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匪军之龙腾四海>第三百零四章 万众期待的捷报

华东军进入西强之后,采取剿抚的方式,强硬跟柔和的方式一点点推行跟内陆一样的统治政策,渐渐压缩那些牧场主跟寺院的生存土壤。将华东军所主张的民族政策跟管理政策,一点点令这方百姓接受并了解。

等到从彩云省进军的白殿堂部,顺利的隔断了西强独立政府跟印支那法联军的补给通道,并顺利的与蜀汉道进军的华东军在西强会师。西强独立政府的大员们,终于明白他们的末日到了,分裂国家的行径自然也不会得到好下场。

就在西强独立政府的官员,觉得没了洋人主子的资助,他们根本不是推进速度迅速的华东军对手。准备向华东军祈求和平,希望能得到宽恕时,令西强牧民跟那些官员畏惧的空军,终于在这个高原地区展现了雄姿。

看着这些翱翔于天际的铁鸟,从天空中漂写劝降的传单,独立政府的大员们此刻才明白。他们要面对的剿灭部队,实力到底强悍到何等地步。以至于他们派遣官员,向华东军政府祈求和平,希望能够得到宽恕。

面对这些独立政府发来的祈求和平的电报,还提出了一些条件,保留他们在西强的既有利益。许斌连回电报的兴趣都没有,直接让外联部将电报转发给前线指挥部,让周定边跟他们谈判。总之一句话,在未来的龙华新国中,不允许出现这种高人一等所谓牧场主的存在。

任何想祈求和平的独立政府大员,都必须明白西强不是他们的,而是全体西强百姓的。未来他们在这西强,也不能比百姓享受更多的待遇。至于那些身上血债累累的牧场主跟官员,华东军为了给予诸多百姓中牧民交待,他们也必须为所犯下的罪孽付出代价。

这些就是许斌在离开蜀汉道前,交代过周定边所必须执行的清除计划,如果让这些影响力不小的牧场跟官员,继续换个身份待在西强。那这个龙华国最西边的强府,就会不时出现变动。而国家对其很多时候都会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

所以现在必须把这些旧恶势必给铲除,还西强百姓一个干净的天空,因此这些习惯了墙头草的政客跟依附强者的牧场主,必须解除他们的特有权利。那怕他们不是很可恶的,也必须处于可受控的状态,许斌要的是一个稳定的边境,而不是一个时而反复的混乱边境。

对于周定边以入强作战总指挥的名义发来的最后通牒,全面停止抵抗等待华东军处置的电报,一些身无恶迹的牧场主,自然觉得他们没所谓。按照目前华东军所散发的传单跟政策。他们最多付出点家财。倒也不至于担心性命之忧。

至于那些血债累累的官员跟牧场主。见到他们主动投降,也将面临审判自然也是万分的不甘。清楚前线的部队,抵抗不了进击的华东军时,他们更多的开始选择退路。卷带着家财逃往亚欧边境地区。打算去那些国家再东山在起。

可惜这些牧场主在前往这些边境地区的路上,大多都被所谓的马匪给抢劫斩杀,连一家老小的活路都给断绝了。如果走那些人迹罕见的区域,安全上面倒是没有问题,但也要看他们能否有命逃到其它国家去啊!

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噩耗,很多官员都清楚,那些所谓的马匪怕都是华东军冒充的。他们这些做,就是要将他们困死在西强之中,如果他们愿意以一人之命。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说不定还有活路。如果打着逃跑的旗号,得到的下场根本就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后方独立政府的瓦解,跟一些牧场主打算各自的算盘不肯同心合力,那这前线的部队自然更加溃不成军。而在达曼道有过教训的法联军部队。在战役开启之前,所有法联国籍的指挥官,都全部调回了印支那国,让华东军不再有机会抓捕到他们的俘虏。

保留在独立政府军的阿三军官,在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自然清楚他们又被抛弃了。很快就等在前线战场,任由那些华东军将他们抓捕,至于那些独立政府组织的部队,早就四散逃去,回归到他们原来的牧场主家,或者干脆就跑到自家的牧场,老老实实的当回牧民。

这样一来,只在边境地区打了几场战役的华东军,到了后期更多的成了接收军。一边收容那些将转交给情报部的阿三军官,一边收缴那些华东军不太看的上,那些鹰法两国资助的军火武器。

而从蜀汉军中抽调的一支骑兵师,则星夜兼程般的往西强的首府拉都城赶,争取在完成对拉都城的收复之后,正式宣布西强收复之战的结束。赶在即将召开的全国民主代表会议前,将这个大捷给通报给全体国民知晓。

为建国献礼,就是所有进军西强的华东军部队,能够不畏艰难险阻一路进军西强的原因。以至于将进入西强新成立的骑兵师,荷枪实弹出现在拉都城之后,根本不用开打。带队的师长直接一句,不投降杀无赦的吼声,让城中混乱的独立政府最终打开城门,放这支所谓的天军部队入城,老老实实的当了骑兵师的俘虏。

看着他们所谓的政府旗帜,被两个一脸兴奋的华东军军官,丝毫不客气的抛落在城门之下,换来了他们华东军的军旗跟龙华国旗之后。这些一夜疲惫的骑兵师官兵,也忍不住发出了震天的欢呼雀跃声。

他们都知道,随着这两面旗帜的升起,意味着整个西强战役取得了胜利。至于之后的扫荡战役,他们都清楚那只是时间早晚上问题。随着陆续的大军抵达,整个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四章 万众期待的捷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