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北伐,迁衢州孔氏到曲阜这件事在众臣心中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众朝廷文武勋贵重臣齐齐脸色一整,下意识的抬头看向朱祁镇。
身为内阁首辅的杨士奇直接起身,不动声色的道:“启禀陛下,北伐虽然准备日久,但臣以为,还是应当慎重才是!”
朱祁镇眉头一挑,听出了杨士奇话中隐藏的意思,也正因如此,朱祁镇才满是不解的看着杨士奇,问道:“不知阁老此话何意?”
杨士奇道:“按照户部和兵部以及内阁的记录,北方各省、府、州及边镇,已经囤积了足够北方大军一年所需的粮草,以及各个城池的火炮、火箭都已经陆续运抵了,但臣听说了一个很不好的传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殿内的一众文武官员下意识的一惊,纷纷转头看向杨士奇。
而只有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心中才若有所感,但却并没有立刻表现出来,而是故作惊诧的望着杨士奇,问道:“阁老直言吧!”
杨士奇脸色凝重的对朱祁镇开口道:“老臣听说,北方各省有地方官员伙同将领暗中将粮食卖与当地的商人,老臣已经与诸位内阁大学士商议过了,决定派人查实后再禀报陛下!”
朱祁镇暗暗颔首,他早在瓦剌掠边退兵后便已经得到了国安司和国情司的禀报,但朱祁镇不想因此推迟北伐的时间,所以,他只是让国安司和国情司严密监视,并没有大动干戈!
朱祁镇冷着脸,道:“此事关乎北伐胜败,不可不慎!内阁会同兵部拟旨,敕令各地总兵官会同镇守太监严查库存粮草及武器,有缺失者,一律就地免职抓捕入京!内阁会同兵部、五军都督府下诏南京,一月之内抽调粮草一百万石、大军十万至京,旨到即行,若有延误,必严惩不怠!”
杨士奇、杨荣和胡濙三人以及两位兵部侍郎齐齐躬身应道:“臣遵旨!”
从南京抽调粮食和军队,主要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北方大军出征,北方万里防线必然会空虚,一旦被瓦剌找到机会冲过防线,那漫长的北方防线就将如同虚设,北方各省都将暴露在瓦剌的铁蹄和弯刀之下!
朱祁镇接着又对殿中的群臣开口道:“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处理!那就是清理京城和北方各镇的奸细!”
殿中众文武勋贵均是一愣,英国公张辅则是急忙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已经查出奸细是谁了?”
“嗯!”朱祁镇点了点头:“国安司和国情司根据哈马剌失力和哈密王妃的动作,已经初步确定了奸细,这件事就由国安司和国情司去负责吧,众卿就不必再过问了,专心准备北伐事宜吧!”
“陛下,可这件事牵连到哈密王夫妇,而他们又是首个投降于我大明的王室,为了大明的未来,臣不敢不问,还请陛下明示!”杨士奇问道。
朱祁镇眉头微皱,冷笑道:“不过亡国之君罢了,朕不但赐给他们府邸,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若他们胆敢出卖大明,那就收回他们的丹书铁券,让他们在那座府邸混吃等死吧!”
朱祁镇的语气十分平静,但却充满了不容置疑!
之所以朱祁镇没有直接打算干掉哈密王夫妇,主要是为了给未来其他的亡国之君传达一个信息,只要他们不搞事,安心混吃等死,不但能够一生荣华富贵,甚至就连后代也能沾光。
反之,能平安活完这一生就已经很不错了!
杨士奇等人听到朱祁镇心中已有决议,便没有再多说什么了,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保证北伐的后勤充足。
虽然北方各镇囤积了足够百万大军消耗一年的庞大粮草,河套地区也有超过四万合格的战马,但战争历来都是非常耗费粮食和钱财的,汉武帝之所以能够立下不世功勋,那是因为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巨大财物和粮食为后盾,才让他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
虽然汉武帝战胜了北方的匈奴,但也因为好大喜功使得盛极一时的大汉帝国一下子穷困了起来,各地都开始爆发叛乱,最终不得不下罪己诏来消除民怨!
而如今的大明也正是盛世之时,虽然内忧外患,但从整体上来看,大明仍然蒸蒸日上,府库充盈,这也是朱祁镇敢于北伐的底气所在!
“那么接下来就请众卿议一议北伐主帅的人选吧!”朱祁镇淡淡的开口道。
听见朱祁镇的话,殿中众文武齐齐愣住了,纷纷下意识的转头看向张辅。
很显然,遍观当今大明,除了朱祁镇这个皇帝之外,也唯有英国公张辅才有如此威望统帅北方百万大军,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服众,即便是总督京营的成国公朱勇也不行!
殿中众文武勋贵除了张辅之外,所有重臣都齐齐对朱祁镇躬身行礼道:“臣等建议英国公领军!”
朱祁镇暗自点头,虽然张辅已经算得上位极人臣了,但朱祁镇并不担心张辅会拥兵自重,而且他虽然年幼,但全国的兵权已经有百分之八十彻底被他掌控,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只是内地的一些军纪涣散的驻军和土兵!
朱祁镇其实很想亲征的,但他这小身板,估计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会被张氏和朝中一众文武重臣关在宫里,别说出京城了,恐怕就连皇宫都出不去!
因此,朱祁镇见殿中文武勋贵一致推荐张辅,也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下来。
只见朱祁镇站起身,满脸肃穆的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下诏: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