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迷失在一六二九>五五四 历史的巧合?

刚才与一位读者讨论了一下这群人所采取的政策,不得不说,在网络上果然是谁都不可能说服谁的。

不过还是很感谢这位热心读者提出意见,当然,能多多的支持正版就更好了。

老规矩,。

------------------------------------------------

好在庞雨这时候也已经锻炼出来,他现在可不像当初刚刚登陆时说话那么直截了当,平白无故得罪人去。经过这几年的锻炼,他已经可以一边翻阅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件资料,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跟那个过来抱怨的小姑娘闲扯:

“……是啊,这边耗子真多呢。建议你考虑养只猫吧,我自己就养了一只……还是当初刚刚攻下琼州府,住在府城粮仓里那会儿养的,那粮仓里面耗子更多,晚上睡觉都能从脸上跑过去……”

“……诶,确实,要养到懒猫也挺讨厌的,我那只黄皮就懒得要死。你要实在嫌养猫麻烦,我可以把黄皮借给你用几天……不,它不抓老鼠,哪怕肚子饿了也不抓,不过好歹还能叫唤两声,吓唬吓唬耗子们。”

“……不用等下班去抱,每天中午到了饭点就在食堂外面游荡卖萌的就是它了,到时候拿根骨头引诱一下直接抱走就行……呵呵,也不用专门归还,等你那边没好吃的了,它自己就会跑回来的。”

在叽里咕噜陪那无聊女闲聊了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让这位上访群众满意离去,而庞雨则随手在旁边一张记录纸的“正”字上头又添了一笔——上面的“正”字已经快要填满三个了,想不到才短短几天功夫就处理了十多件这类杂务,搞得庞雨白天几乎干不了正事。

“看来老解这个头儿也不好当哪……”

庞雨现在感觉有些理解那个看起来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老伙计了——能把这些乱七八糟,鸡毛蒜皮的杂务处理好,把这个小团体中各种关系理顺,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此过了十几天。正当庞雨觉得一切平静,自己也渐渐适应起来的时候,却有一桩并非鸡毛蒜皮的大事突然找上门来……

六月中旬,一条悬挂着郑氏家族旗帜的帆船在威海新港口靠岸。从船上下来的却是郑家二爷郑芝虎本人,他一下船就急着求见拜把兄弟解席,在听说解席不在之后,又找到了庞雨头上。

才刚一见面,郑芝虎就扑通一声跪倒。同时大喊一声:

“庞军师,为兄弟我报仇啊!”

“怎么?”

饶是庞雨一贯冷静自持,也不由得被郑芝虎那大嗓门和激动态度吓了一跳。而郑芝虎接下来的哭诉更是令他目瞪口呆,脑子一时间翻来覆去,只有当年李明远老教授曾经说起过的,却被大多数人觉得只是个笑话的一种说法:

——历史的惯性!

真实历史上,公元一六三三年,正在当前这六七月份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为独占对中国的贸易权,禁止西班牙人、葡萄人介入与中国交易。调集十一艘大型战舰,并联合中国本地的部分海盗,发动了一系列针对郑氏家族和明朝海军的攻击作战。

在战争初期,荷兰人仗着先进的大炮武器,性能优异的快速战舰,且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攻击手段,在中国沿海突袭了不少港口。其中最为成功的一次当属七月十二日对郑家老巢厦门的突袭,在那一战中他们完全打了郑家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摧毁郑氏家族和明帝国留在海港中停泊和修理的全部舰船,使其损失惨重。

不过当明廷和郑家反应过来之后。毕竟家底子厚实。郑芝龙大把银子撒出去召集江湖弟兄,拉出手头全部力量意图报复,而福建地方官员则全力配合,从各地调兵遣将……在经过三个多月的拉锯之后。终于在一六三三年的十月份,于金门的料罗湾堵住荷兰舰队,并与其展开大战。

此战中明军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小型放火船的灵活机动,一举将荷军十多艘主力战舰全部摧毁或俘获,至此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大明……或者说是郑芝龙集团持续了多年的海上争霸战终于有了个眉目,郑芝龙成为东海上独一无二的霸主。在此航行的所有舰船,无论它来自东方还是西方,都要老老实实向郑家上供。

而这也正是琼海军最初的目标——他们当初在海南岛上刚刚开始组建海军的时候,便是以一六三三年以后的郑芝龙势力作为目标,当时只想着要象郑家那样纵横海上,能够确保海南岛的安全,也就满足了。

不过在发展了这几年以后,如今的琼海军水陆通吃,早已比历史上的郑家强悍了无数倍去,而荷兰人也早被赶出台湾岛,近几年来在东亚海面上压根儿看不见悬挂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旗帜的船,在穿越众们的心目中,荷兰人已经是个过去式,一六三三年这个原本在东亚海战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年份已经风平浪静,不值一提了——哪怕一向最为谨慎小心的庞雨也这么想。

只是没想到,今天郑芝虎的突然出现,却彻底打破了他们的这份自信。

——荷兰人又回来了,而且,和历史上几乎一模一样的,他们偷袭了厦门。更据郑芝虎所说:荷兰人的军船,不多不少,正恰是十一艘!

“我靠,这怎么可能!”

此时的庞雨满心都是荒谬之感,东亚荷兰人在先前的琼州攻防战中已经损失了绝大部分海上力量,此后又丢了台湾岛,可以说是被光着屁股赶出东亚海域的。就算他们后来能弄


状态提示:五五四 历史的巧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