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混在抗战>第181章 四面楚歌

“一缕清风 呼唤遥远的记忆

几朵浮云 装点生命的葱绿

最早的呼吸 穿越动人的绮丽

最初的美丽 就在这里

故乡 啊~~~ 故——乡

我 心中 最 美丽的 地方

离家的脚步 渐行渐远

淳朴的乡音 清晰依然……”

……

清新悠扬的乐曲声在西尾寿造的办公室响起,如果是识货的人,肯定能够听得出这是后世i本陶笛大师宗次郎的名作《故乡的原风景》,透过这首曲子,即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小河,清静的山谷……而稍有些造诣的人,肯定在第一时间就会被这首曲子所倾倒。因为,这首曲子的意境已经超出了乐曲的本身。从中,他们可以听到生机,听到寂寥,听到悲凉,吹奏者是以发自内心的音乐情感,透过清新悠扬的陶笛,阐述他对于自然万物与山川土地的感怀。

西尾寿造在第一时间就被这首乐曲所打动。

“就如同禅宗的‘自xing清净’,从空出有,如莲花之清净不染,远离尘嚣!”

一曲终了,西尾寿造依旧眯着眼睛,忍不住回味着刚才的感受。

“确实是一首从未有过的经典曲目,远胜我曾经听到过的那些靡靡之音。可是西尾君,”土肥原贤二同样也在回想着刚才的乐音,可是他的脸se却沉重之极:“自从这首《故乡的原风景》出现以来,我们前线士兵们的士气就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嗯,其实还不只是一首,还有《北国之chun》、《四季歌》、《荒城之月》……都在不停地打击着我们士兵们的士气。”

“中国人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西尾寿造微微叹了一口气,“你说的这几首曲子我全都听过,都非常的美妙,让人不自禁地怀念家乡,怀念在i本的生活。而最重要的是,除了《故乡的原风景》,这些曲子全都是i语演唱,《荒城之月》也就罢了,它本就是泷濂太郎的作品,已经有了好几十年历史,可《北国之chun》、《四季歌》这些同样堪称经典的歌曲,是谁做的?中国人居然想到了这种战法来打击我们的士气,这跟他们一向以来的作风可是很不一样啊。”

“根据推断,这种战术,应该是出自蒋介石麾下的政治部。”土肥原贤二沉声道:“那里汇聚了全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又有最擅长宣传的[**]人在其中推动,所以……”

“不。”西尾寿造直接摇头,“这些音乐跟我们往常听到的那些音乐完全不同。虽然蒋介石的政治部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可正因为他们很优秀,所以他们的风格都已经确定。可是,你觉得他们之中有谁能做出这样优美而让人心动的音乐?最重要的,这些歌曲还是i语版本。没有在i本生活过几十年,没有对i本文化的长久沉浸,怎么能够写得出这样直入我们的心的作品?我知道,那些人之中有很多都在i本生活过,可是,我依然不觉得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何况,这一次出现的乐曲还不只是这几首,而是大批量地出现……台湾正在严禁的那首《把根留住》,海外的中国人正在传唱的《我的中国心》,还有他们前线的士兵们在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再加上前段时间在汪jing卫就职典礼上出现的《我的祖国》……你觉得,蒋介石手下的人有这个能力突然把这么多的经典创作出来吗?”

“没有。”土肥原贤二虽然很想点头,可是西尾寿造说的都很在理。别说正处于艰难境地的蒋介石,就是那些闲着没事儿的欧美列强,哪怕是把全国搞音乐搞创作的人都找来,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作这么多经典出来。

“我们又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西尾寿造轻叹口气,摸了摸脸上又加深了很多的褶子,“土肥原君,你知道吗?大本营已经有意撤掉我的派遣军司令一职了。”

“什么?”饶是土肥原贤二在i本军中根基深厚,手眼通天,也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消息,“是谁?为什么要撤掉你?”

“他们认为我太过放纵冈村宁次,同意他只用三个师团的兵力向中国人屯积了重兵的南昌一线发起攻击,可现在呢?冈村宁次已经陷入了重围,第101和106师团,还有第6师团全部损失过半……罗卓英的20多个师把他们团团围在了南昌城下……而我们派去支援的力量,也因为南浔铁路被中国空军炸断,无法及时赶到。”

“冈村宁次一定能够撑到援军赶到的。”土肥原道。

“如果第六师团不是因为在进攻的时候被中国空军的炸弹引爆了毒气弹,我还敢这样说,可现在,诶……”西尾寿造长长地叹了口气。冈村宁次组织的这次南昌会战原本看上去都是好好的,除了要用第101和第106那两个在进入中国战场之后就频打败仗的师团当作主力这一点有些问题之外,其他的安排都可说是天衣无缝。尤其是将重炮和坦克装甲车集中使用这一点上,更是让他有了一种“后生可畏”的感觉。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战斗一开始,在重炮和坦克装甲车的集中发力之下,两个主力师团轻松突破国民党军队设在修水的防线,并占领了奉新城。同时,第6师团从修水北岸向西展开攻击,虽遭中国第73军和第8军顽强抵抗,但经过一夜激战,第6师团还是攻至修水南岸。

可没想到,接下来的战事就急转直下。

中国空军突然从南昌出击,以悍不畏死的方式,冒着


状态提示:第181章 四面楚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