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赵佶每天都到嫡母向太后住处请安,称得上是又聪明又孝顺的孩子,因此向太后偏爱他。哲宗病重期间,向太后对谁继承皇位,早已胸有成竹,故她并不接受章惇的意见。
她语气坚决地说:“老身无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应再有区别,简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
表面上看,向太后办事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显然是在偏袒赵佶,为其继承皇位,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
宰相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向太后,却不以为然。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
最后,章惇势单力薄,不再争辩。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真是,也幸,也不幸。
另外,无论是亲王的赵佶,还是皇帝的赵佶,都大受臣子与女子的喜爱与欢迎。除了亲和亲善,八面来风,关键的还是多才多艺、才智绝顶。
是故,百艺之王“九牛人”。其中,每“一牛”都是万言难表,故事良多。也可为此,列一赵洁“成就清单”。
一、20多岁独创书法“瘦金体”。这个年龄段,历代书家中再无第二人。
二、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三、在音乐、建筑、演艺、茶道、竞技、瓷器、考古、钱币领域,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其《大观茶论》,对中国茶叶发展之路的良好导向,影响非同小可。
四、在中医中药,《道德经注解》,这类专业领域,也堪称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五、是“诗书画印一体化”最早成型的全能艺术家。其画尤好花鸟,自成“院体”。
六、具有完整深厚的“院体绘画思想”,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深远。
——当然,“清单”只能列其几点,无以穷尽这位多才多艺皇帝辉煌的一生。
————————————————
天地可作证,山水有清音。
这样的皇帝,如果没有金人入侵中原,如果北宋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一直发展下去,中国必定是世界第一王者,第一强国。
只可惜,历史不忍细看,历史也最不能假设。
尽管,赵佶在位时,没有将主要精力与才智,用于治国于国防的强大,也并非没有政绩。在其统治的中期,赵佶派遣将领王厚,消灭了青唐羌政权,收复了自中唐以来已经陷于吐蕃人之手300多年的青唐地区,并且在大观二年(1108),派遣童贯远征青唐残部,一路远征至今新疆且末县附近。
按王安中《定功继伐碑》所记载:“二年诏发兵六万讨之……师逾青海至节占城(今新疆且末县)”。因而,一度控制了西域的东南部地区,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治国繁荣、子民富裕、文化大发展等方面,那就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一帝了。
赵佶,性格上“羊性”十足,当皇帝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终于被“狼性”十足的金人灭掉。即使“羊角”如好钢,也没用在强大国防的刀刃上,最终沦为阶下囚,失国、失家,失去女人,更失去众多子女与宗亲一大族。
靖康之难,给金兵统帅带来的是功名利禄,子女玉帛,而给这些无辜的人们,带来的是深重的屈辱和不幸。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勘称千古一帝。也太遗憾了,他真不该做皇帝。
比如,当赵佶,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可见,他最在意什么方面,便可见微知著了。
赵佶,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赵佶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来,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凡来过依兰的人,都会听到过有关北宋二帝,在五国头城“坐井观天”的故事。
“井”是指四合院的院心。坐井观天,形象地概括了被囚禁的凄惨景象。
五国城,座落于黑龙江,依兰县城北门外。
辽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这五大部落,史称五国部。
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越里吉”城,为五国部会盟之城,称为五国“头城”。
辽圣宗时,五国部来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署司。”当时,辽朝除任命各部的“酋帅”,负责管理本部事务外,另派节度使一员,驻守其地。
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1123年,灭辽后,逝世。
1126年,女真人南下,汴京沦陷。刚刚登上皇帝宝座一年之久的赵桓,只好率百官捧呈降表,酿就“靖康之难”。隔年4月,金兵押解赵佶、赵桓二帝,与随从千余人,及其金银珠宝随军北运。次年7月到达燕山府,又来到中京(西京云州),再迁移上京(今,哈尔滨、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