家抄了,太尉成了新皇帝——总之比较短兵相接,比较刺刀见红。
这样的家族,如果没有跟皇家联姻,没有“炙手可热”了,倒还有能多绵延几代,“五世而斩”的。
不过总体上,类似“权倾朝野”“富甲天下”这样的位置,就是什么都不做,都让皇家看着难受。所以皇族内部的共识是:曾家早晚是得控制的。就是不抄家,也得大规模削弱成“泯然路人”的程度。不能一直搞的他们家最有权势,对不对!
既然曾家是注定被炮灰的,娶曾家女儿的,最好也找个皇族炮灰。不然影响不好。以后对于本家的年轻人的前程什么的,有妨碍啊!吴王是炮灰么?吴王是好青年啊!他都没有打死过人!也没有纵容家仆在街上抢姑娘,那就真是纯洁善良的好似白羊一样的好青年啊!这样的好青年,怎么能让曾家“糟蹋”了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