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帝国,威尼斯港。

经过数个月的在外奔波后,弗兰茨终于踏上了久违的国土,回家的感觉就像是重获新生一般。

尽管在航行之前他就做了各种准备,然而真正到了茫茫的大海上,他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更不用说那熬人的西非天气了。

十九世纪的旅行要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辛苦,同时也充满了危险和挑战。

一路上虽然数次发生了不同规模的战斗,甚至是全面武装冲突,但奥地利一方真正因战而死的人只有17人,而由于风暴、中暑、事故、疾病而死的人数却高达450人。

死者中大多数是第一次出海的殖民者,他们有些人在航行中出现晕船现象并且身体相对虚弱还要经受风浪的煎熬,再加上到达殖民地之后水土不服等原因叠加所导致的。

弗兰茨的身体由于长期坚持锻炼,可以说是十分健壮,同时又不用长时间的工作与劳动,但即使这样他依然被海上的风浪折磨得够呛,甚至几次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

弗里德里希表示,这都是正常现象,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大盐杉音则是疑似毫无感觉,海洋民族果然可怕。x33

威尼斯被誉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古老的世界贸易中心,地中海的扛把子,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东征的十字军的集结处。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到了大西洋,这座城市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但此时弗兰茨重新打开了海洋贸易的大门,让那些怀念以往辉煌的遗老遗少们再次看到了希望。

墨西哥、奥斯曼、埃及、的黎波里、西非(几内亚、科特迪瓦、多哥、喀麦隆、刚果、纳米比亚),奥地利的对外贸易伙伴正在迅速增加。

除此之外,奥地利与巴西贸易也在迅速增加,无论是棉花,还是橡胶,亦或是后来居上的咖啡。(1852年巴西成为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

与此同时奥地利出口的胶鞋,在巴西广受好评,虽然价格是卖给军方的四倍,但是在财大气粗的巴西人眼中这似乎不算什么。

弗兰茨还曾经考虑过,巴西人会不会自己建立硫化橡胶工厂,自己生产胶鞋,或者是提高橡胶的出口价格。

只不过这个国家似乎躺惯了,他们对建厂没有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后来弗兰茨大致翻阅了一下当时的巴西国情资料,发现他们不仅缺乏配套的工业体系,更是缺乏劳动力。

这里的劳动力并不只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是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而受过教育的又不太情愿在工厂工作,至于那些种植园的奴隶们,就算把皮鞭抽断了,他们也学不会相关知识。

巴西人提出了一个让弗兰茨哭笑不得的方案,他们会向奥地利提供橡胶,但条件是奥地利要向其提供同等价格的胶鞋和轮胎(实心)。

弗兰茨没有想到,他在非洲教土着如何使用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那套方法,回到欧洲居然还要和人进行古老的以物换物的交易。

此时的巴西正值内乱,他们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当然弗兰茨不会像法兰西一样假惺惺,不加遮掩地直接表示愿意向其出售武器,而实际上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在叛乱的初期,起义军将巴西军打得节节败退,就连雇佣军都在被俘之后加入了对方的阵营。

括美国在内的列强们,对巴西内战都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它们认为一个分裂的巴西更符合世界的利益,甚至部分列强还暗中支持其分离势力。

巴西的宗教势力强大,起初向同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和奥地利求援,法国的回应冷澹,梅特涅也表示爱莫能助。x33

主要是这个南美大国1822年才脱离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此时的欧洲列强大多数并不承认这个国家,它们觉得该国的政局不稳,最终一定会走向分裂。

而作为一名穿越者的弗兰茨,他知道最后巴西赢了,分离主义势力败了,这就足够了。

弗兰茨派出了劳舍尔大主教,这位老神棍在他们的圈子里还是很有地位的。在劳舍尔大主教一系列牵线搭桥的帮助下,巴西人得以用他们的农作物来换取武器,甚至还能用未来的收成作为抵押换取贷款。

当场将很多巴西的官员感动得痛哭流涕,随队而来的巴西神父们更是为其高唱赞歌。弗兰茨还特意嘱咐劳舍尔大主教要提醒巴西人,叛军之中有个叫加里波第的家伙十分危险。其实弗兰茨还是低估加里波第了,战争初期这位就已经打出了名堂,在对战巴西军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场又一场堪称奇迹一般的胜利。

当然这和巴西军指挥的废拉不堪有很大关系,比如他们派骑兵到雨林中追击游击队的无脑操作。这种过于离谱的常识性错误通常来说是不会有人犯的。x33

不过这无意中让巴西的神棍们更加佩服劳舍尔大主教了,他也没有贪功,反而把自己对于弗兰茨大公的种种“神迹”又抖落了一遍。

神棍们就是搞这个的自然不会相信,但是为了哄大老开心,也只能听之任之了。虽然神父们不信,但是那些巴西的官员却牢牢记住了弗兰茨的名字。

由于弗兰茨的干预,奥地利帝国加入了德意志关税同盟,之后又建立亚平宁关税同盟,现在又开放了对外贸易。

这一切都是在为威尼斯续命,这里的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辉煌,所以此时的威尼斯人是哈布斯堡皇室的坚定支持者


状态提示:第十五章 打野结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