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朗到了太和楼,先招手叫了个小二,“去,把刘先生叫过来,就说本世子让他再讲多一遍何家千金的故事。”/p

随后几人进了屋去了李朗常去的包厢,才喝了口茶,刘先生就翩翩而来的。/p

这刘先生面白无须,带着顶小圆帽,一进来就先笑容可鞠的给两位公子欠了身,接着“啪嗒”一声,打开了手上的折扇。/p

“各位爷,小的呢,是太和楼的刘二,承蒙大家关照,称一句刘先生。”/p

“要说故事嘛,世子爷大部分也都听过了。”/p

刘先生讲到这先冲着李朗拱拱手,得到一个快讲的手势。/p

“别急,别急~!我刘二讲古,喜欢收集周边的故事,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事情吧,无论再怎么离奇古怪,那它也不是独一份的,以前,以后,总会再次发生。小的就是靠这么一份努力在太和楼站稳脚的。”/p

“首先,给各位看官道个好,今天呢,我刘二要讲的也不是别的,就是才子佳人的故事!”/p

刘先生清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p

“聊城有个何员外,这何员外早年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吃够了商人地位低下的苦,便给自己捐了个员外,这员外不是个什么职位,就是个虚名,但这虚名你也得用钱买。/p

何员外做了员外后,自觉有了地位,也开始学那些权贵家庭请西席,先提升知识水平,再打入更高的阶级,不得不说,何员外懂得多,还灵活。/p

这西席也没请错,正是附近的一个秀才,秀才的学识不错,就是屡试不第,据说因为不想再耗费青春在科考上,想着教书育人也好,便做了个老师。/p

秀才就在何员外家安顿下来。/p

巧了!这何员外的女儿中,有一个二八年华的,叫何韵娘的,正是思春慕艾的时候,也爱读书,她读的可不是经史子集,多是些志怪小说,还爱看着穷酸秀才写的感情故事。/p

她读多了这些,又常年呆在一个院子里的,没有社会经历哪里能识别这些书好是不好,何员外忙着赚钱,就是教育,也是先教育几个子弟。/p

何况何韵娘偷偷摸摸的看这些,越看越多,不过这些只有她的侍女彩儿知道。/p

何韵娘到了年纪,爱做些幻想,好在何家宅院里就只有兄弟姐妹和下人。这幻想就是空想,没有用。/p

若是没有意外,何韵娘就会慢慢度过这段思春期,然后老老实实的嫁人,将这些幻想压在心底。/p

偏偏这时候来了个年轻的秀才西席,这西席有才还不丑。/p

“砰!”/p

幻想全炸了,落到实地!/p

……/p

这秀才姓高,叫高德,有几分才气,就是官运不行,考了几次都没中。官运不行他其他的运道还不错,考不上,做了西席,吃饭是不愁了。/p

还好运的叫何韵娘看上了。/p

两人你来我往的,感情就出来了。”/p

“但是!”/p

刘先生讲到这,突然一个高音,扇子一合。/p

这说书先生的一举一动都是让剧情发展的法宝。/p

这么来一声听客们就要注意了,事情有转折。/p

林妙九听得出神,支棱着双耳,这何员外该出场了吧,定是要棒打鸳鸯,拆散一段姻缘。这为人父母的,少有满意子女婚事的,现代社会就多的是阻拦子女谈恋爱的,用些失败的自身例子还要让子女学着点。/p

这些封建大家长们掌控欲更强,极少会让子女做主,通常打上几张感情牌,再恐吓上几句,没有不如意的。/p

颜良和想的差不多,但是他更心细些,也对李朗有几分了解。/p

这故事若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他就不会在那津津有味的边听边咂茶。/p

这故事一定有个出乎意料的结局。/p

果然。/p

这刘先生开口来了句“但是”之后,又压低了声音,“这过没几天,何员外就对外宣称,何韵娘染疾身故了,高秀才也辞去西席,外出采风去了,这以后没人见过他。”/p

故事没头没脑的,刘先生讲完也不再说些什么,躬躬身子,出门了。/p

……/p

李朗贼兮兮的开口“是不是觉得这故事只有开头没有结局,上不得台面?”/p

“是就对了,良和,我跟你说,之前小爷我听到这故事的时候差点没把这太和楼拆了,我找这刘二要个说法,这老小子还有点骨气,没全盘脱出,只说,故事是说书人的命根子,这故事还没完,要找,就往那屠夫家去。”/p

“你猜怎样了?”/p

“我猜你找到了线索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你找了我,来给你一道解惑。”/p

颜良和看惯了他这性子,一语道破。/p

“真乃神人也!”/p

李朗眉开眼笑的,要说他们为什么关系能这么好,两人一个是心胸大,不在意,一个是看破了,留有余地。/p

“说吧,你探到了什么,时间尚早,也许还能走那么一趟。”/p

“好好好,我就说了哈。”/p

死去的屠夫是怎么跟何员外扯上关系的?这何员外家大业大,庄园里还有个专门养猪养羊的畜生圈,这屠夫就是这里的常客。/p

力气大,镇定,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宰杀完牲畜,还能去打个二两酒喝。/p

李朗派人偷偷去搜了公孙氏的屋子。里面就两个女人,警觉性不高,里面东西又少,还真搜出点不适宜的东西。/p

一个成色很


状态提示:第7章 说书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