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都市现代>三国圈>第一六三章 当初求图就叫人家毕大师

“不能。”/p

李安摇头,“就开了十八贯,我给您凑了个整。”/p

“我去。”/p

毕岚生气的一拍桌,热的擦了把额头的汗,卷起袖子又是一巴掌拍桌上了,愤怒道,“没有我他李小仙再仙,会建天禄虾蟆么?会造翻车渴乌么?那都是我教他的。我是他大师傅,他个小王八蛋,居然只开十八贯?”/p

“前图钱给了呀。”/p

李安不服气,“盟内没赖你钱啊,图纸费,设计费,翻车木模的钱也结了呀。你就是新图不行,改进有限,不值钱了。”/p

“好呀。”/p

毕岚闻声哽咽了一下,翘起了个兰花指,抹了把眼,泫然欲泣,“当初求图就叫人家毕大师,得了图了,学到咱的机巧了,就把咱毙了是吧?狼心狗肺的逆徒,嫌恩师不值钱啦。”/p

“哎呀。”/p

李安崩溃的一拍大腿,脸上也是一脸怒容,“不光您老,我都让骂了。”/p

说着,又是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眼毕岚,“你就把你上次图上的名,在新图上改的更大啦,这算啥改进啊?盟里以为我骗经费呢,警告我了啊。”/p

“我还改了改位置呢。”/p

毕岚一脸的不服气,翘着个兰花指一抹泪,认真道,“上次那图,我名在塔轮上,人一踩容易遮住,那不就看不着了?我还是觉得弄个伞好,为踩水车的遮阳,淋不住晒不着。”/p

“你为了把你名竖伞上,弄了那么老大一个伞,比水车都大,还标注用帛最好?。”/p

李安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语气坚定,“盟里疯了也不会为你竖伞的,甭说丝帛,芦苇都没有,废工废料的事,谁干呀?我们是造水车,把水车弄成伞杆算怎么回事啊?”/p

“算风车呀。”/p

毕岚更不服气了,拿小指一点李安,瞪眼道,“你别不信,我发现这风呀,也能推车,正让人给我造着呢,不给我竖伞,想让我教你?哼,没门。”/p

李安对毕岚的态度习以为常,熟络中不乏恭敬,因为主公对毕岚的评价,是“大汉重宝”,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甚至明言,若毕岚有险,可让驻洛的三什警卫旗,护卫毕岚北上。/p

毕岚是个阉人,坏太监,坏太监会是大发明家么?/p

会呀,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了“纸”的蔡伦,就是个爱做缺德事的坏太监呀,可不耽误发明四大发明啊。/p

毕岚造的水车,后世还在用啊。/p

人类最早的水车,就是毕岚造的。/p

与造纸的蔡伦一样,不是为了造福百姓,都是为了取悦皇族。/p

造纸是为了让太后皇后刊撰更便宜的佛经,毕岚造的一堆大型机械,是为了取悦天子刘宏。/p

因为小天子也是个发明家,改进了胡人的小马扎,发明了小板凳。/p

没有小天子,怎么搬“小板凳”?只能席地坐,搬小马扎。/p

毕岚铸的天禄虾蟆,是喷泉蛤蟆,在平门外桥东面吐水,转水入宫。造的翻车与渴乌,在桥西自动汲水,洒南北郊之路,省去百姓洒道之费。/p

渴乌就是“虹吸式”汲水管道,可把低处水引入高处,一座山,一条虹吸管道铺上,能越过山取水。/p

毕岚造的渴乌有自动的,有通过在管后密闭燃烧,“抽真空”一样,把水快速引过来。/p

翻车不是水流推动,而是人字形,一端落低水,一端在高岸之上,由翻车两边人骑自行车一样踏板,翻车的链条滚动间,把水“翻”到岸上,特别适合小农使用,特别适合引水上渠。/p

大型人力抽水机!/p

北盟一拿到实物,就如获至宝,李轩知道水车长什么样,也知道原子弹长什么样,关键指南针他都不会造。/p

手里就有弓弩,他还是不会造,他就会一件事,把弓弩交给工匠:“一百步射程不够,改,下旬我再来,射程每多一步,赏十贯,没法改?劳改营能把你都改了,你信不信?”/p

有了招标好多了,不用老吓自家工匠了,可有实物,还是最好的。/p

燕歌就傍了三条河,渴乌“虹吸式”汲水管道,是自动的,不用改一铺就是滴灌。/p

若能改进一下,埋在地下,就又成了地下滴灌,专用于干旱缺水地带。/p

有了翻车,可直接用蹬自行车的方式,把河水引入高渠,引入几十丈高的蓄水池都没问题。/p

有了蓄水池,就能有“自来水”,蓄水池连通的地下水道,一铲下去,就是喷泉。/p

大型翻车之外,作用更广的就是小翻车了,田间地头,小民小户的都能用。两千年后还在用的翻车,生命力之旺盛,效果好不好,那就可想而知了。/p

伟大的坏太监。/p

首席科学家!/p

李轩拿到天禄虾蟆,翻车渴乌,脑子里先出来的是蔡伦,继而就知道这帮太监真正的职业属性是什么了。/p

实验室老板,首席科学家。/p

就是负责管理实验室,统筹,找经费,预设科研目标,为研究员派活,验证猜想,拿出成果。/p

没有任何不同。/p

然后,李轩就发觉宫里是个宝藏了。/p

能工巧匠,各种精巧的实物,能不惜工本打造精巧物的神奇地界,那就得是宫里与诸侯家。连“豆腐”都是淮南王刘安,闲的蛋疼发明的。/p

没这群闲的蛋疼的富贵闲人,吃谁的豆腐去?/p

宫里也织布,太后娘娘的没事也摇轮。不靠这个吃


状态提示:第一六三章 当初求图就叫人家毕大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