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三八七章 风起乌拉尔

严酷的冬季终于过去,被誉为俄国第五大工业城市区的乌拉尔逐渐从冰雪中复苏。

乌拉尔火车站内人满为患,到处都是身着各种各样军装的军人。由于大西洋通道大部分都被切断,俄国只能通过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对外联络。为确保能得到足够援助,总计有185辆火车在乌拉尔至海参崴之间运行,除了要将外界援助带回来外,还需要将抓获的德奥战俘从这里运往太平洋,再由那里转运回欧洲。

这种绕地球一圈的运输实在是折磨,深深加重了本就实力不济的俄国的负担。曾经就有人说过,以斯拉夫人好战的xing格,如果不是后勤和补给拖累,或许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会被改写。负担、战争和无休止的忙碌终于激怒铁路工人,他们开始走上街头罢工要求休息,混迹于人群中的穷党煽动闹事,刚迎来chun天的乌拉尔再次陷入混乱。

此时还没人知道,一辆乌拉尔机车厂出场才两年,正喷着黑烟从西伯利亚荒原急速驶来的快速列车为这个城市带来了什么。

车上,李烈钧正在最后翻看军情局送来的各类消息。从俄国参战进程和国家动员规模来看,尼古拉二世明显拿出了全部力量,但这场耗尽国力的战争也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根据军情局的数字,从开战至今俄国已经损失超过300多万军队,有超过50万士兵偷偷开小差带枪支离开,损失和逃走的士兵又给国内带来极为严重的治安和经济问题。从1914年底至今,俄国有记录的犯罪率就高达每天700余次,几乎每天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动、罢工和抗捐事件在发生,每10俄国官员中就有6个人不同程度渎职和贪污。

经济上问题更是严重!参战前,俄国拥有每年500万吨钢铁产量,可以制造从大型战舰到火车头等各类重工业产品。但仅仅两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260万吨,近半的工厂因为工人不足和原材料无法运抵导致停工,全靠盟国输血勉强维持。

火车开始减速,甚至能感觉到脚下传来的剧烈惯xing作用。这些俄国列车司机似乎天生就那么疯狂,为了御寒都爱把自己灌得醉醺醺然后用最大马力冲刺在西伯利亚荒原上,大概只有他们的上帝才能知道这样做有多危险。为了将20工厂矿山急需的华工运往乌拉尔,尼古拉二世这回倒非常配合,直接调来50辆列车供中方使用。

窗外的世界开始出现生机,当雄伟的乌拉要塞城出现在视线中时,身后却陡然传出一片惊呼:“快看,那些毛子再干什么?”

“看看!还有扎着白毛巾的人呢。他娘的!哥几个运气不会差遇上兵变了吧?我可听说毛子最近不安分,海参崴那边都有人闹事。”

“管他呢,我们只保护工人不遭罪,谁要是敢乱来咱的枪也不是吃素的。”士兵们乱哄哄挤到窗户旁观看外面,李烈钧也看到了外面的景象。只见四周满街都是抗议和罢工的人群,从入城到火车站区区几公里距离内就能看到不少于五十个混迹于罢工示威工人中的武装分子!这些人让李烈钧双眉猛然皱起来。一个加强营总计573人,却要保护分配到乌拉尔四周数十个卫星小镇内的102家矿场、伐木场和工厂的11万工人,这任务与其说机会还不如说杨秋故意折腾自己!

“结束战争!我们要面包!”

“不要子弹,要和平!”

并行的几条轨道上十几辆列车挤满车站,数百位铁路公司的工人和技师爬上车顶摇晃标语牌,车厢内正等待被押送至海参崴回欧洲的德国、捷克、奥匈和奥斯曼帝[**]人抽着烟指指点点看笑话,负责押送的军官神se紧张,一个劲训斥士兵小心看押防止被俘士兵暴乱。

“快看,是中国人!”

“上帝,他们加入协约了吗?”

当李烈钧搭乘的火车缓缓进入车站后,本来还非常遵守“纪律”同盟战俘忽然躁动起来,无数个脑袋从车窗内钻出,很多大胆的士兵还干脆走下车和俄国看押士兵一起踮起脚伸长脑袋好奇看那面三se飞虎军旗一点点挤入车站。

“实弹上膛,以班为单位注意四周情况。”李烈钧站在车厢z向后喊了一声,霎时十几个车厢全都是咔咔拉枪栓的声音。由于执行的是非作战任务,加上俄国担忧所以唐努乌梁海营仅仅是轻步兵营,手中最强的武器就是轻机枪和手榴弹,要不就是配属的六辆仅安装轻机枪用于巡视工作区联络的灰狼装甲车。

“契柯夫少校,请您联系安排一下我们的营地。”

为配合唐努乌梁海营,俄国从海参崴派来一位叫契柯夫的少校负责,别看这位少校没什么名气,但人家有个表亲却刚刚升任海军中将,任黑海舰队司令。只是这位显然和列车司机一样是个酒鬼,每天都把自己灌得迷迷糊糊,以至于听到询问还在揉眼睛:“我们到哪里了?”

“乌拉尔!少校。”摊上这种斯拉夫酒鬼实在让李烈钧没辙,干脆以毒攻毒使个眼se让卫兵拿一瓶携带的老白干来晃了晃:“少校,我们需要立刻安排驻地。”

“太棒了,这件事交给我吧。”有了酒,契柯夫顿时如兔子般冲下火车去市z fu寻找联络员,但很快他就满脸失望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因为游行和暴动乌拉尔市政当局已经全部停止办公,要等城市恢复秩序后才能安排。

李烈钧深吸口气,目光一遍遍从外面围观的人群中扫过。混乱的场面仿佛让他回到四年前的南京,那


状态提示:第三八七章 风起乌拉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