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明二十四监>第443章 废除宦官

从崔尚隐那里一路往回赶,到了大同城已经是入夜了,累了两天的时间,匆匆忙忙的用了点宵夜,洗洗睡吧,在怀着对某女的思情之中,进入了梦乡

九月二十i,一早就得到了几份光报

第一次是天气转寒,起先订制的,后来又追加的,十万套羽绒服已经备好,问皇上几时发送

这个东西从准备到现在,费的劲可是太大了,主要是羽绒太少了,好在beijing城里吃烤鸭的人是越来越多,一天能吃掉几万支价格又不是太贵,连贩夫走卒都吃得起,而因为烤鸭的风销,不仅仅上林苑和三十六外皇庄养鸭子,别的地方也开始养了起来,这倒是形成了一条产业因为收鸭子的价格上,全聚德烤鸭店给的高了一些,这也让众多的鸭农愿意卖给他们,这才保证了货源而烤鸭正向着周边的州府不断的发展着分店,估计到了下个鸭子生长期后,货源问题肯定是大大的解决了

如今需要的羽绒服的地方太多了,十万件都有些不够用的只好再宫里再多做一些了,所有的亲军全部都在北方,马上就要到冬季了,朱由校让人把亲军的名单、所以地、型号列了一遍,交给皇商们,捎带过去

另一是袁可立的,如今有了锦衣卫协助守城,汉阳的防务已经稳定下来,朝鲜民心虽然紧张,但总体算是平静下来而仁君的军队则因上一次海战损失较巨,也不敢去攻击袁可立留在海峡里的船队虽然光海君整天的要去讨逆江华岛上的仁君但袁可立当然不理他,以目前对付建奴要紧为由拒绝建奴一方见攻城不下,除了包围汉阳外,还开始向南方开进,其意图相当明显,就是凭借着优势兵力,彻底的解决朝鲜其它地方后,再行对付汉阳所以此时的汉阳属于平静期

如此局面还真是求之不得,让朱由校正中下怀建奴帮着把朝鲜南部荡平之后,对于百姓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杀了,二是逼其为奴黄台极的政策和老奴酋的时期不同了,老奴酋注重是的扬威,把人都给杀怕了杀出自己的名声来然后作战的时候没有胆气所以动不动就来个屠城但黄台极注重的是扩大势力,只有人多了势力才会大,所以注重的是抢夺人口资源所以逼朝鲜百姓为奴上了建奴的战车的可能xing就居多了历史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汉八旗提前归队了,而朝鲜和建奴是否仍为建奴的兄弟之邦也无法得知了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建奴荡平朝鲜全境,对大明以后的征讨大计肯定是有利的

正和汉jian一样,归附建奴的人,朱由校无论是给他们结扎还是宫刑都没有一点的心理负担所以朱由校感觉这一点对大明是有利的传旨下去,静观其变,在百姓中间散布亡国的预言,不如移民大明的言论

第二个光报是魏忠贤传来的,果不其然,开放福王府、代王府甚至是其它皇上行宫变成博物馆,收费,把这部分收入给宦官们养老送终,使得满朝文武一片大哗

王府、行宫,代表的是皇权,让平头百姓,不管工农商学兵,什么身份什么背景的人,都可以去那里来个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这是对皇权极大的污辱那样谁还会对皇上有敬畏之心,现在已经可以吃着御膳、喝着御酒、用着御制的家俱、、、、、、如果吃喝拉撒都和皇上平行了,是不是以后每个人家都再弄点龙椅坐坐?那还有什么君臣之别?皇权还有什么权威之言?

而其中反对的声音,又以礼部叫的最响,逾制!僭越!国将不国,礼乐崩于世,吾将如何存?大有只要百姓踏足了王爷或者行宫,那大明将立刻完蛋的意思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lún_lǐ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显然,朱由校开放没收的王府和各地的行宫,让这些遗老分子们,感到了极大的挑战那些东西代表着神圣的皇权,是臣子、百姓不可期及的东西,想想花几个铜子,就能随便的到里边转两圈,那还有什么神圣可言?

最主要的,是皇上此行为的主要目的,那就是这一部分收入竟然是给阉党们养老送终准备的大臣、士大夫们,哪里能瞧得起那些阉货,别看着现在是一团和气,其实内心深处恨的要死,大臣和宦官两个阶层的矛盾是根本没办调和的

亲贤臣远小人,大臣们自认是贤臣,那小人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宦官了皇上练个净军打大捷,已经让大臣们恨的把牙都咬碎了如果皇上把这个jing力用到边兵身上,把那些武器给边兵装备上,肯定一样会有大捷,看看袁可立就是个例子但皇上偏偏的重用了让人不耻的宦官,这种倾斜政策直接的导致了宦官们一个个建功立业,而宦官的巅峰人物魏阉,更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因为现在仗是宦官打胜的、朝廷里的银子也是宦官一分一分挣来的,包括众大臣的‘尔俸尔禄’都不再是民脂民膏,都是宦官自己赚的钱这怎么能让这个宦官头子不骄傲呢?

整个大明,没有任何大臣喜欢皇上和宦官走近的,这代表着大臣们的劫难,众兽盈朝,乌烟瘴气,迫害大臣、、、、、、比如王振、汪直、刘瑾、还有冯保,更有目前主持朝政的魏忠贤,他们有一个好人吗?


状态提示:第443章 废除宦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