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回到清朝做盐商>第三九四章 陈玉成攻略北祈

琅勃拉邦,也叫“銮佛邦”,是南掌国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南掌上寮重镇。它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

城池沿着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地势平缓是一处群山环绕的谷底。

18世纪初,南掌发生分裂,在其北部建立了琅勃拉邦王国,清王朝仍称之为“南掌”。1727年(雍正七年),琅勃拉邦王国开始向清廷朝贡。

1791年,琅勃拉邦王国遭到万象王昭南的干预,琅勃拉邦国王阿努鲁被迫逃往曼谷。

不久,在清朝的帮助下,阿努鲁重新回到琅勃拉邦进行统治,直到其子曼塔图腊统治时,仍与清廷往来密切,清廷还对其颁发了敕印和诰命。

不过作为一个小势力,琅勃拉邦只能够左右逢源,在夹缝中生存。

他们不仅仅向大清朝朝贡贸易。同时还是越南和暹罗的保护国,轮流受到两国的控制。

国王曼塔图腊此时已经在位多年。虽然总是受欺负,但是因为暹罗和越南之间互相牵制。曼塔图腊的王位一直还在。

琅勃拉邦崇信佛教,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寺庙的主持在琅勃拉邦拥有很强的华语权。

随着年纪变大,曼塔图腊大部分时间专心礼佛,首都琅勃拉邦到处都是佛寺。

这里的除了佛寺的建筑宏伟,普通的百姓大部分都是住在简陋的竹楼之中。

这里的气候非常好,又沿着大河,百姓依靠种植粮食、果树以及捕鱼,很容易就能够吃饱饭。

所以在琅勃拉邦,百姓们普遍性子懒散,他们只有在礼佛的时候才能够打起精神来。

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够填饱肚子。

都说华夏的百姓勤劳,但是华夏的百姓,也不是生来就勤劳。

他们生来就要为了生存而奋斗,不勤劳,就饿死。所以活下来的人都是勤劳的。

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

在这样的环境下,琅勃拉邦的军队更是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还在使用陈旧的弓箭和长矛刀枪。

而且身上的防护很弱,大多数士兵甚至赤裸着上身,只有一些将领拥有牛皮甚至是犀牛皮做成的甲胄。

贵族们会在自己的甲胄上贴上精美的金箔,将自己装扮得金光灿灿。

但是琅勃拉邦因为受到了暹罗和越南得双重压制,其根本没有条件壮大自己的军队。

本来这个小邦国可以一直这么混下去。

但是在1855年初的时候,一伙客军从东边的越南北部杀了过来。

这些客军的装备精良,至少在琅勃拉邦的人看来是这样的。

他们穿着杂乱的军装,但是全部都带着黄色的头巾。

以前也会有北方的客军流窜到南掌,但是这些人的数量都不是很多。他们要么被琅勃拉王国的军队剿灭,要么就被重金收买。

对付这些北方逃过来的凶悍客军,南掌人早就已经掌握了一套方法。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一下子来了几十万人。整个琅勃拉王国可以管辖的臣民也就是几十万人啊。

而且这些人是从东边的越南北祈过来,而不是从北边过来。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石达开这一路上都是怎么过来的。

石达开自从离开了广西之后,感觉自己又变年轻了。

他觉得自己就应该一直在征程上。

刚开始的时候进入越南北部,倒是受到了一点点抵抗。但是这些越南的军队,甚至连清军绿营都不如。

当然这是指太平军刚刚起事的时候遇到的那种承平已久的绿营兵。

陈玉成作为前锋统帅,统领着太平军中最精锐的一支军队,大部分的火炮和线膛枪就装备在这支两万人的前锋部队手中。

从镇南关杀入越北之后,一路上遇到的府县城池,在陈玉成的手中简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此时的越南,实行的制度同满清差不多,他们实行的也是文官治国的那一套封建模式。

其国内也如同满清一般,吏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国内矛盾处在爆发的边缘。

所以当太平军杀入越南王国北部之时,当地的普通百姓非但没有帮助官府保卫自己的家园,反而是的纷纷揭竿而起,响应太平军。

他们甚至在太平军攻城的时候,在城内作乱,同太平军里应外合。

太平军在越南北部也使用了原来那一套。他们每攻下一地,都将那些罪大恶极的官员以及地方士绅全部杀的杀、抓的抓。

然后没收这些人的财产以为军用。石达开的手中有几十万人,军中的每日的消耗是巨大的。如果不采用这样近似于劫掠的方式,是不可能凑出足够的军资的。

不过,太平军却不允许士兵去劫掠伤害越南的普通百姓。这让北祈的百姓更加拥护太平军。

越北地区生活着很多的汉民,他们的对于越北的开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他们却是当地越南官府重点压迫剥削的对象。生活在这里的汉民生活环境极差。

太平军来了之后,当地的汉人争相举家加入太平军。

太平军也恢复了当初的一些制度。

他们将战士的家属编入了女营和童子军。

不过现在太平军也变得人性化的多了。在军队休整的时候,是允许他们家人见面的。

陈玉成带着前锋一路打到了河内地区。此时越南北部凡是能够逃跑的达官贵人全都跑到了河内城中。

整个河内城现在就是一块大蛋糕。

状态提示:第三九四章 陈玉成攻略北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