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启复汉>第五十八章 徒木立信

第二天天刚亮,所有人起床后就开始忙碌。

留下刘信刚带着苏、张两家的人往四艘船上装石炭。此次打算先向登州运回两千石石炭,剩余的近两千石运量打算买一些粮食,运回去。

看到石炭开始装船后,刘信启带着刘信宝又在港口和掖县城里的各处粮店采买粮食,花了近一天的时间,在五家店里,用一斤三文的价格,买了粗粮两千石,基本将城里能买的粮食都买了下来。

总共花费了四百三十两银子,估计够目前族里的一千两百人食用两个月了。

下次再来莱州买粮,价格肯定会涨,这样一直在京东东路买粮不是长久之计,刘信启打算回到登州,就开始开拓到朝鲜或江南的海运航线,从那里大批量的买粮食。

用一天时间将粮食装上船,船队没有停留,连夜离港行驶到青鳞铺方才休息。

再次到达青鳞铺后,刘信启下了船,同时带走了刘信刚和刘信宝两支小队,只留着李仓和他的小队成员在船上。

刘信启不打算随船回蓬莱了,此次船队回蓬莱卸货后,会再次来莱州运煤,直至运的煤够登州这个冬天使用才会停止。

刘信启跟着船队来回跑没有意义,他打算去莱州城外的难民营看看,有没有可能为刘家堡增加一些人口,进而增加刘信启的“势力”值。

……

十一月十二日,刘信启从船上卸下了十匹马和一些粮草,送走船队后,带着九个战士骑着马再次从陆路前往莱州郭附县-掖县县城

昨天在城里买粮食时,已经听到一些消息,掖县城外的难民已经被官府向南边的州县分流了一部分,剩余的并不多,剩下的都是一些打算等等看,看后面能不能再回到北边的家,或者是刚过来这边的难民。

来到掖县东边的城墙外,这里有一大片难民营地,都是成片的窝棚,里面的人大部分已经饿的骨瘦如柴,看到刘信启的马队过来,只是麻木的让开马匹前行方向的道路。

从窝棚营地穿过,刘信启零星能看到一些穿着干净的人在难民中挑人,路边也有一些小孩子头上插着草,待有人买走。

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有三四个大一些的棚子,棚子下有熬好的米粥,不过没有人去喝。

刘信启走上前对着看守米粥棚子的汉子问道:“这是赈济的粥吗?”

那汉子上下打量了一下刘信启,回道:“不是,这是救命的粥。”

说是救命,可是并没有难民上来讨要。

“怎么个救命法子?”刘信启再次问道。

汉子没有继续回答刘信启的问题,而是将刀从腰上解下,抱在胸前,看着刘信启,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别多管闲事”的意思。

“喝了这粥,就得去矿上挖矿,虽然饿不死,但也相当于卖命给主家了。”旁边一个年长的难民回答了刘信启的疑问。

“官府的赈济呢?”看到这难民回答,刘信启对着他再次问道。

“早晚各一次,很稀的粥,只能吊着命,早上的已经发放完了。”难民回道。

“难办了!”刘信启感叹一句,留在这里的难民明显都是不相信这些士绅和矿主的,刘信启作为外来人,同样不会被相信,这样刘信启就不好招募这些难民加入刘家堡了。

再次围着难民营转了一圈,发现这个难民营里还有两三千的难民,刘信启叫来刘信昂,对其说道:“你带人去城里的银铺,兑换一百两的钱带过来。”

待刘信昂出发后,对刘信宝再次说道:“带钱去城里买些炊饼出来,能买多少买多少。”

刚才刘信启在难民营中转的时候,发现这些难民大部分都还是有一些家底的,所以才敢在留在这里等候,要不然早就卖身矿上了,所以刘信启明白招募他们,并不是直接砸钱就可以,还得做到一点,就是获取他们的信任。

考虑到这点,刘信启想到了以前学到的一个典故,“徙木立信”。秦孝公任命卫鞅实施变法图强,卫鞅将法令准备好后,担心百姓不信任自己,没有立即公布,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金,刚开始百姓不信,没人去搬,卫鞅将奖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将木杆搬到北门,卫鞅立即赏给他五十金,立了威信,方才颁布法令。

刘信启今天打算效仿卫鞅,来一次‘徒木立信’。

待刘信昂和刘信刚将钱和炊饼都带回来后,刘信启让人在难民营中间空地,将炊饼堆在铺在地上的布上,白花花的炊饼堆了有半人高,在这些饿极了的人眼中,很是震撼,大多数难民都围了上来。

刘信启安排战士拔出武器,围成一圈,护住炊饼,自己站在中间对着周围的难民喊道:“我这里有十匹马,有谁能上来给这些马擦擦汗,我就给他一个炊饼。”

有十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全副武装的护着这对炊饼,难民倒是没有强抢的动作,都只是围着看。听到刘信启的喊话,并没有人上前来。

“第一个上前的,我给他两个炊饼,只是上来擦擦汗就可以拿到。”刘信启一只手拿起一个炊饼举高,再次喊道。

终于有一个半大的孩子忍不住,冲上前来,问道:“擦一下就可以吗?”

“是的,一下就可以!”刘信启看着他,认真的说道。

这孩子手里没有擦汗的东西,脱下自己破烂的上衣,走到一匹马跟前,小心翼翼的在马腿的位置擦了一下,然


状态提示:第五十八章 徒木立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