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第一四四章 天下官职 能者居之

听了朱厚照的询问,王鳌也是打起了精神,虽然此人的“毛遂自荐”确实是不合规矩,而这个规矩的掌控者还恰好就是自己这个主掌天下官吏升降的吏部尚书,王鳌对这种激进的人还是有些不喜的,但是此人的功绩自己却是清清楚楚,对此人的能力也确实是信任,况且只要是对大明的江山社稷有用的人,自己都有义务将他发现和举荐出来,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这身官服了和无愧于先帝了。

“回禀陛下,张罗满此人乃是天津治下杨广县的县令,此人在任杨广县县令的六年中,杨广县每年的税收都在稳步上升,去年一岁的收入更是增长了整整三成。再者,自从此人到任以后,杨广县的犯罪率和百姓的死亡率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遏制,就连那黄崖山上的响马都未能撼动其分毫,此人在民间有着极大的声誉,在我吏部的京察中也是多次获得上等的考核评价,无愧于一位能吏!”

听着王鳌公正客观的介绍,朱厚照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思索着要怎么才能说服群臣,让这个“治世之奸臣”摇身一变成为正三品的大理寺卿,替自己“以贪治贪,以奸治奸”。

尽管此人的吏绩如此光彩,可是包括几位大学士在内的满朝诸公还是没有展现出过多的感触,毕竟大明朝的选官制度是极其严格和完善的,对于中央的京官还是这种“九卿之一”的大官更是严上加严,以防止奸臣误国。

要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县令都能够鲤鱼跃龙门直接成为正三品的大理寺卿,那明日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入阁拜相了?这种破坏规矩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后果,没有人愿意承担。

没人接朱厚照和王鳌的话茬,反倒是继续着对两位提名候选人的争伐。

“陛下,依臣看,这大理寺右少卿周瑀确实是位能臣,如果由此人担任这个职位,必定能够使天下官员正己严法,使我大明海晏河清!”

“陛下,大理寺左寺丞唐红宝文采出众,才高八斗,还是弘治七年的进士第八名,由此人组织大理寺的工作,必定是事半功倍!”

……

听着两拨人又开始引经据典地争了起来,而朱厚照就是迟迟不表态,作为陛下的贴心小棉袄,江若琉也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当即就站了出来,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陛下,臣倒是认为,为官者,德为先,才为重,只有任用真正实干兴邦,肯做实事的官吏,才能起到这个职位真正的作用。”

听了江若琉的话,朱厚照也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随即开口道:“那么诸位爱卿,这大理寺右少卿周瑀和左寺丞唐红宝,在大理寺多年,可有什么功绩,朕也好综合评估一下两人的能力。”

听了朱厚照的话,群臣顿时就蔫了,先前的气势汹汹荡然无存,推举这两人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lùn_gōng绩,两人也只能算是无过而已,要真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也不至于在一个位置上熬上那么多年都一动不动了。

看着众人不言语,朱厚照又开口道:“不知道这大理寺右少卿周瑀和左寺丞唐红宝在吏部组织的几次京察中都获得过什么评价啊?”

吏部被点了名,王鳌只好站了出来,回忆了一下道:“二人大部分均是中等考评,均未获得过上等评价。”

“那么这两人在大理寺任职有多久了?”

“回陛下的话,大理寺右少卿周瑀在大理寺已经任职十一年,而这左寺丞唐红宝也已经有八年了。”

“一个任职十一年,一个任职八年,还都是京官,最容易出功绩的地方,怎么会没获得过一个上等评价呢?人家一个小小的县令六年就能获得三次上等评价,这是为什么?还请诸位爱卿为朕讲解一下其中的门道。”

朱厚照的话看似虚心,实际上充满了讥讽,你们资历是久,但你们在这个职位上都干了什么?什么都没干岂不是尸位素餐?不让吏部找你们的麻烦就是格外开恩了,还想升官祸害更多的人?

听了朱厚照的话,大家都沉默不语了,总不可能跳出来说那个小小的县令有天大的背景,手眼通天,买通了吏部尚书吧,也没人有胆量站出来说吏部组织的京察不公平,有内幕。要知道,历次的京察可都是由吏部尚书王鳌亲自带队的,王鳌的刚正和清廉可是天下人尽皆知的,谁敢说这位老臣不公平?谁敢说这位老臣被收买了?那恐怕不用王鳌和王鳌的门生跳出来反击,就被天下人的口水和谩骂弄死了吧,要知道人家可是把自己的独生子送到了云南的,你不服你也来一个?

好在总是有人能发现旁门左道的,既然政绩上比不过你,没事,论资历我们仍然压你一头,两拨人马顿时就偃旗息鼓,一致对外,将矛头对准了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小小县令,打算从制度上断绝此人的进身之路。

“陛下,这杨广县县令张罗满确实是一个能吏,但是任用贤明最忌讳的就是大材小用,造成人才浪费,更为忌讳的则是小才大用,这非凡会适得其反,更有可能给朝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麻烦。”开口的乃是礼部的一名侍郎。

“陛下,我大明的官员升降,都应该由吏部考核升任,且都应该层层上调,从来没有由九品县令连升六级的先例,就算是前朝的佐官或者中官,也都没有过这样的惯例的。”

所谓的“中官”,其实就是不经过吏部和朝廷批准,直接由皇帝任命的不具有完全法律效应的官员,


状态提示:第一四四章 天下官职 能者居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