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了解赵子龙,赵子龙何尝不了解诸葛亮?
因为某些原因,诸葛亮对赵子龙的了解。并不如赵子龙对诸葛亮的了解;如同后世很多老板一样,看自己的部下,总是认为这里不好,那里一般,诸葛亮其实看轻了赵子龙很多、很多……
围魏救赵?赵子龙更狠,兵临汉中是必须的。但吃掉诸葛亮北伐的一部人马,这才是重点;在王军的影响下,一城一地得失,赵子龙兴趣不大,他只关心能否消灭蜀军有生力量。
关中都督吴懿所部,一路顺风。但最终止步于阴平郡城;郝昭集中了郡内所有的兵力,连分布各县乡的城管都拉回了郡城,1万的白虎军,1200名城管,牢牢把守着阴平郡城;别说吴懿。就是诸葛亮亲自来,也拿不下的……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就吃过郝昭的瘪,不过地方是在陈仓。
汉中都督魏延所部,因为诸葛亮的锦囊,结果被困在了武都郡河沧一带。
南、东归汉中的两条退路,各被7000羽林军堵了;往西,仅有羌道可走,能通往阴平郡方向,也可绕向西南抵达天水礼县。但有张嶷带着7000白虎军早就等着了;而郭淮带着1.3万白虎军,加上聚集了近2千的城管,牢牢把守着武都郡城;别看魏延人多,这几个方向,汉军有地利可守,进攻方非常吃亏,实实在在的评估的话,需要付出10比1的战损比……靠人命去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貌似,只剩下走北边的那条山道可以走了……只是。往北可是大汉腹地,翻山越岭百余公里后,就是天水郡城,但这里面的风险巨大,魏延不敢一试;万一另一头也被汉军堵上,那么3万大军就全待大山里当野人了。
相对稳妥的方法,就是拿下武都郡城,在徐徐图之;问题是,历史被王军强扭了一把,魏延居然啃不动郭淮……魏延依然是原来那个魏延,而郭淮跟王军学了不少东西,已经大不同了。此外,理论上,诸葛亮只要继续调动汉中兵马,反而可以把截断魏延围;不过,这仅仅是理论,汉中城外,赵子龙正带着1.6万的羽林军在晃荡,所以魏延只能慢慢等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从侧面表达了古代蜀中征战,后勤负担很大,工作很难搞,历史上蜀军多次北伐,都受困于粮草;王军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白虎军相对蜀军最大的优势,就建立在粮草的基础上;阴平郡城、武都郡城,里面的粮草堆积如山,比王军辖区内任何一个郡城都多,为得就是应对诸葛老头围城。
战争打了一小段时间,除了白虎军之外,魏延所部、吴懿所部,包含远道赶来的羽林军,都存在粮食问题;不过,吴懿所部后路通畅,粮草还能不断补充,就是耗费人力物力较大,而羽林军同样如此;唯独魏延所部,日渐囊中羞涩,苦逼万分。
实际上,若按魏延自己的想法,那么赵子龙未必能彻底困住他,一切都要从诸葛亮的锦囊说起;诸葛亮一共给了魏延两个锦囊,和当初给老赵的极其类似,貌似已经成为惯例。
第一个锦囊,是魏延计划在南下汉中的道路上分兵镇守时打开的,仅仅四个字“无需镇守”;诸葛亮认为王军四面楚歌,没有太多兵力可以放到南线来,自然也无法堵死所有的道路;派数百人堵一路,显然没有啥用处,派数千人,王军又不够人手;实际上,诸葛亮认为王军必然把仅有的机动兵力,派到大汉的东线去抵抗魏军。内心里,魏延觉得非常不妥,但丞相参军费祎、丞相府记室霍弋、诸葛乔等人跟着,他只好照办;好不容易获得机会出来打仗,总不能半途被诸葛亮给打发回去,据说,凡是不按锦囊行事的,结果都很惨。
第二个锦囊,需魏延遇到危急关头时才能打开;眼下只是被困,而汉军并未主动攻击,算不得危急关头,魏延还不知道里面写了啥东东。
魏延不知道,当赵子龙出现在汉中城下的时候,诸葛亮终于明白自己错了,但为时已晚;汉中城内尚有2万人马,但出城野战,诸葛亮还真没把握。赵子龙的勇武,不是谁都能扛的;只是,若不出城野战,那么就没有办法给魏延部运送粮草,3万大军就等着挨饿、等死……汉中城内,气氛异常凝重。
元气大伤的蜀国。多番透支国力,现兵力已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但是,眼下局势相当险恶,搞不好满盘皆输,诸葛亮只能赌了,一连串的命令。迅速从汉中城发出。第一,抽调吴懿所部分兵马,让廖化带1.5万人马赶赴汉中;第二,调镇守西川的西凉铁骑,诸葛亮不喜马岱、马承。但眼下哪里顾得上这些;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甚至有从永安调白毦兵的想法,但距离实在太远,只好作罢。
聪明的人,一般很少犯错,不过,一旦犯错,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诸葛亮,显然是聪明人。
…………
“阿爸,你看。有人比马跑的还快!”
敦煌城外,一个小屁孩瞪大了眼睛,望着绝尘而去的阿达。
“人?……孩子,你确定那是人?”
待壮年男子转头一看,飞扬的尘土中,只剩一个小黑点,怎么可能是人呢?
“……”
阿达一路给凉州高级将官们诊治,费了不少时间,前天夜里才赶到敦煌,好好给仓慈诊治了一番。这才是王军派他来的核心目的;今天早上青龙军前锋开进入敦煌,给阿达带来了王军的手令:若完成仓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