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小道消息倒是没有听说,只是民间议论的很是热闹!”
周遇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嘴角挂着一丝笑意。
“不过议论最厉害的还是大赦天下的诏书,尤其是对十恶罪行、贪污受贿行贿、偷税漏税等不在大赦的范围议论的最多,很多人都想不通,都在抗议。”
“你怎么看?”
“陛下,十恶罪行不赦是应该的,这自古以来都是大罪,若是杀人大罪都能赦免,那按照平均两三年一次的大赦,只会助长这种嚣张气焰。
贪污受贿行贿,臣只想说一句,没有行贿,受贿自然就不存在,自然就没有权财色交易,吏治清明,官员就能尽心办事,
而偷税漏税更是可耻、该杀,
国库空虚,军饷发不出,军中不稳,削弱的是九边力量,边防不稳,大明内部怎么稳定?
虽然九边、各地卫所的武将很多都该凌迟腰斩,但这不是偷税漏税的理由!”
周遇吉的回应让崇祯再次多看了一眼,简直是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偷税漏税远比贪污受贿可恨的多。
百姓偷税漏税他能理解,毕竟田少收成低佃租高,养家糊口不容易。
可商人都那么赚钱了,还偷税漏税,简直是不可饶恕。
此次大赦的范围圈定,就是敲山震虎,给他们打个招呼。
至于说贪污受贿行贿的,历朝都有针对贪污受贿的律法,但主动行贿才是根源。Ъ
等忙完这段时间了,大明律得重新修订一下了。
“行了,你先下去休息吧,通知李若涟,好好审审孔衍祥!”
“臣告退!”
周遇吉行礼后退出东暖阁,崇祯端着一杯茶
负手出了东暖阁,看着宫外,仿佛是在倾听大明各地百姓对战报、大赦、废除曲阜县令世职制三道诏书的议论。
而此刻的大明各地除了偏远的云南、陕西西北、广西、贵州等省外,各地都接到了四百里加急的三道诏书。
诏书一经贴出,各地均是炸开了锅。
战报上的明军和建奴双方的战损数据、建奴联军战死的高官,让他们挂着震惊、欣喜、解气的表情。
对明军投降将领感到愤怒、憎恨。
对朝廷的赏银、犒赏、抚恤银、大墓和纪念塔的处理,感到吃惊、欣慰、开心。
朝廷能发出诏书,那基本上就不大可能是假的,因为南来北往的客商太多、以及参战的数十万军士。
谎言一旦戳破,大明百姓对朝廷彻底的失去信任,这是得不偿失的。
“建奴高层几乎死了大半了,为什么不趁机率大军杀过去,收复沈阳、辽阳?”
“你怕不是个吧,这是大明主场优势,建奴骑兵无法发挥最大优势才取得战果,去沈阳,能挡住数万建奴骑兵吗?
当然你要说调五十万军队去换命,当我没说,但我敢说你会被百姓们骂死!”筆趣庫
“照这么看,平推建奴,收服沈阳,指日可待了!”
“据说皇帝抄了魏党、晋王、代王、八大蝗赏,超出上亿两白银,杀一个建奴才奖励二十两,抚恤金才三年饷银,太小气了!”
“不花你银子你不心疼是吧,人心不足蛇吞象!”
……
“十恶罪行不赦、贪污受贿行贿不赦、偷税漏税不赦,这还叫哪门子的大赦天下?”
“你说咱们这位新帝,说大气也大气,赏银、抚恤银大气,说小气也小气,这赦免的也太窄了吧!”
“哼,有的赦免就不错了,依我看就不应该赦免,既然触犯了大明律,就要承担后果!”
“对,有第一次就有二次,放出来了继续为祸乡里吗?”
……
每一个县城的百姓们都在议论着,因为这种东西离他们很远,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
而看不清战报、大赦天下、孔府事件背后的意义。
普通百姓看不懂,但当官的、士绅富商中不缺乏聪明人。
夜幕降临,苏州城一处府邸中,数人齐聚。
这些人或胖或瘦,或高或矮,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衣服面料华贵、珠光宝气。
手指、手腕、腰间的器物,无一不是精品,随便一件拿出去都能卖个数十两银子。
此刻的众人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但大堂内的气氛却是有些压抑。
好一会儿后,首座上的中年沉声道:“诸位,我们都是熟人,一条船上的人,对这三份诏书,大家有什么说什么!”
“贪污受贿好说,这个行贿大明律并没有规定,但现在这份诏书的内容是不是说以后行……给官员们送礼是不是也会被抓?”
“可能性很大,只要不行贿,贪污贿赂就少很多,可这是把我们往死里逼呀,
官员们向我们索贿,我们若是给,那就是行贿,以后官员若被清算我们就会被抓,
不给就是得罪了官员,县官不如现管,若是时常搞我们,苦的是我们。”
“这点我觉得不用担心,既然不让行贿,那肯定会严惩受贿,官员估计会收敛一些,我们会好过一些。ъiqiku
相对于受贿行贿,我更关注的是偷税漏税这部分,这份诏书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在敲打我们,警告我们不要偷税漏税!”
“依我看不止是敲打,皇帝既然搞了还地于民的改革,那么可能以后要对税收改革!”
“差不多,我觉得这就是在试探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不反对,那可能明年就开始改革,如果我们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