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塞外,远远的看去一片枯黄,茫茫的草原,一望无际。////这种景色,对于马林来说,倒是不怎么陌生,以往他领着自己的家丁亲兵出塞的时候,也是经常看。不过那时候这种景色是静止的,而此时,在他眼中的一片枯黄,却是在迅速移动着的,而且丝毫不会感到快速移动时候所传生的风。没错,他此时正坐在火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外边的一切。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坐火车了。第一次是跟着镇国公魏刚去宁夏剿灭麻家的反叛,第二次是从宁夏回返大同。这些都已经是好到一年前的事情了。而此时,他是第三次坐火车,虽然没有前两次感觉舒服,前两次他是跟着魏刚在一起的,而此时,他坐的就是普通的卧铺。即便如此,他仍旧是很有兴致的看着车窗外部的景色,看着快速移动的景色,看着远处时不时出现的放牧的牧马人。鞑子这个名词,估计以后不再会对大明的边镇造成什么影响了。大明的边镇武将,估计以后也不用听到这个词就立马紧张的要命了。去年他跟着镇国公平叛回来后,他便知道了,现下大明边墙外边,从宁夏到辽镇这一段,各个蒙古部落早就被辽镇兵马扫的一干二净了。蒙古人原来的部落酋长抑或是头人什么的,除了主动投降的外,剩下的都是被辽镇兵马给消灭了。至于部落里的部民,不是被当成奴隶拉到辽镇那边发卖,就是当成劳工来修铁路,挖矿藏,抑或是被大明过去的汉人农场主当成草原上放牛放马的奴仆。按照那镇国公的说法,就是既然鞑子能在草原上放牧。为什么汉人就不能。以往鞑子放牧,普通牧民都是要把好处献给那部落头人还有酋长什么的。现下不如都给汉人雇主,汉人雇主还能给这些放牧的牧民一定的基本保障。整个形式就和汉人雇主雇佣长工种地一样,只不过现下这些被抓来的蒙古牧民,因为是战俘的缘故,只能吃饱,干活是没有工钱的。即便如此,那些平素一到冬天就要面临大灾难的普通牧民,也是非常乐意的。最起码,他们现在不用为温饱发愁了。
马林坐火车的目的地是辽镇的中枢—沈阳城。听别人说,以往的巡抚衙门所在地辽阳因为在地理上并不是十分理想。所以这一镇的治所被之前的辽镇总兵魏刚挪到了那沈阳卫。
这个时节。从大同往边墙外走的人也是不少,因为大同到归化城的铁路已经修好了,所以大同城内的商贩基本上都不再自己骑马或是坐马车出边墙了,而是统统的改成坐这火车。不过和另外一个时空比起来,这个时空。对于刚刚兴起的火车,以及从大同去往归化城的客流量,能做火车出边墙的人还是很少。因此,马林现下坐着的这列火车,只挂了两节花车,其他的还都是运货的车皮。
马林去沈阳的目的是学习,便是那镇国公此前跟他们这些边镇总兵说过的培训。当日打宁夏镇的时候,他们这些跟着来的边镇兵马,并没有出多大力。更多的都是属于在一边上观战,抑或是被监督还有纳投名状的。像马林就属于被逼着纳投名状的。他让自己的下属亲手宰了那麻贵,意思是告诉其他边镇总兵,自己铁了心和这镇国公上一条船了。其实当时那麻家早就被那京营的士卒们给攻破了,那麻贵的亲兵也是厉害,可是压根架不住经营士卒的打击。人家根本就不和你近战。都是开枪和扔手榴弹。马林领着人过去,那就是特意让他检果子的。这些都是后来他那下属跟他说的,朝廷也是对这件事做了封赏,这就坐实了他马林要成为那镇国公一派的人了。当初那镇国公给他们这些边镇武将开了会,说是不要老盯着各处边镇那点买卖,那点好处,要把眼光往远处看。可以让自家人马出边墙作战,只要抓到鞑子,那就能卖个好价钱。当然,还可以去辽镇进行所谓的军事上的再次学习培训。费用大部分是不用他们这些总兵出的,但是学习完后,是要领着人马去草原上跟辽镇兵马汇合远征的。按照那镇国公的意思,那就是打仗是个技术活,要学好了,这样投入才会获得更大产出,不然,虽然把人家打败了,但是自己折损许多,那这仗就白打了。那辽镇开的所谓的培训班,其实就是对他们这些大明的传统武将而设立的。
有的边镇武将没有去这沈阳的速成班,他们直接就领着自己的人马出边墙了。他们觉着早一点出去抢,那就早一点发财。可是马林却没有这么想,他看了那京营士卒的作战,还有那些京营军将的临场指挥,他忽然之间发现,他要是也有这身本事,那是不是会把马家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他现下已然从魏刚那里知道,所谓战争,并非光有武力,还要有头脑。兵书写的东西,很多是需要人自己理解的,而速成班,则是直接让里边的学员知道在这种加入火枪和火炮的战争状态下,一个指挥员,一个将领该如何指挥作战。
马林因此放弃了领兵出去作战的机会,他很想看一看辽镇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样,还有那些京营士卒怎么都和辽镇士卒差不多。
火车到了归化城后,马林需要下车换车。因为他这辆车主要是火车,所以他们是从货站而非客站下的车,也因此看到了另外一个场面。货场上大片大片的牲口正在被那些鞑子奴仆往一列空车厢里装呢,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人工搬运,而是推着一种两个轮子的小车,那车轮子远远的看去发黑。整个车子是全钢制的,这已经让马林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