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五三七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声
遍愤怒。导致南京政府迫于压力向高尔察克提供更多援助,莫斯科压力会更大。

所以他对这个命令持怀疑态度,以托诺茨基和总参谋部的能力看,是不应该发出这道有可能激怒中国的命令的,而基洛夫本身又是斯大林派的忠诚追随者,对最近莫斯科的权力斗争他也通过难民了解了一些,所以不想卷入进去。

其次随着杨秋实施社会改革。强行推行《程诚法案》和社会化改革,提高工人待遇,限制工作时间。维持低廉粮食价格,继续对东北等地区实施军管等措施后,使得穷党理论向东发展受到阻碍。仅去年派往东北地区工作的同志就有数百人被当地民众举报后被捕,几乎陷入全军覆没的下场!

任辅臣率领的中国团是为数不多的穷党思想支持者,一旦对他们清洗并曝光,穷党理论向东发展的机会将更渺小。没有中国通道,再想要打破资本主义包围圈就必须向土耳其和波斯方向找出路,那样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冲突将会更加激烈!

他想了想问道:“基洛夫同志,托诺茨基同志(托诺茨基时任红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部也是这个意见吗?”

基洛夫似乎知道他会这么问,从兜里掏出一封信:“舒米亚茨基同志!托诺茨基同志领导的总参谋部出现了错误,所以斯大林同志已经要求纠正,并向列宁同志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是他给你的信。希望你们认清楚形势,拖住中国,发动革命攻势才是最重要,而不是向资本主义妥协。”

舒米亚茨基打开信。信是斯大林亲笔写的,还附有契卡关于中国间谍渗透远东的报告摘录。信中措辞严厉地表达了他和莫斯科对远东这几年发展缓慢不作为的批评。认为远东西伯利亚第一师没起到牵制敌人的作用,才导致中国军队大举进军西北。

这封信让舒米亚茨基有些发寒,虽然他远东地区的书记,但比起斯大林、托诺茨基、捷尔仁斯基和布哈林这些有希望成为列宁继承人的核心层,地位却低了很多,如果不能做出贡献。恐怕政治生涯就到头了。

基洛夫眯着眼睛,似乎对自己用斯大林的威信震住他非常满意,扭头自顾自的下达命令:“苏赫同志,扬诺夫斯基同志,现在是党考验你们的时候了,去执行这个任务,一定要注意保密!”

一心驱逐汉民势力想让蒙古独立的苏赫巴托尔立刻起身,和一位俄国团长一起走了出去,两位不支持清洗的军官本想发言,但看到舒米亚茨基都没说话,只得闭上嘴巴。

任辅臣并不知道自己率领的中国团转眼间就成了俄国内部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和大家回到营地时已经是落日时分。

中国营位于雅库茨克西北10里,勒拿河畔的一片空地上,虽然大家因为信仰才来到俄国,但这里还保持着不少传统文化的影子。营地门口的晾衣杆上挂着过年时加工的咸鱼干,几位女同志一边埋锅做饭,一边悄悄絮叨对前景的担忧。

士兵也刚刚结束一天的训练,大家全都围聚在营地广场上闲话聊天,既有憧憬公有公产梦想的,也有谈国内改革的。见到他回来连忙闭上嘴巴过来问好。这个细微景象让任辅臣越来越担忧,营地里的怪异气氛他其实很清楚,自从去年上海公报的消息传来,大家和他之间似乎就出现了很大的隔阂。

从海参崴逃出来时,中国团曾有3000多士兵,但在接连扫荡后,大半都已经悄悄离开回国,虽然中途也有不少人补充进来,但也仅剩一千出头点人马。由于俄军的不信任,他们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又旧又破的老武器,全团甚至没有一挺机枪。

片刻后虎头等几位年轻人也回来了,但他们一回来就钻进营房,收拾好包袱就准备离开。任辅臣连忙阻止道:“站住!你们去哪里?”

外号虎头的小伙子是哈尔滨人,父母双亡,平日里就靠在当时的哈尔滨中东铁路局打散工糊口,没少挨监工的皮鞭。心怀不满的他是最早参加穷党并追随任辅臣来到这里的人之一。这样一个人突然要走,立刻轰动了整个营地。连几位做饭的女同志都纷纷围过来。

虎头年轻气盛,刚才的事情让他很憋屈,大喊道:“不干了!这帮俄国人,就从来没把我们当真正地人看!口口声声说同志,这是同志的样子吗?任大哥,兄弟跟着你干了6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你说要打谁我们就打谁。可你说的好日子在哪里呢?

我们不怕苦,哪怕死了18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可我们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你回头看看,兄弟们手里用的是什么家伙?十支枪里有三支是坏的。还有七支也都破得连熊瞎子站在面前都打不中。你再看看今天挡我们路的俄国兵,再去看看蒙古团,清一色水连珠和三八大盖!”他越说越激动。眼角都红了起来。这番话也引起了其它人的共鸣,纷纷看向自己手中又破又旧的武器,吸着鼻子沉默不语。

虎头红着眼珠继续说道:“你告诉我们,苦累都是暂时的,迟早我们会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我们信你,跟着你,可要是再待下去,恐怕被吃的就是我们了!我是个粗人,自小爹娘就死了,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但起码也能分辨是非。以前满鞑子为恶,咱老家年年饿死几十号人,俄国日本又屡屡欺压我们。可现在呢?我老家的人全都搬进了国营农场,种田都用洋机器,虽说大半要上缴国家。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可好歹小孩能免费


状态提示:第五三七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