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唐潜龙>第七十四章 义阳驿站

“在前往龟兹城的官道上,一支上百人的骑兵正在快速行军中,上百名骑兵所过之处,尘烟大起,官道旁有些商队见上百名骑兵,便立即让道,让这些骑兵部队优先通行,否则惹恼了这些唐军骑兵,谁知道会有什么麻烦之事等待着他们。”

在商队纷纷让道中,突然骑兵部队中传出一道雄厚的声音:大家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前赶到前方的驿站休息。”

“在唐朝最盛时全国有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那时,专门从事驿务的员工共有20000多人,其中驿夫17000人。这是一支很庞大的邮政队伍。驿夫又称驿丁。唐代最大的驿称为都亭驿,是国都所在的驿站,每驿配驿夫25人。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人,二等驿配驿夫15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人,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

“唐朝最鼎盛时期驿站的数量曾经达到1639个,各类工作人员也达到了两万多人。宋代的史书也记载过唐朝的驿站最远已经布置到了辽东地区。唐朝的驿站是每隔20里就有一个,如果有紧急公文标注了马上飞递的文字,那么正常情况也要保证每天300里的快递速度,一般最多是600里。基本上每个驿站的马都是快马,死命跑的话,还是可以达到的。”

“唐朝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还设有许多驿馆。如在焉耆设有吕光馆、新城馆,在交河设有龙泉馆,在碎叶、疏勒沿途设有谒者馆、羯[jie捷]饭馆等等。有些驿馆很明显是为了接待少数民族和外国客商的。”

“这些骑兵听到命令,纷纷加快速度,这些马匹也通人性,在主人的动作下,立即加快马蹄奔跑的速度。”

“在骑兵的快速奔跑中,在天色逐渐快要黑时,前方道路上出现一座有着灯火的房屋,正是驿站。”

“在一阵快速奔跑中,上百名骑兵终于来到了这座驿站面前。”

一名驿员老早便看见有一支上百名骑兵正向驿站而来,而且这些骑兵都身着铠甲,不用想肯定是唐军骑兵,是自己人。在安西都护府,除了丧心病狂的马贼会攻击唐朝设立的驿站外,否则基本上是没有马贼和土匪敢攻击朝廷设置的驿站,否则一定会遭到唐军铁血镇压。因为唐军极其重视情报,尤其是在这环敌围饶的地方,情报更为重要,否则就凭这广阔的西域地界,一旦唐军失去了驿站快速传递情报,否则光凭信使传信,早就黄瓜菜都凉了,因此唐军对于敢攻击驿站的人,是绝对铁血镇压。”

“而安西都护府境内的马贼和土匪都是一群老油条了,早已和安西都护府达成一定的默契,这些马贼和土匪明白想要在安西都护府境内长期生存下去,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劫掠,否则将会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尤其是驿站绝对不能劫杀。因此在马贼和土匪圈子里有几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其中一条是绝对不能劫掠驿站。在安西都护府建立上百年来,只发生了几起马贼土匪洗劫驿站,最后这些马贼土匪无一例外,全部被唐军找上老巢,唐军展开一场大屠杀,所有马贼土匪无一活口,全部都被唐军斩杀,唐军用大屠杀来警示安西都护府境内的马贼和土匪,胆敢劫杀驿站的人,便是这种下场,经过这几场唐军大屠杀后,彻底使这些马贼和土匪清醒过来,至此以后,基本上没有马贼和土匪有胆量敢打朝廷驿站的主意。”

这名驿员赶紧上前询问:“不知军爷是那个部队,我们要按例查看身份文书或者官凭及军中腰牌。”

“这是我的官凭,你看看。”

“骑兵部队中一名年轻人从怀中掏出一块官凭递给这名驿员。”

“原来是拨换城守捉使大人,义阳驿站欢迎你们在此休息,不知守捉使有什么吩咐。”

“这名驿员打开官凭一看,立即脸色恭敬下跪作礼道。”

这名年轻人淡然:“将我们这些马匹好好照料,另外搞一些简单的饭菜给我们吃,记住是简单的饭菜,不要搞太好的菜,明早我们就走了。”

“这名驿员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这要求他从业驿站以来第一次见,别的军爷来,那一次不是要求好酒好菜伺候着,这要求简单饭菜的军爷,他还真是第一次见,着实令他惊叱不已。”

这名驿员虽然有些意外,但嘴上不胆迟疑:“大人你放心,绝对把你们的马匹照顾得好好的。”

“小刘,你引着这些军爷将马匹放在马厩中,好好照料这些马匹。”这名驿员对站内喊道。

“好的”

“一名年轻的驿员从屋内跑到驿站大门处,随后便引领这些骑兵和马进入驿站内的宽敞的马厩处。”

“而这名驿员引领着这名年轻人和几名卫士进入驿站内,虽然这名驿员发现这大人身边有一个女子,但是他可不敢多问。”

“这名年轻人就是从拨换城出发前往龟兹城的李兴。李兴前几天从拨换城离开后,便前往拨换营带上了一百名精锐骑兵,随后李兴便直奔前往龟兹城。得益于唐朝强大的国力,因为驿站设置的很完善,基本上每隔20里就有一个驿站。所以李兴在路途中每晚都有驿站可以歇脚。”

就在李兴刚进入驿站迎客客栈时,一名肚子胖胖的中年人出来恭敬:“义阳驿站驿丞欢迎大人在此休息。”

“恩”

随后李兴等人在驿丞引领下,进入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义阳驿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