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四世三公>第四三一章 战事起(二十四)

糜竺已经从冀州回到徐州,而且,糜竺也已经投效于袁常,对于徐州到底归属于谁,糜竺是一点都不在意。倘若不是袁常让他回到徐州,等到刘备成为徐州刺史之后,相助于刘备,糜竺都已经准备把糜家给迁移到冀州去了。

其实,糜竺也有些疑惑,袁常为何会关心徐州的走向。同时,袁常又怎么能够确定徐州会被刘备给接管呢?这一切对于糜竺而言都充满了疑问,不过,糜竺也没有违背袁常的意思,忠实的执行着袁常的袁常的命令。首先,糜竺已经选择向袁常效忠了,糜竺是个实诚君子,并非是个左右摇摆、两面三刀的人,因此,糜竺已经认定袁常这一个主公;其次,糜竺也想要看看,袁常说的话是否能够得到证明。

听得陶谦的话,糜竺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刺史大人,诚然如曹豹将军所言,我徐州尚且有二十万大军,无须惧怕于曹操。然则,曹军战力如何,曹豹将军比我等清楚,纵使有着二十万大军,也并非能够完全守住徐州。至于朝廷的讨伐大军,更是没有可能,朝廷如今自顾不暇,又岂会兵力顾及地方势力?还有各方势力的口诛笔伐,又岂能解除徐州的燃眉之急?故此,属下以为,要想解决徐州的危情,唯有靠我徐州自救,其他无人可以依靠。”

糜竺一开口就把曹豹的意见都给否决了,以前,糜竺是因为糜家还要在徐州境内扎根,自然不会公开跟曹豹撕破脸皮。然而,如今糜竺已经明确投靠袁常了,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顾虑。况且。糜芳和糜贞二人跟随袁常在渤海郡内,他也可以放手一搏,让所有人知道他糜家的实力。

曹豹闻听糜竺的话语。顿时一脸阴沉之色。糜竺没有丝毫顾忌的全盘否定他的意见,简直是在当众煽他的脸。只是曹豹稍微想了下,也知道自己刚才提出的意见确实很脑残。因此,只能黑着脸站在一旁,他倒要听听糜竺能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是让他找到漏洞,他也要让糜竺好看。

听了糜竺的话,陶谦微微点了点头。在他这么多属下之中,糜竺也算是能力比较出众的一个,可惜糜竺却跟他不是一条路的。若是糜竺完全归顺于他。把糜家的家财全力支持陶谦,陶谦的兵力绝对可以再增长一倍。就如这次曹操攻入徐州,即便士兵的战力不如曹操,但是如果数目够大,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了。想到这里,陶谦对于糜竺的不满就更严重了。心中暗自思考,等到解决了此次徐州危机,他不能再顾头顾尾,当雷厉风行的将糜家给铲除了。

“糜别驾所言甚是,只是糜别驾你也说了。徐州兵力不如曹操,又如何自救?”

见到陶谦一脸忧虑之色,满是皱纹的脸庞皱成一团。糜竺心中暗自摇头。如今的陶谦真的是年弱老迈了,曹操的大军还没有攻到城下,就已经是如此姿态。况且,此次曹操攻入徐州大肆杀戮,也是因为陶谦自己找死,竟然去杀害曹嵩一家。若非如此,曹操虽然也会入侵徐州,却也不会做到如此地步。虽然此次屠城的是曹操,但是。民家百姓谩骂的对象也不仅仅是曹操一人,陶谦也在其中。原因么。自然是陶谦的所作所为。

想当初陶谦初任徐州刺史的时候,虽然能力不是很出众。却也是英明果决。不仅平定了徐州境内的黄巾起义,更是推行屯田,恢复生产。故此,在这些年里,徐州才会成为天下几个产粮大州,陶谦的功劳也不可谓不小。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陶谦却是越发的昏庸无能。任用的手下皆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也是一群碌碌无能之辈,一些有才能却出身低下的人才都被陶谦拒之门外。所以,陶谦的功绩也只能说是功过各半。

要是陶谦有着当初那般能力,糜竺即便不会效忠于陶谦,也不会有着投效其他人的念头。糜竺之所以走到这一步,说起来还是陶谦自己的过错,怪不了别人。

糜竺心中暗自摇了摇头,不过还是上前一步,指着徐州地图的某个位置说道:“大人且看,下邳西北面有一山名为耳狮山,此山陡峭险峻,莫说是从没有从此山经过的曹军,即便是徐州的百姓,也鲜有人敢攀登此山。历来从此山经过的百姓,十有八九都是坠崖身亡。故此,大人只需在此山设下关卡,下令守将莫要与对方交战,曹军这一路兵马可无虞矣!”

“哈哈,子仲真乃吾之子房,有子仲在,徐州可保矣!”

陶谦听了糜竺的话,当即抚掌称赞到。至于他的心中是否也是这般想法,那就无人可知了。

子房?对于陶谦的称赞,糜竺并没有什么表示,心中却是暗自腹诽,若是自己这样的人物都能够跟张子房相比,那天下间至少有三成的人可以说是张子房了。在耳狮山设下关卡,只要稍微思考一番就可以想到。陶谦之所以想不到,是因为陶谦在曹军的威胁下,已经方寸大乱,连基本的思考都懒得去思考,而是都依仗到属下官员了。

“大人谬赞矣!”

糜竺淡淡的回应了一句,也懒得跟陶谦客套什么,接着说道:“而曹操亲率的这一路兵马,按照其行军速度,怕是克日便可兵临沛县城下。曹操用兵如神,且军法严明,麾下士兵皆是善战精兵。倘若是在正常情况下,沛县不出几日便会被曹操攻下。然而,此番曹操入侵徐州却是大肆杀戮,动辄屠城,虽然许多百姓对此事感到怀疑。不过,属下想来,沛县的守将不会如此无智,在如此情


状态提示:第四三一章 战事起(二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