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第一一九章 想娶亲了

“裹挟”着老丈人和刘良女,又让钱宁准备了几辆马车给这群家眷乘坐,朱厚照则亲自骑着马,带着众人往京城的方向赶去,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京以后要怎么抱得美人归了。

刘良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可是朱厚照对他们父女二人的态度和热情却是瞎子也能感受出来的,欣喜之余很多的则是忧心如焚。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若是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儿进了宫,那的确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可都说伴君如伴虎,加上天下传闻当今天子不修德政,好杀伐,要是自己的女儿稍有差错,恐怕就是灭门之灾了。最重要的是,刘良女自己也不清楚这当今天底下最尊贵的人究竟看上了自己什么,论容貌,自己比不上那些歌艳女子,论家世,自己比不上那些贵家小姐,论才华,自己更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又有什么值得让朱厚照如此屈尊呢?

一路上,刘瑾一直对朱厚照形影不离,无论朱厚照是纵马狂奔还是闲庭信步,刘瑾都能够紧随其后,惹得谷大用一阵嫉妒,加上先前在黄崖山亲眼目睹了刘瑾“真男人”的一面,也不敢再去招惹这位老友,只好另寻出路。

不过能在东宫这个龙潭虎穴存活多年还获得朱厚照信任的人,又怎么如此鼠目寸光呢。见伴驾之功不可得,谷大用就将目光放在了刘良父女二人的身上,打算抢占先机,讨好一下这两个草民,毕竟这可是二十多年来朱厚照第一次主动接近并带一个女子回家,足以说明此人在朱厚照心中的地位,若是搭上了这艘快船,让这位美人在陛下身旁吹一吹枕边风,还怕干不过那就知道吃的刘瑾吗?

于是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堂堂“八虎”之一,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对这两个土不啦叽的大头百姓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就差来个“谷大用,能温席”了。父女二人也是初来乍到,对宫中的门道不甚清楚,也正好趁此机会与这位天子近侍交好,看看能不能打听出一些什么消息。

……

一行人有说有笑,未过多久就到了京城。想到四百多人的队伍实在是太过招摇,要是让那群言官知道了估计又要弄出个“带兵好武,伤财扰民”的大罪,朱厚照无奈的挥了挥手,让钱宁和谷大用带着各自的人马先行回去,谷大用看着未来的国丈一脸不舍,并告诉刘良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到左道茶馆找里面的掌柜,才带着几分遗憾回了兵仗局。

“刘瑾,你在这附近可有空闲的宅子?贡献出来让两位做了临时的落脚点,等候朕的旨意下来再另行安排。”本着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朱厚照又一次将目光投入到了刘伴伴的身上。再看看刘瑾那肥胖的身躯,这哪能叫做肥胖呢?这叫做富态,再看看刘瑾那宽阔的臂膀,一看就能扛起民族复兴大业的脊梁。

刘瑾没想到这位小祖宗又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嘴贱在天子面前炫富呢,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点了点头,告诉朱厚照前面的布达胡同里就有自己的房产。

刘良女初入京城,就和后世那些第一次离开家乡外出上大学的学子一样,被繁华富丽的大城市给迷住了,心想着等朱厚照走了自己一定要出来好好逛个三天三夜,感受一下京都的繁华,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刘良也被刘瑾提供的住宅给吓到了,他没想一位小太监的家居然是自己那茅屋的数十倍大,要是让刘良知道这只是刘瑾财富的冰山一角,还是常年无人居住的不动产,不知会作何感想。

要知道历史上刘瑾被诛杀抄家后,吏部尚书王鳌亲自提笔记载下了这震惊朝野的消息:“刘阉家中共抄出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其余珍宝无数……”后世的《华尔街日报》甚至曾将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之上。

要不是自己不缺钱,刘瑾又比较懂事和忠心,况且阉人无后,等刘瑾死了这笔巨款也将成为自己的升级大礼包,不然朱厚照可能早就找个理由来个杀人越货了。

将两人安置好后,朱厚照又亲自给了两人五十两银子供其近几日的开支,又让刘瑾派了二十个宫人来伺候他们,打算提前用这万恶的奢靡生活来“腐化”二人,让其乐不思蜀。

朱厚照前脚刚走,刘良探出了个脑袋确认了没有眼线,父女二人立马就惊呼了起来,兴奋的不能自已,又看了看那沉甸甸的五十两白银,刘良盘算着自己砍一辈子的柴也赚不到啊。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看这着偌大的宅子,又摸了摸这货真价实的白银,再想到堂堂的锦衣卫大都督和宫里的大太监都要对自己毕恭毕敬讨好自己,刘良顿时就膨胀了起来,浑然忘了一天前自己还是个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小樵夫。开始怂恿着刘良女讨好朱厚照,再也没有了丝毫的担心和忧虑,有的只是等自己成为国丈以后衣锦还乡威风凛凛的模样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倒是刘良女对此没有展现出过多的狂热,除了对这个国都的繁华有着不小的惊愕和向往以外,自己骨子里本就不是一个物质的女人。要不然历史上的刘良女也不会喜欢上一个假装成军官的朱厚照,更不会与之成为一段佳话了。

不过哪个女子不怀春,对这位身份尊贵气宇轩昂,又重情重义的男子,刘良女还是有些崇拜和喜欢的,况且和朱厚照在一起的


状态提示:第一一九章 想娶亲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