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就有劳诸位师傅多多费心了。”
朱祁镇恭谨的对杨士奇五人拱手行了一礼。
“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本分!”
杨士奇五人连连还礼。
一早上就这样度过了,未来响彻寰宇、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的黄金一代就此诞生,在今天,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本以为是朱祁镇的玩闹之举,却对大明帝国产生了务必深远的影响。
“好了,诸位若是无事,就告退吧。”
朱祁镇挥了挥手,对众人道。
“臣(草民)等告退!”
除了杨士奇三人之外,其他人包括张辅和胡滢都齐齐躬身离开。
“三位阁老还有事?”
朱祁镇一脸疑惑的看着还留在原地的杨士奇三人。
“回陛下,这是今早内阁收到的保定侯的奏折。”
杨士奇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折,一边递给朱祁镇,一边开口解释道。
按说,保定侯孟俊身为侯爵,他的奏折是应该直接到朱祁镇的案头的,但现在是内阁三大辅政大臣代理,所以,保定侯的奏折出现在内阁也就不奇怪了。
“哦?”
朱祁镇微微一愣,接过杨士奇递过来的奏折,打开一看,赫然是请辞爵位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他儿子孟昂在闹市纵马伤人的事。
尽管此事顺天府已经处理过了,但对于保定侯来说,还是小心为上。
因此,这封奏折实际上就是孟俊用来试探朱祁镇的。
若是朱祁镇对顺天府的处理不满意,那他自然就会应了孟俊的请辞,反之,就是朱祁镇并不在意,他也就能够放心了。
“不知三位师傅对此事怎么看?”
朱祁镇看完奏折之后,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对三杨反问道。
杨士奇和其他两人对视一眼,对朱祁镇拱手道:“回陛下,臣等以为应该下诏勉励,并让保定侯对其子严加管教即可。”
“哦,为何?”
朱祁镇一脸不解的看着杨士奇。
杨荣开口解释道:“若陛下就此同意保定侯所请,传出去难免会寒了众勋贵的心。”
“原来如此。”
朱祁镇恍然。
事实上,有着后世记忆的他对于保定侯的这一举动心知肚明,之所以在杨士奇他们面前如此表现,更多的还是想看看杨士奇他们会不会因此打压勋贵。
结果证明,朱祁镇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那就依几位师傅的意见,下诏勉励保定侯,让他对家中子弟严加管教。”
朱祁镇做出最终决定:“此事也形成邸报,晓谕天下各王公贵族、皇亲国戚!”
“臣等领旨!”
杨士奇三人齐齐躬身领命。
随后,朱祁镇便带着金英和紫芙以及一干随侍的太监宫女,在杨士奇三人的目送之下朝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至于杨士奇三人,则回到内阁去准备诏书和邸报去了。
朱祁镇一行经箭亭,过景运门,入乾清门,入眼的便是鳞次栉比的乾清宫殿宇。
进了乾清宫,朱祁镇便径直走到内殿之中,在书案上翻翻找找,最后找到一本手稿,这才满意的带着手稿出了内殿。
“金英,带朕去内书堂瞧瞧!”
朱祁镇一到正殿,便对侍立在一侧的金英开口道。
内书堂,于宣德元年创立,专司教授宫内的小太监们读书识字,授课老师都是翰林学士,即便是和大明顶尖的国子监相比亦不遑多让。
“是,陛下!”
金英虽然不知道朱祁镇为什么突然之间要去内书堂,但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皇帝的任何命令他都必须无条件执行,哪怕是让他去死!
很快,朱祁镇便在金英的指引下来到了在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宦官培养机构——内书堂!
一到内书堂周围,一阵非常读书声非常突兀的便传入他的耳中,让朱祁镇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就在门外陷入了沉思。
对于太监识字,朱祁镇前世也是很多人的看法一样,认为这是明朝的一大弊政,但是,当真正了解了明朝之后,你才会发现,其实明朝的权阉们并不都是祸国殃民的,也有利国利民的存在。
而文官也不都是为国为民的,也有为祸一方的,但是他们的名声却远没有太监的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监是皇帝近侍,手握皇帝特赐的批红权,一旦为祸,那就会殃及天下。
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皇帝和文官相抗。
很快,内书堂内的声音便停歇了下来,金英便欲张口高呼皇帝驾到,但却被朱祁镇抬手制止。
只见朱祁镇抬腿步入内书堂,刚刚停歇下来的内书堂内众小太监和一名授课的翰林学士见此均是面色巨变,急忙跪地磕头:“臣(奴婢等)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朱祁镇走到最前方,扫视了一圈众人,笑着点了点头。
“谢陛下!”
授课的翰林学士这才带着满堂小太监站起身,静待朱祁镇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