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都市现代>三国圈>第九十八章 分一杯羹的半张羊皮

河畔乱糟糟的黄巾军,原地晕头转向,旗号散乱,忽左忽右,一杆杆挑着的方旗时起时伏。/p

四万溃在河沿,挤做一团的黄巾军,就像是人端着盘子,盘里的一层水一样蠕动不休,完全没有阵列了。/p

银带一样的拒马河蜿蜒处,由西岸逐步蔓延开了一片片落雨一样的水花,那是已经惊慌失措,开始泅渡拒马河的黄巾兵卒,老弱。/p

离拒马河最近的黄巾兵卒,老弱,一层层的朝河里趟,趟着趟着开始扑水,游动。/p

可已从东南河道驶出,顺着拒马河道,正拐入“弓”字蜿蜒段的幽州水军战船,也已经越来越近了。/p

东岸,大股的程远志部黄巾赶到了岸边,不少在沿河朝南跑动,以弓箭攒射沿河而上的战船。/p

两艘翘撞角的冒突,伴随的十六艘走舸,速度不停的沿河道中线直上。/p

三艘八浆横帆的艨艟,却一边朝北划桨,一边船头微斜,行驶中朝河东岸靠了过来。/p

三艘排浆战船,排成一列沿河而上,右侧弩窗正对东岸,一股股黑线不停的溅上岸。/p

“艨”艟“蒙”的就是牛皮,火箭都不怕,前后左右全有弩窗。可让弩手与船用弩,在半防护下朝窗外发矢。/p

架子弩与固定在船结构上的船用弩,没有用脚上弦的“蹶张”抛物线射程远,但贯穿威力比蹶张还大。/p

设计用来与战船对攻的战船用弩,用来与黄巾手里的竹胎弓对射,可想而知。/p

只不过战船上越大的弩,准确度越不咋地。船上的床弩,也与步军不同,射的是鱼叉一样的弯钩锚形弩箭,都是用来对付船的。/p

船用弩用来射岸上小不点一样的黄巾小人,射不着。/p

陆上用的“蹶张”弩一样,射程最远的“蹶张”,弩手要仰天后躺于地,双腿上弦,威力极大,但是北方军中就暂时没用。/p

不是不想用,很想用,是数量不够,一共只有二十多把“蹶张”。/p

而“蹶张”是什么呢?是火箭炮。/p

这个鬼玩意李轩是后来才搞懂怎么用的,只能射大阵,射城,没有准确度的,就是覆盖。/p

射城都不是射城墙上女墙后的守军,是射整座城,房顶泥瓦都能射穿,不分军民驴,全干死。/p

牲口都不放过。/p

这个鬼玩意少了没用,弹道算不清楚,射出去风一大,就不知道哪去了。/p

可这个用脚上弦的诡异玩意,越多威力就越大。/p

一万把蹶张就能把一个城的人清光,野战中一个覆盖,敌阵就豁一大片。/p

而且敌人若无“蹶张”,就无法反击,别说骑兵的手弩,与弓手的复合弓,床弩的射程都够不着。/p

越大的阵,越大的兵力对决,敌阵占据的地幅面积越大,蹶张就越凶猛。但射从百丈外拄着拐走过的老太太,偏就射不中。/p

艨艟上的船用床弩一样,就不是用来射人的,故而根本就没用。/p

幽州水军战船一驶入黄巾渡河的“弓”字河段,雪团纷飞的白马义从,落叶飘舞的重骑兵,在黄巾身前的似越来越少。/p

战场似乎渐渐安静了下来。/p

一团团小雪球直回阵前,驰至公孙身前最近,立于白马义从三角队列的后两角。/p

一横横重甲突骑,则从两翼划着弧线,从队尾各归于两个三角的后队。/p

无声无息中,公孙左右两翼,各三百余重骑组成的四个横阵,已经变成了两个三角的箭头,/p

就在幽州水军两艘冒突,转入蜿蜒河道的时候,三个箭头,一前两后,渐渐收拢,又共同组成了一锋矢。/p

“嘟”的一声苍凉牛角号的长音中,似有闷鼓声响。/p

蓦然,公孙阵前的三百余白马义从,集群奔腾而出,身后两个重骑兵集群同时扬起马蹄,隆隆向前。/p

前方,四万慌不择路的惊慌鹿群,覆灭在即……/p

……/p

六月十五,夜,银月如盘,望月当空。/p

小孤山西南二里,毗林畔清溪扎营的北方军营地,自扎营起,三日间未移营一步。/p

邓茂六万黄巾已然覆灭。/p

除数千黄巾溃兵南逃外,拒马河西岸约四万黄巾被公孙瓒半日内歼灭。/p

幽州水军驶入黄巾渡河段后,邓茂部最后的生路被断。数万残兵被驱入水,拒马河浮尸以万计。最终活着泅渡至东岸的黄巾,不到三千之数。/p

公孙未收俘,当日也未追击南逃的数千黄巾溃兵,鲜于银入其营后,当晚也未归。/p

两日后,当鲜于银复归北方军扎营地,是带着关靖一起来的。/p

关靖来时,还回了半张羊皮。/p

羊皮纸似被刀划破,只留了拒马河北面的半张。/p

幽州刺史治所,广阳郡治蓟县城在拒马河以北,公孙要的却是河南的那一半。/p

刺史位空悬,与刘虞关系微妙,大掠蓟县城的影响与背不背黑锅是一方面。/p

更重要的是,北方军骑兵已从易水关入口,两日内连破六县黄巾,一路聚豪族之兵,其前锋已至蓟县城下。/p

公孙最终放弃了北渡拒马河的选择。/p

关靖昨日走时曾言:“将军明日欲追击南逃黄巾。”/p

意思是:今日谈妥,明日就要开始履约了。/p

李轩对公孙拿得起放得下的豪爽,非常钦佩。/p

他是不如公孙的,若是张飞让公孙一刀斩了,他肯定愤怒。/p

若换成他来接这张划分广阳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 分一杯羹的半张羊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