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我是刘病已>第六十章:改革《二》

张居正改革最成功的地方有那些?

答:考法,将实物税变成了货币税

而让张居正政毁人息的,就只有一个考惩法,他明确了官员的职责,让绝大多数想浑水摸鱼的官员没有混下去的可能。

而对农业社会的最大损害,就是徭役,看起来国家占了便宜,得到了免费劳动力,但是徭役的工作质量十分让人堪忧,况且离开家上百里甚至上千里去工作,路上耽误的时间都够完成工程的了。

所以将徭役变成以钱代劳,是十分合理的,也是适合汉家的情况。

而前几日,张安世的奏书从遥远的河西到达了长安,这也预示着河湟之地的事情应该着手处理了!

移民,派遣官吏前去治理,重新划分郡县,设立乡,亭,里,建立基层政权,将控制住的河西加上彻底被征服的乌桓部落,彻底同化,化胡为汉。

要不尽快解决方案的话,刘询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趁他病,要他命,这也是应有之义。

趁着张安世还在河西,正好让他快速解决,不用在调拨人手,但是也要提防张安世在河西一家独大。

国事艰难,刘询终于彻底明白为什么自古以来,有道明君的寿命都很短暂,这个庞大帝国每一天在各个方面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在地方官员的执法范围就自行解决了,而如果官吏们解决不了,就需要上报给帝王,交由帝王来解决,所以,每一天在刘询的案几上,有无数的奏章需要批阅,虽然刘询将大权下放给了霍光,但是有些事还是需要刘询来定夺。

所以,要活成后世乾隆那么潇洒,还能沾沾自喜,除了没有张脑子,就是不要脸,也是将他爹雍正集赞下来的江山败的一干二净,所以清至乾隆之后就每况日下。

在刘询头脑风暴的时候,丞相霍光领着九卿也都来到了刘询面前,韩增不着痕迹的提醒了漫游天际的天子。

刘询在韩增的提醒下,回过神来,看到霍光带领群臣正向自己问安,刘询赶忙开口道:“诸卿免礼,就坐吧!”

黄歇让人指引群臣入座,并送上热茶,之后就退回到刘询身后。

刘询看见霍光于群臣坐好后说道:“朕,昨日收到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奏书,河西之地已经平定,匈奴也从乌孙退兵,乌孙世子赤谷侯元贵靡不日到京,太常要做好接待工作,遍访名师,教授汉家礼仪!”

新上任的太常卿霍禹,赶忙躬身回答道:“喏,臣必定接待好乌孙世子,让其深知汉家礼仪!”

刘询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然河西初定,地广人稀,河西官吏有负先帝圣恩,从未让河西夷狄感受教化,未推行汉家礼仪,着车骑将军张安世酌情处理,化外夷狄之处,若不塞中国之民众,则不稳妥,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高祖曾经训曰:士不教,不得征,又曰:不教为诛,是为罪。河西附庸部落,前所在化外之地,身在夷狄之中,被发左衽,不通教化,不识中国文字,制度,律法,不闻汉官威严,汉之律法,朕,惶恐不安,不明古今之事,当选宗室,列侯,关内侯,封君,效仿周制,分封河西,以镇山河,化夷狄为诸夏,在移民派官,如此百年之后,河西之地真正化为中国矣!”刘询一口气讲完。

听见刘询的话,群臣皆在内心赞同,古典中国,虽然对外霸道,蛮横,而且视诸夏之外的所有民族都为夷狄,视为qín_shòu,秦汉两代的对外战争中,杀起夷狄根本就不眨眼,不是屠就是斩。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让古典中国的贵族,士大夫们,都有着一种深厚的教化情节。

对于古典中国时期的封建君王和贵族来说,占领夷狄之地,将当地人民就从夷狄自动变成华夏子民,纳税服役的一部分。

前者是不当人一样,后者是受大汉帝国的法律保护。

汉室占领某地以后,必须全盘汉化,像谷梁学子们在河西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不被认可的。

占领某地以后,建立官府,建立乡校,建立基层政府乡庭等,丈量土地,组织当地人民开荒,修缮水利道路,推行中国服饰,礼仪,文字,信仰,法律等制度。

当然,移民,派遣军队和官吏前往统治,都是应有之意。

这一套程序,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中国君主和贵族官吏就玩的非常熟练,而且两个模式切换起来,毫无违和感,并且十分熟练。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正是整个华夏文明扩张时期,使得整个文明的土地极速的扩张,在春秋以前,中国人出个门就能看见,东夷人,北夷人,西戎人这一类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和大量的原始部落。

翻开史书记载,你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的野人充斥在史书上,也常常能看见各种野人和原始部落出现在历代的战争,尤其是春秋五霸战争中打酱油,或者充当背景板。

但是到了中国战国中后期,不止是夷狄,就是宗周分封的诸侯也就剩下八九个。

就连那些从前常常在春秋战国出现的,充当背景板和酱油角色少数民族,几乎在中国本土彻底消失殆尽,也就是能在吴越等地还有长城以外还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一个简单的例子,刘询现在所在的,汉室的皇家避暑庄园兼疗养院的甘泉宫在两百年前就是匈奴人的祭祖之地。当时的匈奴人,在夏季常常来到甘泉山祭祀祖先和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改革《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