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三,为秦桧接风洗尘后翌日,皇帝即下诏,以秦桧为礼部尚书。
同时,决定癸卯(11月)壬子(初十),日南至,举行祭天、遥拜二圣大典,需要率百官参加。这便成了秦桧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
遥拜二圣,即遥拜道圣、渊圣,赵构的父亲赵佶与兄长赵桓。年年的日南至与正旦日,都要举行“遥拜”仪式,只不过,这次似乎是要大些。
“日南至”,语出《五代史-梁本纪二》中。五代梁,开平三年,冬十一月甲午,是日为冬至,故于南郊行谢天大礼。
“日南至”,即“冬至日”。是指太阳走到最南面。夏至以后,日躔(禅声,日躔,指天体的运行)自北而南;冬至以后,又自南而北。故冬至日又称日南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而冬至的日子,每年都未必一样。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真正有此习俗,兴起于秦汉时期的皇帝祭天礼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虽然继承了上古祭天文化的某些内容,但更多的却还是创新和发展。秦汉祭天礼仪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帝王的个人意志,二是方士的活动,三是儒家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初期是较小的,但逐渐演变为“祭无礼”。
到了宋代,主要沿袭唐朝礼仪。
建炎年间祭典,由于都是“行在”,自然没有固定地点,都是于当地“南郊”临时搭个台子,只要是“露祭”就行。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也要尽力为之。
————————————————————
这次筹办大典的具体事务,自然落到了越州知府,成了吴近的事。
事先准备情况涉及——
圜丘坛——祭坛,及其设施准备。
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
祭前五日,派老臣吕颐浩,代替“亲王”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
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
然后,皇帝阅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察边豆(盛放祭品的器皿),到神厨视察祭祀牲畜,接着回到斋宫斋戒。
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
——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祭天戒律,祭天大典,是皇帝展现“君权神授”思想,显示“天子”神圣权威的一种形式。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要求涉及祭天事务的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
规定,每逢祭祀,于陈列祭器之后,御史,会同太常寺,进行巡查。凡所涉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被指名题参!
因此,凡随祭人员,无一不是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的。
祭位设置,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搭盖棚,对空而祭,称为“露祭”。
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
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
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
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
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祭天时辰,为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斋宫鸣响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
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要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
祭奠,具体筹办人,吴央的父亲,吴央自然挂心。每日请吕颐浩作陪,按照这些“规矩”,前往过问相关事宜。拿着“方案”,按日程,检查筹备进展,直至冬至前夜。
————————————————————
建炎四年(1130年)癸卯(11月)壬子(初十),日南至。
皇帝率百官祭天,遥拜二帝。
日出前七刻,时辰到。祭典开始,按程序来。
1、迎帝神:皇帝从南门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2、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