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天萼>99御驾亲征行
挡着。范宗尹完蛋了,他的机会就来了。

很快,范宗尹就会为自己的君子风度付出代价。

赵构料想,臣同心,宰辅同力,这事情应该是很容易成功的。

结果,追夺“滥赏”官位的消息一传开,如同扔了炸弹一样。宰相范宗尹,在瞬间陷入了风口浪尖之中。

户部侍郎高卫,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大将杨惟忠、刘光世等等,都坚决反对。一时间流言四起,弄的赵构也失去信心,开始动摇。

秦桧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就开始向赵构进言。认为,追官之事搞的好,倒是能挖出些国家蛀虫。搞不好的话,把人都吓走了,谁来辅佐皇上治理国家?这简直是乱搞,祸国殃民。

刚巧,秦桧说完不久,赵构就听到一首,流传在越州大街上的打油诗《行香子》:“不如归去,作个齐民。免一回来,一回讨,一回论。”

智慧的赵构,当然知道这是朝廷中,反对范宗尹的大臣们瞎编出来的,不过事已至此,追夺“滥赏”官位之事,只能不了了之了。

不久,范宗尹被罢相,做温州知州去。

可见,君子在残酷的角逐中,一般是比较凄惨的。不择手段的小人,反而往往是胜利者。秦桧登上相位,结果也因根基不稳,更因主和议,不及一月就被拿下。依然做他的礼部尚书。

人生就是如此,有喜也有悲。但范宗尹此生,还是值了。任何时候,翻阅历史,他范宗尹都是“最年轻宰相”第一人。

范宗尹被罢相,秦桧被戏相,由吕相过度一段后,赵鼎为右相,张浚为左相。

眼下,正是左右相对调时期。秦桧虽然不在相位,但不少人仍然被其算计。范宗尹,就是被他算计的第一人。绍兴五年的科考状元汪应辰,也因上疏力言秦桧“因循无备、上下相蒙之可畏。”被撵出朝堂,通判建州(建瓯)。

可见,秦桧在皇帝心里,还是很有份量的。因为他,很会“来事”,往往能够很准确揣摩皇帝的心事,而且说话技巧很到位。

—————————————————

吴央,回忆到这里,不禁感慨万端。

美男子范宗尹,已经驾鹤西去。汪应辰,吴央见过一面而已。

佛渡有缘人,何况她吴央乎?她身上,观世音菩萨,不过还她一片仙瓣而已。

“紫萼切记,一切顺应自然,不可强求为之,否则,反而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观世音的警示,有如警钟,钟声不时氤氲头顶。

“你要善于自保,凡事尽力就好。这样,你才能够永葆能力,始终有机遇再作再为。”老相吕颐浩,刚刚退隐不久。他的临别赠言,言犹在耳。

吕颐浩,勘称她所认识的“人精”,最有智慧的长者。她,不得不越来越谨慎。如果啥人啥事都管的话,势必有一天遭到皇帝彻底厌恶,那就什么也管不成了。

因而,她始终谨记自己的“作为”原则——深度筹谋,偶尔亲为。

——————————————

绍兴六年五月初,赵构接见岳飞后,即进入筹划御驾亲征。预备披甲北伐助军威,一心要收复黄河以南失地。

岳飞觐见后,经过一番调兵遣将,于七八月间,正式发兵北伐。

九月初一,皇帝赵构,冠盔披甲,从临安出发,亲征北伐。岳飞此时,正派遣统制王贵、郝晸、董先收复虢州卢氏县。

九月初八,皇帝临时驻扎平江(苏州)。前线战报,岳飞已经收回失地十余县镇。

三天内,皇帝继续北上,前往镇江。

九月十七日,岳飞以“孤军无援,粮草不济,要返回鄂州(武昌)。

九月二十三,皇帝命户部郎官霍蠡(离声),总领岳飞军钱粮。然而却闻报,岳飞已经回到鄂州。朝廷接而闻报,岳飞目疾再次剧烈发作。白天的时候,连卧室的窗户都必须全挡住才行。皇帝赵构闻讯后,立即特派,眼科医官皇甫知常,与精通医道的中印和尚两人,急驰鄂州为岳飞治疗。

刘齐伪廷,闻报绍兴帝亲征,告急于金帝完颜亶,乞求增援,遭到完颜亶拒绝。刘麟只好自我起兵,号称三十万军,趋奔合肥。命堂兄弟刘猊,出兵涡口,引兵分道迎战。

岳飞一军,虽然自己因眼疾退回鄂州,然而已经收复失地二十余州县镇,并且留军驻守。

御营司下达军令,命诸军,韩世忠、刘光世、张俊、杨沂中等,继续扫荡黄、淮之间的伪齐军。

于是,进入冬季后,整个十月、十一月,两月六十天里,各军处于恶战中,胜多败少。

韩世忠部,在此次北伐中,从春打到冬。在闻报皇帝北上亲征后,士气大振,收复大片失地。最后进攻淮阳军,遭遇与金人守军作战。自是大败金军,金军落荒北逃。

同时,军贼曾衮作乱。摧锋军统制韩京,招募敢死士,夜袭破之,曾衮出降。

张俊、刘光世部,闻报刘麟进兵淮西。张俊遣张宗颜等分兵抵御。

张浚调兵杨沂中,速速增援。

杨沂中至濠州时,刘光世已弃庐州而南下,被宰相兼都督的张浚,遣人督还。光世不得已驻兵,接应沂中,遣统制王德、郦琼,与敌将领崔皋、贾泽、王遇,打起了遭遇战,皆击败敌方。敌兵转攻寿春府城外军营,守将孙晖拒战,大败敌兵。

——————————————————

这其中,有一插曲。

刘光世谁都不怕,不怕皇帝赵构


状态提示:99御驾亲征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