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古代里的描写不同,在大泽国里,银子还是很值钱的。
在县城里寻常老百姓,三口之家,一个月的花销也不过1两银子罢了。
作为百里侯的县令大人,一年的俸禄也就只有30两官银罢了。
当然,官银乃是含量百分之九十九的白银,而含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白银就可以被称为纹银了。
总之,那张屠夫为了让女儿嫁得风光,可算是将家中小半家财都投了进去。
当然,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看好方文云。
18岁考上秀才,那岂不是20岁就可以考上举人!
在大泽国,考上举人功名之后,如果不想继续科考下去,就可以当官了。
当然,与考上进士至少授官正七品相比,举人当官也就只能够从底层干起。
正九品就是举人的起点。
不过,这对于张屠夫来说,已经是梦想的极限了。
要知道,大泽国的官吏是分开的。
从九品就是正式的官员了。
而那些小吏奋斗一辈子,立下再大的功劳,最多也就只能够爬到从九品的位置上去!
但就算是那些没有品阶的小吏,在张屠夫面前也是老爷了!
张屠夫这一辈子都想要让自己的家族出人头地。
只不过他的小儿子张举太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因而他就转而求其次,希望自家女儿能够当上官家夫人。
否则的话,以方文云家的穷困,张屠夫也不可能投入这么大。
不得不说,张屠夫的想法是很好的。
只可惜,他女婿方文云在考上秀才之后,似乎文运就结束了。
20岁的时候前往铜峰郡参加省试,结果没有上榜。
22岁时,再度参加省试,又名落孙山。
而在24岁前往参加省试的时候,方文云因病死在了考院内。
那个时候,方明瑞才5岁。
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由于秀才的待遇只有在生前才可以享受,因而在方文云死后,方家的处境很快就陷入到困境之中。
如果不是张屠夫心痛女儿的话,大概方明瑞早就饿死了。
在方明瑞八岁的时候,方张氏咬牙筹备了束脩之礼,将方明瑞送到了乡里的一家私塾启蒙上学。
这一晃就是六年时间过去了。
方小悦降临的这个时候,方明瑞刚满14岁不到三个月。
难怪感觉自己身体这么虚弱。
方小悦皱了皱眉头,按道理这个时候,自己应该在清风私塾里上课。
或许是一直吃得不怎么好,再加上曾经得过一场大病,身体一直虚弱,应该是上学的途中甩下了田坎?
好吧,这段记忆很模湖,方小悦揪着眉头寻思了好一会儿之后,都没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躺在泥浆里,自己也休息了一会,多少有些力气了,方小悦随即挣扎着爬了起来,将掉落泥浆里的书笼捡起,甩了甩泥水。
还好,由于书笼里面放着笔墨纸砚,因而书笼的结构是双层,即便是掉落到田里,里面的笔墨纸砚也没有被泥浆污染。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毕竟以方家现在的家境,想要置办好这一套文房四宝,可是要省吃俭用好久的。
将书笼背上,方小悦就凭着记忆,来到了清风私塾。
清风私塾并不大,实际上就是塾师黄德丰的家罢了。
实际上在乡下,大多数私塾都是如此。
这样的私塾往往就只有一个塾师,一年收十多个学生的束脩,也勉强能够度日了。
清风私塾大门开启着,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毫无疑问,已经开始上课了。
方小悦来到上课的堂屋。
面色有些苍老,头发两鬓有些花白的黄德丰则坐在桌后,看着学生们读书。
他看到方小悦身上的泥水,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随后就让自己夫人带方小悦去换一身衣服。
有一说一,虽说这黄德丰仅仅只是一个童生,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并且自身才学不足,教书能力也比较差劲,同时上课时看上去很严肃,但黄德丰在方明瑞心里是个好老师。
记得有一年方明瑞家里实在是太紧张,交不起束脩。
原本以为会被退学,但黄德丰竟然就免了方明瑞那一年的束脩。
要知道,黄德丰他一家三口基本上都是靠着束脩生活的。
少一份束脩,黄德丰一家人就只能够更节约一些。
实际上,看黄德丰那干净但却打着一些补丁的书生袍就可以看出,黄家不富裕。
方小悦跟着师母去换了衣服,应该是黄师兄小时候的衣服。
所谓的黄师兄,自然就是黄德丰的儿子黄一心。
黄一心自家老爹虽说是个读书人,还考上了童生,但黄一心自己从小不爱读书的。
因而在15岁第一次参加县试失败之后,就彻底放飞自我,去拜一位木匠为师,学习木匠技术。
这黄一心的行为,差点没把黄德丰给气出个好歹来。
当然,儿子不愿意读书,黄德丰也是无奈。
方小悦上次听闻,黄一心已经出师了,但这几个月在清风私塾里上学,方小悦也没有看到过黄一心。
“谢谢师母。”
方小悦换好衣服,将自己的脏衣服放入书笼里,出了厢房,就朝着师母道了谢,然后去了学堂,经黄德丰同意之后,方才坐回自己的书桌前,跟着同学们一起摇头晃脑的吟诵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