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首先要理清楚根本问题是什么?
那么根本问题是什么呢?
根本问题是那掌柜的和马大人之间的矛盾。
而马大人和那掌柜之间的矛盾,更应该是家国情仇类型的矛盾。
现在那掌柜要在朱达昌身上泄私愤,现在朱达昌他们要反抗那掌柜的这种泄私愤,最终整个局面就变成了私人斗殴事件。
不过,即便是此时的朱达昌,也不会想到这么多。
想这么多也没有用。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谁有心思想那么多有的没有。
接下来,那掌柜的就变成了朱达昌他们的手下败将。
既然变成了手下败将,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摆布。
不过,将那掌柜绑起来后,从朱达昌的嘴里知道具体情况的马静蓉,便是先将那掌柜松绑的询问了起来。
这样做的马静蓉,从心底里并不是在可怜被打败的那掌柜。
这样做的马静蓉,只是想为自己那崇拜的父亲问个究竟。
站在马静蓉的角度上讲,父亲马国柱是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在马静蓉的内心深处,并不觉得自己的父亲如那掌柜所说的那么不堪。
按照正常的逻辑,这位羊货店掌柜既然是马国柱的兄弟,那马静蓉一样是觉得自己应该是认识他才对,可是马静蓉也表示不认识这个羊货店掌柜。
这样的时候,大家便很是自然的想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原来,在马国柱年少的时候,他有个一起玩耍的蒙族兄弟,这个蒙族兄弟叫巴根。
他们关系的磁铁程度,属于从小发誓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那种。
他们一起放羊一起吃肉一起玩耍,可以说除了睡觉的时候各回各家,剩下的时间基本上会待在一起。
等他们长大后,马国柱考得举人做了清太宗的官儿,巴根呢还是在草原上放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慢慢的拉开了。
再后来的马国柱,便随清兵入关到处征战,而后来的巴根呢,也就入关在杀虎口附近的右玉卫开了这个羊货店。
在马国柱刚刚入仕为官的时候,他们兄弟之间有过一次谈话。
这次谈话的主题内容是,他们要永远做一个像草原一样心胸广阔的人,永远不做对不起良心滥杀无辜的人,哪怕巴根是蒙族人,他都希望入仕为官的马国柱,不要像雄鹰一样欺负弱小。
马国柱答应了,巴根也把这些聊过的话题记在心里。
至此以后,他们兄弟便再也没有见过。
马国柱的官儿是越做越大,巴根的生意是红红火火。
这样其实很好。
可是,整天的跟汉人混在一起的巴根,便也就越来越融入到汉人的习俗里。
除了他那有点大舌头的晋语,其他的很多习惯已经是变成了汉人的习惯,哪怕思想上也是在潜移默化的被影响着。
如果巴根不开口说话,如果巴根只是拿笔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那应该没有人会想到他是蒙人。
做为清朝入关前便入仕的大臣,马国柱首先要做的就是服从,既然清兵入关的事实皇家已经定下,那马国柱就只能是按照指令执行。
打仗嘛,不管是什么理由的打仗,死人绝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即便那时候的马国柱,真的还记得和巴根之间的约定,哪怕马国柱是当时的清太宗皇太极,他也一样是避免不了各家的死伤。
唯一能避免打仗死伤的办法,那就是清兵不要入关,大明也争气一点,老天也眷顾一点,人性也善良一点,可是这些东西,只是凡夫俗子的马国柱能做的了主吗?
只要是吃五谷杂粮猪羊牛肉的人,不管地位身份如何,都是凡夫俗子。
看着清兵入关的时候烧杀抢掠,看着自己身边的很多汉人兄弟在战火中死去,知道自己的安达就在清营的巴根,便把这些账都算到了马国柱的身上。
其实马国柱所在的正白旗汉军,还确实不像满清八旗那么的野蛮。
可是这种事情只有阵营不同,绝对是没有办法解释的。
再说,一别已经是多年的他们,即便是再此坐下来回忆过往,都不一定能做到像小时候一样心无旁骛。
毕竟是各有思想各为其主。
巴根好酒,巴根也好交朋友,且巴根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汉人兄弟,他们常常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就会在酒过三巡之时谈一谈家国情仇。
开始的时候,巴根还只是听一听大家说,可是随着这样的兄弟慢慢的在战火中死去,巴根就变了。
彻底变了。
现在的巴根,只要是听到汉人来此喝酒吃肉,他就会主动的敬上几碗酒,如果是汉人兄弟邀请他一起喝酒,他便会索性的将自己的买卖停掉。
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客就只能是离开了。
没有办法,这是他的规矩,他要和汉人兄弟专心的喝酒,谁也拦不住。
为了表达对食客的歉意,只要是上桌的酒肉,巴根一钱银子都不收,食客只要敬他一碗酒就好。
和朱达昌他们喝的这场酒,其实巴根并没有喝过瘾,关键是没有说过瘾,因为巴根发现这几个汉人不像别的汉人。
朱达昌他们根本不说清狗的残忍。
对时局更是只字不提。
如果不是巴根对朱达昌他们不够信任,只要桌子上还有人没倒,巴根的酒就不会停。
于是,虽然喝的有点晃悠却还能喝的巴根,在看着朱达昌他们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