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轩和徐宏谈到组建销售团队的时候,也将刘长青叫到了办公室。

如今的刘长青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考验后,已经得到了赵轩的认可,现在已经被升任为董事长助理的职位,算得上是赵轩实实在在的左膀右臂。

所以这种组建销售团队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刘长青这个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身上。

来到赵轩办公室后,刘长青和俩人问了好,紧接着就按照赵轩的吩咐,对销售团队的组建方案进行了阐述。

按照刘长青的方案,公司的销售部门打算在全国成立34个办事处,基本涵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一级行政区域。

办事处不需独立的财务核算,办事处的负责人在每个月的月初和总公司借取一笔固定的工作经费,月底的时候回公司报账即可,机构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便,一个是销售,另一个就是售后服务。

销售工作自然不必说,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要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的所有客户推广公司的相关产品,以业绩说话。

至于说售后服务方面,其实公司的底盘式机器人只需要每隔一年的时间保养一次,而且保养的方式也只是检查一下滑轮和玲珑手的关节部位是否符合标准,用户自己就可以根据相关操作流程自行完成保养工作,而且锦道公司也会派出市场巡查员,定期按照每个机器人上市的时间去上门检查,发现问题也会及时处理。

至于说那些双足式机器人,由于这种类型的机器人本身的四肢灵活度就很高,所以如果一个雇主同时雇佣了两个机器人的话,这两个机器人可以相互之间完成彼此的保养工作,无需人类操心。

最终根据刘长青的这份方案,公司为每一个办事处设置四个工作人员,办事处负责人负责机构的整体工作以及辖区内重点客户的拓展任务,

还有一名专职销售人员,负责一些零散客户的拓展任务,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所辖区域的机器人维护和保养工作,一名市场巡查员负责在所辖区域内,对所有雇佣机器人的单位进行不定期走访,发现任何有关于机器人产品的问题都要及时和办事处进行沟通。

这样一来,136个工作人员从哪里来的问题就摆在了赵轩和徐宏的面前。

徐宏倒是对人力资源方面的事情并不担心,因为在他看来,有钱就能使鬼推磨,现在的锦道科技刚刚得到九千多万的贷款,四个月内可以使用的流动资金也达到了六千万元,所以花钱雇人不成问题。

但是赵轩心里的想法却和徐宏不太一样,他一直都想将无双系列的机器人打造成为工厂内部的主要劳动力,所以此时的他心里盘算的是一本账,一本既能让无双系列机器人快速上岗,又能顺利让锦道科技实现盈利的账。

按照公司第二车间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天最多可以生产1000个机器人,所以底盘式机器人每天的产量就完全决定于第一车间玲珑手的生产速度。

而第一车间现在完全就是由那打印机和20个无双系列机器人来运作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过任何差错。

只不过是因为无双系列机器人的耗电量太大,所以需要用40个机器人通过倒班制来实现车间不停歇的生产工作。

这样一来,第一车间完全可以每天24小时不停歇的运转,根据公司订单的多少随时调整产量。

也就是说,公司目前一天的产量完全可以达到1000台,农业银行的那批订单也早就制作完成,而且就在今天,公司已经将310个机器人送往了农业银行总部,预计月底正式开始工作。

想清楚了这一切,赵轩问了刘长青一个问题:“如果公司要实现盈利,至少需要派出多少底盘式机器人工作,这个你仔细计算过了吗?”

刘长青立刻点了点头:“这是您前两天交给我的任务,自然是计算过了。”

说完这话,刘长青拿出一个优盘:“我把整个计算过程都做成了,要不请二位领导移步到会议室,我给领导们介绍一下。”

赵轩和徐宏相视一笑,立刻起身随着刘长青来到了会议室。

刘长青迅速打开了投影机,然后将优盘插到电脑上,打开了他口中所称的有关于计算过程的。

刘长青的这份报告的演算过程非常详细,是综合了公司各个部门负责人的意见之后,才得出来的最终报告,

所以这份报告最后的结论也成为了赵轩继续进行下一步计划的主导因素。

“方案一: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公司日产能限定在1000台,然后招聘1400名技术工人的情况下,公司一共需要派出13000台机器人才能保持收支平衡;方案二: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公司日产能限定在1000台,投入134名技术工人再加上1140台无双系列机器人,只需要派出10000个机器人就可以保持收支平衡;这就是你最终的结论吗?”

徐宏带着疑问的语气,将刘长青方案当中的结论又重复了一遍。

刘长青郑重的点了点头,给了徐宏一个肯定的答案:“是的徐总,我们的无双式机器人如果平时保养得当,预计使用年限在6年以上,所以每个月这些无双式机器人的折旧要远远低于1400名员工的工资费用。”

徐宏依旧一脸疑问:“看样子这个方案二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还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方案二只投入134名技术工人,要知道,我们公司现在可以有270名员工啊!”

赵轩听到这里呵


状态提示:第33章 最佳选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