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募兵和屯粮的问题,末将也遇到了困难,需要和诸位商议。”张玉听林谨谏言,提及半年募兵两万,感觉自己一个头变成了两个大,心中忐忑盘算了一番,困难难以解决,于是开口提出来。
“嗯,募兵、铸兵器还有屯粮,是备战的头等大事,眼下钱银也准备好了,你们俩说说实施的法子。”燕王示意两位武将发言。
“募兵和练兵,目前只能在地下暗道里进行,空间有限,末将只能安排分批进行,排兵布阵,每天两批次。”
“北平布政使张昺是朝廷派来的人,他一来就把北平城里一大半的粮仓都占了,全征作官府粮仓,导致我们屯粮在城内连合适的粮仓都找不到,尚未夺回北平财权和兵权之前,我们募兵和屯粮的压力较大。末将想听听诸位的建议。”张玉一脸焦虑。
唉,有钱能使鬼推磨,话虽没错,可人和粮食弄来了,往哪里搁?
眼前这地道开挖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难不成再花半年在地下打洞挖粮仓?
“北平周边可有尚未开垦的荒地?”林谨问。
“荒地?出了城,一望无际的荒山野岭,到处都是,北平本就属于北疆,风沙大林木稀。”朱能回答。
“可否把北平周边的荒地开垦为良田?”林谨问。
“招募来的新兵,不训练时就种田,将家眷也纳入屯兵种地的计划里。”
“另外,原来八万铁骑军的家眷家属是否也早已安置在城内?若没在北平的也可安置回来,把荒地开垦为良田,再自建粮仓屯粮,就不愁没有军粮了。”
“还有,把兵士家属家眷安置在北平城内外,有稳定军心的作用,家眷在王爷的属地安居乐业,兵将出征在外,也不容易受人蛊惑叛变,见异思迁。”
“这个主意好,兵士八万,有劳力的家眷至少也有十万人,种田收成的粮食我们按市价收购,这样军粮的供应也稳定了。仪华,你看如何”燕王目光灼灼,欣然问王妃。
“有家眷在北平种田,安定后方,我军的十万大军必成钢铁之师,这安置老兵和新兵家眷在城外开荒务农的事,臣妾明日就开始操办。”王妃笑盈盈的接下差事。
“那行,今晚议事就先到这里,每个人都领了差事,马上要操办起来,我们遇事再另行碰头商议。明天一早老夫就传唤葛诚,交待进京的事,朱能,你给邓家老二安排个护卫的身份,明天中午就随葛诚一起出发进京。”燕王也乏了,简明扼要结束了会议,向众人抱拳,牵了王妃离开。
机甲玄战
“北平来了什么消息,快拿上来看看。”一个长着白胖圆脸的年轻人,抬头向外看了一眼,他一副八字眉,面相敦厚,身着金线织盘龙纹衮龙袍,正是当朝圣上,建文皇帝朱允炆。
小太监急忙在地上一滩茶渍碎瓷杯片儿里,扒拉出小纸条,迅速在身上抹了抹水迹,小跑着给建文呈上小纸条。
“燕王派长史葛诚觐见汇报北平近况。”建文展开字条念完,上面只有这一句话。
“咦,葛诚?这人我认识!”一个身着朱红色金绣盘领衫,头戴乌纱帽,长脸细目的中年人说道,这正是翰林学士方孝孺。
“葛诚和老臣是国子监时的贡生同窗,洪武十一年,老臣还去拜访过他老家。他离开国子监谋的第一个职位,秦府长史,还是老臣举荐的咧。”方孝孺提起这段往事,洋洋得意。
谁知道以前无意中结交的人,现在变个身份就大有利用价值了,人与人的际遇,就是这么奇特。
“方大人啊!这实在是太好了,正好您把他老家的家眷都一股脑儿接到京城来住。”
“燕王居然派了个方大人的故人来,哈哈哈,咱们把葛诚这个故人发展成为咱们自己的人,里应外合,还怕拿不下燕王?”另一个头戴襥头冠,身穿绯色圆领右衽袍,年过五旬,面色干枯消瘦的老臣说道,他面露喜色,正是兵部尚书齐泰。
“哎哟喂!方大人,您和这燕王派来的长史,还有这般渊源啊?对对对,就按齐大人说的办,把这葛诚老家的家眷孩子全部接到京城来,就安置在您方大人府中,当成自家人招待,让这长史葛诚宾至如归。老家的家眷都落在我们手上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不能做的?哈哈哈。”另一位五十多岁身材矮胖,身着同色官袍的文官笑道,正是太常寺卿黄子澄。
“皇上,您的意见呢?”三人热聊着,问建文。
“真是天助我也,四皇叔居然派了个方大人同窗来!”
“就按三位大人的意思办,把葛诚老家的亲眷都安排进京,孩童安排进京城最好的私塾念书,好酒好肉伺候上,就劳烦方大人您操办了。”建文心中一喜,慷爽下令。
“老臣接旨,这就命人把葛诚老家家眷全部接到老臣府上。”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真是天助我朝!”
“看来削藩一事,大功告成,指日可待。”方孝孺乐得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