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仙侠修真>大隋王朝>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
成公主当仁不让,也对颉利可汗道:“想当年突厥东西分裂,若非大隋相助,东突厥岂有今日重兴,大汗万不可忘恩负义。”

两人争执起来,一个是下嫁自己女人,一个是突厥扶持的枭雄,一时左右为难。颉利可汗站起身来:“待本汗考量一番,三思而行。”言罢,拂袖而去。

商议无果而终,众人各自散去,颉利可汗回到行营大院,闲庭散步,无所事事,正见萧珺一人独坐院中翻书,见大汗回来,萧珺赶忙起身行礼,颉利道:“汗妃免礼,本汗有事问你。”

“大汗说来听听。”萧珺道。

颉利道:“今日商议用兵之时,公主主张用晋阳复辟大隋,定杨王主张占据晋阳为都成,本汗想听听汗妃见解。”

萧珺道:“臣妾早已不指望复辟大隋,刘武周若是喜欢晋阳,就给他算了。”

“那汗妃和皇孙政道岂不是吃亏了?”颉利道。

“唉……”萧珺长叹一声,摇头叹道:“大隋早已亡国,何曾指望复辟?”又深情望着颉利说道:“承蒙大汗寄养,我祖孙才苟且保命,宁愿为平民,也不愿再生帝王家。”

颉利看着萧珺两眼深情,吐露感人,牵过萧珺双手:“听汗妃倾诉,本汗反到于心不忍,若不复辟大隋,岂不是便宜了李渊父子。”

言罢,颉利转身便要去传令,萧珺赶忙拦住颉利:“大汗欲往何处?”

颉利道:“本汗已有对策,明日退兵,先不鳃阳。”

“那大汗如何向公主和定杨王交代?”萧珺问。

颉利道:“本汗先封杨政道为隋王,再命定杨王刘武周辅佐身旁,你们都是汉人不如齐心坐镇定襄。”

萧珺一听,哪里能安心答应,说道:“大汗哪里知道,汉人最好窝里斗,刘武周岂能屈尊辅佐大隋皇孙?反受其害。”

颉利满怀信心,拍着萧珺肩膀劝道:“汗妃拒放心,刘武周如今是丧家之犬,我量他也没有这个胆子。”颉利可汗安抚了一下萧珺,便抽身离去,传下军令,大军班师返回。这才是:

公主相争定杨王,两家各自谋晋阳。

你做都城我复国,终究难成回北方。

颉利可汗率领十万突厥将士,退出马邑城,出雁门关,返回漠北。义成公主心中不甘,定杨王刘武周更是满腹牢骚。大将宋金刚骑在马上,悠然问道:“大汗为避讳矛盾,既不支持定杨王,也不拥立杨政道,若是都返回定襄县,只恐一山不容二虎。”

刘武周鼻子直冒粗气,说道:“晋阳将来给谁,终究要有归属,等到定襄县,且看颉利可汗怎么自圆其说。”两人一路闲谈,时过不久,便到了定襄。

一到定襄,阎红儿抱着两岁的惺孙杨政道出城相迎,隋臣慕容遐率随行官员,一起恭迎。萧珺、义成公主与家人团聚,欢喜不已。颉利可汗也传下口谕,命十万大军休息一日。

过了两日,颉利可汗召集众将,行宫议事。若说突厥大小政事,义成公主无不参与,颉利可汗端坐正中,义成公主陪坐一旁,其与众人各坐两侧。颉利说道:“南征错失战机,一时难以收复晋阳,暂且安置所有汉人子民屯驻定襄。今日议事,就是要商议谁为汉人之主?”

大将宋金刚道:“下官之见,定杨王刘武周当年与始毕可汗立誓为盟,共反大隋,应当为汉人之主。”

义成公主斜了一眼,问道宋金刚:“眼下不是在晋阳,而是在定襄。这定襄乃是处罗可汗为大隋皇孙杨政道所建,汉人之主应为杨政道。”

宋金刚不敢直谏公主,躬身作揖:“皇孙杨政道已是亡国之辈,且不过两岁,岂能为汉人之主?而定杨王刘武周,英雄华年,正当主事,请公主明鉴。”

义成公主道:“大隋宗室,龙脉正统,定杨王顶多是军阀豪强,尊卑有别,不可同日而语。”

宋金刚毕竟是个武夫,说不过义成公主,刘武周这才起身,作揖说道:“公主所言有理,不官谁是汉人之主,这定襄的汉人,有一半可是本王从晋阳迁徙而来。”刘武周脸色一变,对着颉利可汗说道:“要么我待晋阳百姓另立山头,要么请大汗给个公道。”

颉利可汗一看义成公主和刘武周相持不下,便从中调和,好言劝道:“义成公主、定杨王所言都有道理,不如这样,本汗为你二人做主,不如共管定襄汉人。”

“怎的个共管?”刘武周问。

“皇孙杨政道是龙脉龙种,理应为主;刘武周与突厥为盟,加封一字并肩王,与杨政道并管定襄。等到突厥收复中原之日,两家平分天下。”

义成公主与刘武周互看一眼,谁也不语,颉利可汗知道二人不得不仰仗自己,这才放开说道:“如果诸位没有什么成见,就于年前拥戴皇孙杨政道为隋王。”虽然皇孙杨政道成了汉人之主,毕竟只有两岁,刘武周是一字并肩王,仍用“定杨”王号,也不好驳了颉利可汗的面子,只得默认。

大唐武德三年冬,公元620年十二月,在颉利可汗拥戴之下,隋炀殿广的皇孙杨政道在定襄(今呼和浩特东南)登基称王,重立大隋国号,沿用大业年号,尊萧珺为太皇太后,尊阎红儿为皇太妃,刘武周、慕容遐、宋金刚等汉人辅政,有汉民三万,突厥牧民一万,建立一个小朝廷,史称后隋。

登基大典,连庆数日,定襄安排妥当。颉利可汗率军北归,决定将牙帐前往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太皇太后萧珺、皇


状态提示:第179回 叔嫂联姻五封汗妃,后隋立国并肩称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