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二十章 太祖轶事

还在山中转悠的秦川,并不知道倭军的动作之快,远远超过他的想象,简直堪比后世的闪电战。当夜幕降临之时,倭军在山外顺着官道星夜兼程大踏步挺进之时,秦川带着的这支由散兵游勇组成的小队伍还没有转出山岭,于是秦川下令宿营。

崔成焕指挥后队的人,用那口缺耳的铁锅烧起水,再把蔬菜和野菜干混在一起熬起菜汤,于是不久后,众人就轮流着大喝起菜汤来,算是勉强恢复了点元气,喝完后兵士们就簇拥在篝火边躺下,企图靠睡觉来战胜腹中的饥饿感。

秦川和队正们是最后一轮喝菜汤的,那汤其实跟水没有两样,唯一的区别在于还有那么一点点若有若无的咸味,不过崔成焕还是特意给他们每人留了两三片菜叶。秦川从来没有想到几片白水煮的菜叶子竟如此的美味,菜叶子含在嘴里,不是被牙齿咀嚼碾碎的,而是慢慢融化在嘴里的。他暗暗观察了下众人,结果发现这几个队长跟他差不多,都在津津有味的品尝各自嘴里的几片菜叶。

秦川想着给众人解点闷、鼓点劲,于是几口喝完菜汤,咳了一声嗽,说道:“昔闻明国太祖皇帝年轻落魄时,夜宿于一破庙,饥寒难耐,恰巧破庙内有一乞丐,讨得人家吃剩的豆腐,就与野菜合煮,与太祖共食,太祖食之如饴,问乞丐此系何菜?乞丐称,此菜名为‘白玉翡翠汤’。日后太祖得天下,一日大宴群臣,却只上这一道‘白玉翡翠汤’,群臣苦涩难咽,太祖却是以此菜来诫勉群臣,不可忘记当初创业之难,不得骄奢淫逸。我等今日此汤,却只有翡翠,没有白玉啊!”

众队正听了,好笑之余,又觉得好奇和惊异,金永成的问道:“此事当真?那明国太祖当初竟会如此落魄?”

秦川道:“明太祖出身苦寒,自幼替人放牛,后家乡发大水,双亲皆亡,太祖入皇觉寺为僧,名为僧,实为苦力。后蒙元腐败,压榨汉人,各地义军涌起,太祖遂参加义军,由小兵而起,累积功勋,终成一方霸主。然后西灭陈友谅,东平张士诚,再以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终成大业。”

众人听了,却是痴了,无不为明太祖之传奇人生而震撼。高丽的士兵,几乎全都不识字,更惘论念诗读经。而高丽城镇之中的茶楼酒舍,也没有明国那样的说书人,不要说相对封闭的军营,就是一般百姓,又何尝听过这样的说书。(其实在明朝,老百姓也不敢像秦川这样,当众翻朱元璋的老底。)

金永成在多大浦断后之时,是听到过秦川用汉语与倭酋对话的,于是问道:“秦大人可曾读书识字?”

“家父曾随海商出海,幼时家中尚得温饱,吾才得以上了几年私塾,后家父亡于海难,家道中落,只能出来谋生,后辗转入釜山郑大人麾下。”现在几个队正都知道了秦川并非尹大人亲兵,而是釜山郑大人亲随,但具体实情却还是不甚清楚,秦川也故意说得很模糊,因为郑昌那伙人还不知生死,话说过了,以后难得收拾。

“哦,原来秦大人也是读书人啊!难怪知道这么多典故。”众人羡慕道,虽然秦川只说读了几年私塾,但在文盲率高达99的高丽百姓中,也算是人中翘楚了。秦川没想到,为了疏解大家的饥饿感,讲了一段朱元璋的轶事,居然也能拔高自己的形象。他还不知道,在百姓中已经形成了对读书人的信任乃至迷信,不管在高丽还是在大明都是这般,于是秦川无意中就钠ぁ

不久后,队伍中所有人都知道了朱元璋的这个传说,同时还知道了他们的秦大人,是个能说汉语的读书人。原来军士们还是看在秦川是尹大人的亲兵份上(后来又才知道他是釜山郑大人的亲兵),况且此刻又是危难时刻,大家勉强都能接受秦川的临时领导,但大部分人还是把秦川看作是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大头兵。但现在秦川给自己加权了读书人的身份,这下他们看秦川的眼色就变了,许多人开始真正恭敬的喊他“秦大人”了,当然,现在士兵们还是没人在他面前以见长官之礼下跪。

从这天起在以后的很长的日子里,一有空闲,那些队正们都要求秦川给他们讲历代的典故和海外的传闻,而士兵们也凑过来听,这使得秦川在队伍中的核心位置越发的稳固,众人都逐渐认可了他是一个有见识、有办法的人,跟着他走,说不定以后真能混出个名堂来。

天亮后,队伍准备出发。现在大家睡醒了,肚中的饥饿感自然又来了,但好在大多数人都是穷苦人,平时挨饿的经历和经验并不少,大家把腰带使劲勒住腰杆,彼此再开几个荤笑话,饥饿感就少了许多,再过一会,连肚皮也饿麻木了,就再感觉不到饿了,于是趁这当口,队伍开拔。

队伍背着初升的太阳,径直朝西翻山越岭而去,领路的两个姜氏兄弟,发誓说马上就会看到去密阳的官道了。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终于看到了蜿蜒在山脚下的一条大道。但大道上却有支队伍,一溜载货的大车,有马拉着的,也有毛驴、骡子和牛拉着的,赶车的既有穿倭服的倭国人,也有高丽人,队伍一头一尾都还各有一队倭军士兵,头前一个骑马的倭国武士,背上插着一面背旗。

“看来倭寇已拿下密阳了,这是大军后面的辎重队。”秦川望着山下,他开始暗暗计数倭军的兵力,这队倭军前后共有四十多个战兵,有十个是铁炮手,其余的都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太祖轶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