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传唤令下,亦欣早就不见了人,若芸差人取来名册,待精神了些便细细的翻阅,从头到尾也没有查到一个叫“亦欣”的,而负责夏暖居事宜的姑姑名叫欣华,早在荣锦桓登基那年便去世了,若在世也是四五十的年纪,绝非她见到的那位“姑姑”。
差点被推入湖、不受恩惠、许美人的死,还有那一掌和利落的身手,这一切似乎都联系了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绯花、秋月两个婢女更是一问三不知,哭着说根本不知道这人不是真的姑姑。
若芸整个都糊涂了、迷茫了,这亦欣在宫中蛰伏已久却只做了点不大不小的事来,意欲何为实在难以揣测,偏偏她出现在帝位交替之乱时,此刻又在打了她一掌后无影无踪。
她又歇了两天,才勉强能下床坐一会儿。荣锦桓到底因毒药一事揪心,把各宫娘娘都给禁了足,说是彻查宫中作乱之人,好在没有为难那日同去过冷宫的林暮烟。只是这一来,想见德妃和莫昭仪询问宫中从前的事便成了泡影。
听说胡舒儿那日清晨开始便疯疯癫癫,现在靠着太医的药整日的昏睡。皇上每天不是金殿便是暖阁,其余时候都呆在乾元宫,夜深宿于另一间卧房,除了匆匆关照她几句便不见人影,更别提去管宫中其他人的死活。
不仅如此,乾元宫照顾她的宫人每天都换一批、每次都不重复,汤药也随着怀轩墨的调整方子每日一换。
她想着缩了缩脖子,开始忧虑起来,她若是活着回到京城指不定还是要困在宫中,即便她是贤妃也挡不住一次又一次的给人使绊子、穿小鞋,倘若不回便拂了荣锦桓的好意,只是帝王心到底几个意思她只觉柳絮在目、纷乱飘忽。
眼下宫中的乱局她毫无头绪,以往种种随着她的死里逃生而渐渐模糊,未来又虚无缥缈。她身子逐渐恢复,正漫无边际的胡想着发呆,有宫人捧着换洗衣物和汤药前来恭候,说是怀王请她移驾。
她看着来人的阵仗。知道是怀王催她出发便不敢怠慢,速速换了那身寻常小姐的衣裳,又喝了汤药上了轿辇。
若芸这回有皇命开路,出宫轻而易举。
待轿辇到了宫外连通运河的河渠,只见四周都给清了场,水面在日头下泛着粼光,侍卫皆沿河而列,怀轩墨着了平日穿的素黑衣裳已负手等候多时,正用平而空的眼睛看着她来的方向。
他身后是一艘轻巧又精美的快船,船身略长而雕有跃鱼之纹。底部略厚似乎有机关嵌着,上头配了十几名护卫,加上水手舵手二十余人清一色着黑色布衫,宽敞的船舱分为大几进、都由竹帘或布帘遮盖,又细分小间。容纳所有人绰绰有余。
若芸由宫人扶着,才走几十步已经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可怀轩墨却无动于衷也不问候一声,直到她走到跟前才转身将船指给她、引她上去。
宫女太监们大都畏惧的留在岸边,只有几名随着她一同去。
若芸回首眺望皇宫的方向,暗叹她竟因快死了才得了自由,而听说荣锦桓今日被洪州来的急报困扰无法脱身。她竟不由自主的觉得,眼下一别,再会怕是又一种光景了。
“误了时辰,你是自己走去南疆?”怀轩墨丢下这句不痛不痒的话来,已经走到了船舷,抬手递给她一个瓷瓶。嘱咐道,“一日一颗,一共十二颗,吃完之前没找到夏朱月你就给自己准备下薄棺。”
宫人听怀王这般毒舌大气都不敢出,若芸倒是不以为然。慢吞吞的上去欣欣然接下,又接过他再次递来的一小块令牌,便钻入船舱在摆了桌椅的大通隔间坐稳了。
怀轩墨见随行的人都一并安置妥当,便回到岸上下令开船。
她头一回坐这种船很是紧张,缩在船舱不敢动作,可船开起来却四平八稳,她坐了许久不见大的动静,待风穿堂而过、船全速前进,她才命人卷起竹帘,赫然发现已出京城、入了运河。
越是夏末倒越是闷热,暖阁内四处放着冰盆、拉着帘子,荣锦桓身上绉纱墨色袍的金丝线在竹帘投射的日光下泛着点点光,他信手翻着面前的一沓文书,指尖不停的敲着桌案,凤眸冷彻、眉锁阴云,头也不抬的道:“清平教等了这么些年,如此大好机会倒是没放过。”
顾大人抬起袖子擦了擦汗,盯着他手中不断翻动的纸页,低声道:“赵无阳的罪行公诸于众,除了继承祭祀衣钵的信众,民间反对声倒是愈来愈大,先皇时在各地设的几个祭坛也相继被毁,想来是积怨已久。只是,清平教藏匿于民间却更为容易了。”
荣锦桓眉头忽皱,锐利的眼眸将顾大人的老脸瞪出了汗水,抛却文书冷声一笑:“清平教这么些年从民间发展,打的旗号乃‘清平升仙’,多少借了祭司一脉的荫蔽,如此一来藏头露尾,少了多少信众,朕处理起来倒更为方便些。”
“皇上的意思是?”顾大人不敢接话,恭敬的听他说。
“既然清平教擅长混迹于民,那朕便就此颁布告令,凡藏匿邪教徒者论诛,隐瞒不报者杖刑,若能供述线索引官兵捉拿者、待查明属实者赏,各州戒严排查,不得有误。”荣锦桓说完便冷哼一声,“官员若因此中饱私囊、借此名义欺民枉杀者,三族连坐。”
“皇上何时颁布诏令?”顾大人左右为难,犹豫着不敢遵旨。
“如何?”荣锦桓干脆站起,来回踱着。
“胡大人闭门也罢,洛大人病退多时,恐监督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