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丽军的这次袭击,使得高丽与绢之国之间仅存的一线和谈可能化为泡影,只是高丽为何会在这种时期发动这种无谋的举动却令人费解。 【,这一举动甚至一度被称为高丽国王崔健江继位以来最大的失误,因为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引来绢之国强烈的报复行为。
但是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人们所看到的这样简单,在它的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而这个阴谋正是由王汉新策划,高定边实施的。
早在王汉新奉诏回京之前,他就已经和高定边商量过关于与高丽再起战端的事情,当时王汉新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出炉,可是高定边却深以为然,因此这几个月来高定边一直暗中谋划,准备寻找机会。
以高定边实施的这次行动来看,实在堪称典型战例。从这一点上来说,高定边并非如同一般人所认为的勇将类型,而是智勇兼备的良将,只不过在于王汉新共事的时候计谋往往都是王汉新策划,使得别人产生了这个错觉。其实若不是高定边同样有勇有谋,又如何能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和王汉新配合默契,合作无间呢?
高定边首先把事件发生的点确定在了平山。平山位于高丽控制地区,是一处战略要冲地带,如果突破了这里,那么高丽的新都开城便门户大开,是目前高丽国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之一。高定边之所以选择平山,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高丽的客将成云并不在这里驻防。镇守此处的武将是崔健江提拔的年轻将领,他们血气方刚容易冲动。而且缺乏实战经验。
对于平山的高丽守军,绢之国自然也不会等闲视之。因此在边境上的驻军也保持了高度的警戒,尤其是负责镇守此处的大将华猛,每天都亲自巡视各处,夜间也经常派遣游骑兵巡逻,以防高丽人渗透进入境内。关于华猛的这一习惯,就连高丽人也很清楚,而高定边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出事的当天,身为华猛副将的高定边率领虎卫营的一彪人马,趁着夜色越过了边境直接朝平山急进。镇守平山的高丽武将几乎立即就得知了这一状况。那当然是因为高定边有意要泄露自己的行踪。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平山镇将的第一反应就是绢之国发起了突袭,意在夺取平山,打开通往开城的大门。可是他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以高定边的这点兵马至多只能扰乱平山守军,根本无力攻下平山。可是镇将却认为绢之国这些日子来总有士兵频繁调动就是为了瞒天过海,他们可能已经做好了全面攻击的准备了。此时对于绢之国的不信任让他产生了误判,为此他下令派遣一小股骑兵拦截,以便为平山的防御争取一点时间。这正是高定边希望他做出的决定。当这一小股高丽骑兵出击以后他们才发现他们的敌人就像鬼魅一样难以捉摸——他们能感觉到对方就在附近,却始终抓不住对方,偶尔遭遇到其中一小部分敌军,可绢之国骑兵见势头不妙。立即逃遁。高丽的这支骑兵在黑夜中连续几次快速袭击都没有遇到敌军主力,不免焦躁起来,因为他们的使命是拦截对方为后方争取时间。如今确迟迟找不到敌军主力,那就意味着敌军很可能派出少数兵力来拖住自己。而主力已经直奔平山去了。正当他们准备回撤时,却偏偏又发现了绢之国骑兵主力的行踪。他们立即追了下去。可是在黑夜中他们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在高定边的可以引导之下,他们已经越过高丽国的边境进入绢之国的地界了。
与此同时,华猛部的一支游骑部队正在边境巡逻,突然听见有人大喊“敌袭”,这支游骑兵立即展开了战斗队形。果然不久之后他们就遭遇到了高丽骑兵的攻击,而这支高丽骑兵正是被高定边引诱来的那支。
高丽骑兵以为终于追上了绢之国骑兵,立刻投入了战斗,拼死阻击敌军;而华猛的游骑兵则以为高丽骑兵偷袭,也全力拼杀开来。但是华猛的骑兵部队数量太少,很快就抵挡不住,开始败退,此时高丽部队也发现了对方人数太少,不像是主力部队,正在此时,高定边率领骑兵加入了战团,顺利击退了高丽的骑兵,解救了华猛的这支游骑兵部队。
由此,华猛认为高丽军队在和谈期间试图渗透入境,还主动发起进攻,是彻头彻尾的背信弃义,因此一边派出使者与高丽一方交涉,一边上表言明了此事。可是高丽一方却认为是绢之国首先侵入国境,还试图倒打一耙,把开启战端的罪名强加到高丽头上,对于华猛的指责不予承认。这一点把猛将华猛给激怒了,加上高定边在一旁煽风点火,没有等到安东都护杨莲的回复,便率领部队直接朝平山发动了进攻。
由于高丽早有准备,而华猛这次行动本身只是一时激愤,并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无功而返,还凭空折损了不少人。高丽人获得了一次小小的局部胜利,人心大振,将士们越发不肯服软,两国在边境上剑拔弩张全面对峙,事情由此变得不可收拾。
由于高定边的小动作计划周全,用兵得心应手,事情做得几乎没有痕迹,谁也没拿到证明这一切是他在背后操控,结果绢之国和高丽被这个小动作搞得要再次兵戎相见。
刘龑在得知此事之后非常愤怒,原本他对高丽使团故意拖延行程,以此获取喘息之机就很不满,再加上此次的事件更是证明了他的忧虑。因此他扣押了高丽正使,让副使回国告知崔健江两国和解已无必要,至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