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唐潜龙>第三百三十六章 唐玄宗西逃

因关东道路狭窄,不利退兵,叛军又抽兵在南山设疑,以精骑直逼黄河,横截官军。

在黄河北岸督阵的哥舒翰,忙令运粮船百余艘驶行黄河南岸运兵。官兵竞相争渡,船不胜载,多被沉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全军覆没。

哥舒翰麾下百余骑奔首阳山西渡到潼津驿,出告示收编散卒,西奔人关,多半又被陷入潼关堑中。

哥舒翰检点兵士,只剩下8000余人,最后哥舒翰率八千残兵退回潼关。

第二天,崔乾佑率叛军趁势攻打潼关,唐军士气低落,坚守半天后,潼关陷落,哥舒翰率千余名残兵逃往长安城。

至此,天下险关潼关落入叛军之手,叛军兵锋直指长安城,天下大势随即变幻莫测!

??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日,关内道岐州

此时岐州一阵风平浪静,百姓们仍享受着盛唐之下的余辉,官员们仍在城中吃喝享乐,却不知关内道门户潼关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局,潼关已落入叛军之手。

就在岐州一座大山里,一支风尘仆仆的数千骑兵抵达这座大山内,在大山内隐藏起来。

这支数千骑兵正在从幽州出发,向东行军经河东道,然后南下关内道的杭州精骑。

然而这支四千杭州精骑进入关内道后,并没有直奔潼关而去,而是绕道来到长安城以西不远的岐州内隐藏起来了。

“将士们,长途跋涉一个多月甚是辛苦,今天众将士们好好休整一晚,明天再出发!”

在这座大山隐藏起来后,李兴立即命令将士们就地安营扎寨休息。

“将军,卑职心中有一些疑惑不解?”

这时,荔非守瑜来到李兴身旁悄悄的询问。

“说吧!有什么疑惑?”

李兴就猜到荔非守瑜可能会为军队偏离方向而不解。

“将军,我军的目的是支援潼关,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直奔潼关,而是反方向来到岐州了?”

茘非守瑜原本以为军队进入关内道后,会直奔潼关,谁知军队反方向而行之,因此这几天荔非守瑜一直疑惑。

“你认为安?山为什么敢起兵叛乱吗?这安禄山的叛乱为什么会掀起如此大的波动?”

这时,李兴没有直接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提出另二个问题。

李兴和荔非守瑜谈话时,李兴故意慢慢将荔非守瑜带到无人的地方,以免他们的谈话被人听到了。

“因为安?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掌握戍边十几万大军实力强大。至于安禄山的叛乱为什么会掀起如此大的波动,是因为我朝能打仗的部队都在边关,内地都是不堪一战的军队,如何是边军的对手?安禄山趁边军回援之前,打我朝措手不及!”

这个问题自从安?山叛乱以来,荔非守瑜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虽然安禄山的十几万边军战力强悍,但还不是朝廷的对手。安禄山之所以有胆量起兵叛军和叛乱会掀起如此大的波动?是因为原因在朝廷,朝廷自名相张九龄罢相后,朝廷的权利便落入奸相李林甫的手中。这李林术虽然贪恋权利,但是治理国家还是有一把刷子的,还能震住边关大将。但是李林甫逝世后,杨国忠当宰相,但杨国忠能力不足,无法震住边关大将。朝廷腐败,地方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民不聊生,安禄山见朝廷腐败内部空虚,自然有胆量敢兴兵叛军。”

李兴将历史上对安史之乱的一些总结告诉荔非守瑜。

“那将军的意思是?”

荔非守瑜听了李兴的话,有些茅塞顿开,天下人都认为安禄山最起兵叛乱,是因为手中握有十几万戍边大军,却不知安禄山叛乱的真正祸因在朝廷之中。

“奸相不除,无法平定叛乱,无法复兴盛唐气象!”

李兴斩钉截铁地说出了自己为什么不挥军直奔潼关,而是反方向到岐州。

??

第二天清晨,休整完毕的杭州精骑便再次出发,前往陈仓地区与姚州军汇合。

“报,紧急军情,这是荔刺史送来的信件!”

就在行军途中,一名传令兵来到李兴面前翻身下马向李兴禀告,同时传令兵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递给李兴。

“哈哈哈,天助我也!”

李兴打开信件浏览一遍后,忽然脸色高兴的大笑不己。

“将军,何事如此高兴?”

这时在一旁的荔非守瑜见李兴看完信件后高兴,便开口询问。

“这是你弟弟送来的信件,上面说朝廷嘉奖我军在九门大捷,朝廷特封本将为剑南道节度副使!”

李兴这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荔非守瑜。

荔非守瑜闻言非常高兴:“太好了!”

原来李兴在杭州任刺史之时,派人去朝中花重金为荔非守瑜的弟弟荔非元礼谋取到岐州刺史之位。

李兴自所以要为荔非元礼谋取岐州刺史之职,是因为李兴要在岐州搞秘密军事研发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快速平定安史之乱而准备的。

“出发”

李兴心情特别好,原本他还有担心与姚州军汇合后,姚州军不听他指挥。现在有了剑南节度副使之职,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指挥姚州军。

随着李兴一声令下,四千杭州精骑直奔陈仓地区。

经过二天的行军后,李兴率四千杭州精骑抵达陈仓地区。

果然姚州军七万大军已在安营扎寨,这姚州军也是刚刚到陈仓一天。

李兴率军和姚州军汇合后,两军便一起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六章 唐玄宗西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