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如心知这是太后,便慢慢抬了头,只见上方宝座坐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左右两边各设着一个太师椅,坐着两个娇媚的宫妃,那两个宫妃想来便是宫内地位最高的柔嘉贵妃和吴贵妃了。
二人虽然俱是生儿育女,快要做祖母的人了,可却容颜依旧,说二十多岁都有人信的。
宫中妃子为了宠爱保养容颜到不稀奇,让林宛如吃惊的是太后,她贵为皇上的生母,在这样的喜庆日子里只是简单地挽了个髻,插着两支素银簪,穿着棕色的水田衣,跟普通人家的老祖母没什么不同,要不是众人都对着她毕恭毕敬的,谁也想不到那就是至尊至贵的太后娘娘啊。
林宛如这一愣,上头坐着的太后也愣了一下,声音越发的温柔:“你姓什么?家中还有什么人?”
林宛如刚才对着众位夫人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此时又老老实实重复了一遍:“小女姓林,小字宛如,家中只有一位姨娘并一位姐姐,因父亲去世,姨娘与姨妈又是堂姐妹,这才寄住在姨妈家中。”
太后微微点头,又问沈氏:“你所说的五妹便是这姑娘的亲娘了吧?”
沈氏起身笑道:“是,五娘虽是我的堂妹,但我们自小关系好,比亲姐妹还亲哪。”
太后道:“难怪呢,哀家瞧着这孩子,倒像是遗芳姑姑的模样。”、
遗芳是曾氏的闺名,沈氏闻言也愣住了,她虽然知道宛如的相貌酷似叔祖母,却不知道太后也认得叔祖母。
太后许是回想起了往事,并没有自称哀家,反而笑道:“你们不知道,我小时候父亲教导读书。讲的都是经史子集,母亲便说,女孩家学这些也没有用,叫父亲教着读两本列女传也就罢了,父亲却不耐烦这个,请了一位曾老先生教导我们读书,他的女儿便是嫁去了沈家的遗芳姑姑。”
“曾老先生上了年纪,遗芳姑姑原想接他去苏州养老,老先生却不肯,遗芳姑姑便央求我母亲帮着劝说。我母亲也说,老先生既然教导我们姐妹,自当以上宾礼对待。叫遗芳姑姑放心,说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老先生,遗芳姑姑这才依依不舍得去了,可逢年过节,还是带着两个儿子来家里看望。对待我们姐妹也都极好,我还记得她的两个儿子沈悦明和沈爱萧,比我小三四岁的样子,却都是人中龙凤,回回跟着遗芳姑姑来家里都要拿着文章请教父亲学问,这一眨眼的功夫。也有几十年没见了。”
众人都没料到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一时间都愣住了,听着太后回想往事。对林宛如也是有的羡慕有的嫉妒,她是太后的故人之后,又和那故人长相相似,只怕会得了太后的欢心,一步登天也是有的。
太后却叹气:“……遗芳姑姑人极好。可惜命不好,虽养了两个儿子。生产的时候却损了身体,整日药不离口,我出嫁的时候她还送了我一尊和田玉雕的送子观音,结果我成亲没两个月就怀了皇上,这都是她带给我的福气。”
又问沈氏:“我记得你父亲成亲时,我把那尊送子观音赐给了你母亲,可还记得?”
沈氏笑道:“太后的恩典母亲自然记得,把那尊观音摆在房里,每天一炷香呢。”
太后点头:“你母亲虔诚,她也沾了遗芳姑姑的福气,这不一气生了你两个哥哥和你?”沈氏笑着称是。
太后朝林宛如招了招手,把林宛如的手拉着细细的瞧,道:“越瞧越像,这孩子也是个有福气的,元娘你讨了做儿媳妇眼光也好。”
说着褪了手上的一个素银嵌莲花纹的镯子:“这是遗芳姑姑去我们家做客时落下的东西,几次想给她,也都混忘了,等她过世,想给也不能了,如今给了你,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能把随身佩戴的镯子落在叶家,便可知曾遗芳和叶家的关系或者说和叶家女儿的关系是极好的,可更让林宛如觉得唏嘘的是太后居然一直贴身戴着这镯子,可见真的十分记挂曾遗芳。
林宛如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不该收,看向了沈氏,沈氏却微微点头,林宛如这才接了下来,又谢了。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对沈氏道:“什么时候成亲,可要告诉我一声啊。”
沈氏笑道:“如今她姐姐黛玉的婚事还没下定,也不好说她的亲事,倒是要等上一阵子。”
太后又问起了林黛玉:“哀家记得你说的黛玉是林如海的嫡女?林如海哀家倒是见过,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学问又好,哀家当初有心招了做女婿,最后也没成,没想到是个福薄的,去的那么早,如今女儿也要出嫁了,说的是哪家的?”
沈氏看了一眼贾母和王夫人:“说起来也是亲上加亲,如海当初娶的是荣国府的嫡女,如今黛玉的婚事也是说的荣国公府的二公子。”
太后看了看贾母和王夫人,恍然大悟:“倒是哀家忘了,贾家不正是和林家结亲么?这可是一桩大喜事。”
沈氏道:“如海去世前,便是贾家的人去扬州帮着料理后事,又将我妹子并两个姑娘带回了京城照顾,要不然,我十几年没有我那妹妹的音讯,也不能在京城相认哪,如今老太太心疼外孙女,宝贝的跟什么似的,索性亲上加亲,外孙女变孙媳妇,太后,您可要赏个体面才好啊。”
太后笑了起来:“哀家是吃斋念佛惯了的,到时候叫皇上赐婚吧。”又问起了吴夫人:“听吴贵妃说,你的长子也娶亲了?”
吴夫人身材高挑,虽然不十分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