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乱世小民>第六十二章 更重的责任
更多人能有短暂的,或长期的平安。各个地方。都有象他们一样的人在流血牺牲,才使自己能够有偷来的闲适,享受家庭的幸福。

没错,是无数人的贡献,无数人的奋斗,自己的生活跟他们是相关的。看似虚无缈缈,有些哲学的意味。但只要你往深里想,再往深里想,就会明白。如果没有各地的、无数的、不知名的勇士的抗争。县城里的鬼子不会只有那么多,鬼子的扫荡会更残酷,兴许自己早就跑进深山当野人去了。

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难道不关自己的事情?显然不是,大形势决定小方面,即便你是一个小民也不例外。国家败了,国土沦丧,被侵略者统治,难道不是影响吗?

那自己的所作所为,除了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还有没有更实际的意义?孟有田的大脑开始冷却,开始思考。

自己再能打。一天能杀死多少敌人?能挡得住敌人的扫荡,能保护好自己的家人朋友吗?不,就算自己超过了“白色死神”,就算自己成了历史上的狙击之王,但仅此而已。自己一杆枪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孟有田此时才算深切的感到这位老愤青的话是对的,局部的小胜利根本对抗日大局没有什么影响,除非来几颗原子弹,再来几架远程轰炸机,也许能给日本人以绝定性的打击,否则即便是美式装备,面对日本人的顽强,也要打得艰苦异常。

那么能使中国的抗日少受一些损失,多得一些胜利的办法就是尽量把后世的经验教给更多的中国人,这包括很多方面,既有先进的作战理论,也有对日本人的深刻认识。

地雷、地道可以搞,新奇的战术可以搞,但涉及到思想层面,涉及到对日本人的认识,孟有田顿时有种无力的感觉。

有过历史的教训,孟有田最深恶痛绝的便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世代友好”的陈词滥调。他的观点就是:中日之间过去没有过友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违背事实提出中日友好的虚幻概念,只能是误国误民。

而现在,国共两党都曾多次公开发表过类似声明,说什么“中日战争,不但大大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也大大损害了日本人民的利益。所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推翻帝国主义法西斯政府。”

这话简直是狗屁,如果这场战争只是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而没有损害日本人民的利益,甚至还使得日本人民获得了极大好处的话,那么日本人民就不用推翻军国主义法西斯政府,还要积极投身于侵略战争中来了。

如果日本政府把从中国掠夺的财富公平地分到了日本人民的话,那么日本人民拥护这场战争就是应该的了,所以国共两党的做法就是在变相鼓励日本人进行侵略嘛!至于日本人中少数的所谓“反战人士”,那才几个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哪个国家都会出胆小鬼、**者,关键是要看清楚哪部分是主流。

至于战后,国共两党所说的要“以德报怨”的蠢话,孟有田更是斥之以鼻!他们的做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国民党还是gcd,他们都把日本人的生命看得比中国人的生命更宝贵。

如果中日战争,日本只损失军队,而中国除了损失军队还损失大量平民的话,战争的平衡必然偏向日本一方。即使日本投降了,他们的重建工作也将比中国更迅速,因为他们的损失比中国小得多。

为了扳回这个平衡,中国人必须尽全力杀死一切能见到的日本人。年老的日本人过去侵略过中国,年幼的日本人将来长大了会侵略中国,日本女人会给日本孕育下一代侵略分子,因此他们都是中国的敌人。所以孟有田不会对老幼妇孺下手觉得不忍心、不仗义,杀死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在为抗日战争做贡献,都是在延缓甚至阻止日本战后的重建。

而对于日本人的本性,孟有田知道得更明白。更透彻。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的刀下鬼。而且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时即已显露无疑,白江口之战不就是和小日本打的?”

日本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不过是他们崇拜强权的特性的表现。当时的日本尚处于近乎蒙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日本人的向唐朝称臣的目的。无非是要同过引进文化来改善他们蒙昧落后的状态。

二战后,日本同样对美国千依百顺,连天皇也每天早晨起来就去给麦克阿瑟鞠躬行礼。获得美国的信任,以从中国和亚洲掠得的财富购买设备和获取先进的技术,如汽车、电器、半导体等。一旦感到羽翼丰满,就开始看不起美国人,把美国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说得一无是处,《日本敢于说不》就是一个例子。

由此可见说中日人民有过友好的历史完全是完全违背事实的,持这种说法的中国人的唯一根据是唐代日本留学生与一些中国学者的密切交往


状态提示:第六十二章 更重的责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