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北岸,炮声隆隆,清军正炮击梁军坚守的江北诸城。
南岸,南京西郊大胜关,漫野的左军向东挺进。
左良玉在马车内,对于北岸的激战,丝毫不当一回事。
今岁左良玉已经四十五岁,要说还算半个壮年,不过长年的征战,让他的身体积累了不少暗伤,受不得气,也劳累不得了。
这时,外面穿着破烂,脚踩的草鞋,甚至打着赤脚的左军,欢乐大进军。
队伍中左军将士们有说有笑,不少士卒还赶着猪提着鸡鸭,队列中十分热闹。
毫无疑问,这都是行军途中,左军将士向百姓借的。
现在清军兵临长江,左军是入卫江南,来保护百姓和士绅,拿点鸡鸭鱼肉,自然是合乎情理的。
这时左良玉坐在马车内,伙头军给他做了早饭,一碗人参鸡汤,一份清蒸河鱼,在加上几个小菜,配上热乎乎的米饭,吃了个肚子混圆。
“江南好啊!该我老左享福了。”左良玉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嘴,不禁感叹,进入江南后,他的伙食立时就丰盛起来。
想着自己征战半生,一直受人指挥,还担惊受怕,朝廷会清算他养寇自重,军纪太差。
从现在起,这种担心就不服存在了。
因为从今以后,我老左就是朝廷。
高欢做的,我左良玉自然也做得,等大军拿下南京,占据江南,还有谁能管我。
想到此处,左良玉有些迫不及待起来,挑起车帘大喊一声,“来人!”
“有!”马车外的家丁,连忙跑过来。
“距离南京还有多远!”左良玉问道。
“回禀大帅!已经到西郊,今天就能进城!”
“哦!”左良玉微微颔首,“大军加速向前,去南京吃午饭!”
语毕,左良玉放下车帘,在数以万计的左军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奔着南京城下而来。
很快近二十万左军,兴奋的奔到南京城下,来到城西定淮门外。
这时,大军在城下列阵,金声桓打马出阵,来到城门前喊话,“宁南侯到了,还不放下吊桥,速开城门。”
面对左良玉东下,郑芝龙北上,南京的弘光朝廷,早就跑了。
周延儒和高有才带着朱由菘,以御驾亲征的名义,渡江去了扬州,现在城中只留下马士英、史可法等人。
这时马士英趴在城头,往城外一看,入目俱是密密麻麻的左军士卒。
看着这些衣着破烂,头盔歪斜,斜挎着鸟铳,拖着长枪的左军,马士英心里就有点发怵。
这一看左军的形象,就知道是老兵油子,过来吃大户了。
如果让这些人马进城,那南京城肯定乱城一锅粥。
面对左军的逼近,弘光朝廷只能暂时撤离,不过也不能全跑干净,任由左军胡来。
周延儒和高有才都与侯询等人有仇,肯定不能留在南京,所以几人商议后,便让马士英留在南京,与左良玉周旋,保证江南不被左军彻底祸害。
“金将军,还请左军渡江增援北岸。”马士英陪笑着说道。
金声桓闻语皱起眉头,这时左良玉下了马车,骑上战马走上前,挥手让金声桓退下,冷声说道:“马阁部!清军兵临长江,本侯大老远跑来协防,保卫南京,你就让本侯待在城外?你要是这样不讲道理,那本侯只能让弟兄们,与你好好说道说道了!”
他话音一落,身后的左军将士,顿时就鼓噪起来。
“什么?不让老子进城!”左军将士瞬间就急了。
将士们从武昌,跋涉数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就是要进南京好好享受,不让我们进去,是不是活腻了。
城外左军纷纷叫嚷起来,要打进南京城,让马士英束手无策。
现在南京城中,根本没兵,守肯定是守不住,可是若是放左军进城,那百姓肯定就遭殃了。
马士英正彷徨无策之际,只见一群江南士绅,匆匆登上城头,为首之人,正是史可法。
在钱谦益被抓走劳改后,东林党就群龙无首,陷入了分裂,史可法就成了东林党的领军人物。
马士英见史可法和众多士绅上城,正想与史可法商议,史可法却板着脸道:“马阁部,听说宁南侯到了,怎么还不开城门迎接?”
马士英闻语苦笑,知道弘光朝廷,被周延儒和高有才把持,作为本地势力的东林,只能靠边站,史可法也被排挤道没什么实权的礼部,心里肯定不满。
现在看见与东林亲近的左镇兵到,被压制许久的东林,还有本地士绅,立时就觉得靠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