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沉闷的气氛压抑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众臣都在心中盼望着,快点有人站出来打破这种让人难受的沉闷气氛吧!
就在大家的期盼中,终于有人说话了。只见安平君对着卫王一拱手,朗声说道:“臣荐一人!”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安平君的话吸引过去,齐刷刷地都朝着安平君看去。去岁卫冉获罪之时,安平君因替其求情,已然令卫王十分不满了,而今安平君再举荐新军主帅,卫王还会相信他吗?这是众人关注安平君的主要原因。
“说!”卫王面无表情,朝安平君示意一下说道。
“我府中新招录之门客,卫王新加封之客卿----宁忠!”
其话音一落,立刻引起了众臣地轰然议论,沉静的大殿顿时嗡嗡声一片。紧接着便有一名武将拱手问道:“安平君所荐之人可是最近在濮阳名声鹊起的那位‘宝剑认主’之人?”
“正是!”安平君正色答道。
“听说此人的修为并不算太高,而且只是一个十八九岁还未加冠的少年,安平君不是在说笑吧!”又有一人开口问道。此人的问声刚落,大殿中众臣竟轰然大笑起来。
“啪啪啪!”王座前的玉案又被卫王拍得震天响,待众人安静下来,卫王才有些不耐烦地对安平君说道:“看看,我说什么来着,你当日举荐这个宁忠之时,我就不同意,如今你来与众爱卿解释吧!”说完,卫王竟故意眯起眼睛,当起了局外人。
于是安平君向群臣问道:“列位臣工,‘宝剑认主’一事可是事实?”
群臣默然不语,只是微微点头表示没错。
安平君继续说道:“凡是修炼之剑士都知道,这‘宝剑认主’之事是百年难道一遇,就算列位臣工不是修炼的剑士,相信也或多或少地听说过修炼之事,对‘宝剑认主’一事应当也不陌生。列位臣工,是也不是?”
群臣仍是默然点头。
“好!”安平君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如此百年难得一见之事,出现在了当朝,岂非天意使然?”
在当时的大卫国,虽然剑士修炼当道,但大数人还是对天命之事深信不疑的。因此,安平君的话音刚落,便立刻有人说道:“安平君此话不假,可是这跟宁忠又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安平君故意抬高了声调,而后微微一笑朗声对众人道:“当然有关系,芸芸众生、天意昭昭,‘宝剑认主’一事,为何会选上这位宁公子,而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别得任何一人?”
众臣仍是默然,但目光却都仔细地盯着安平君,等待着他的下文。
在众臣的期待中,安平君说出了连卫子岭都不相信的一番话:“我近日来,夜观天象,发现东方紫微星旁不知何是出现了一颗隐隐放光的小星,而那颗小星所正对的方位,恰是宁忠所居之所。”
然则,就是这番没有什么根据的话,却让群臣都哑口无言了。因为当时的大卫国对天象一事的理解还处在一个刚刚朦胧起步的阶段,心中既对天象一事有了萌芽的认识,又懵懂不知、捉摸不清。怕是安平君也正是借众臣的这一心理,才说出这个理由的吧。
可就在众人都愕然之际,公子荡却接着开口了:“儿臣也以为安平君所说有理,既然没有更合适的主帅人选,不妨就以宁忠为帅,此人真能够逢凶化吉,也未可知呀!”
“儿臣也赞同安平君和兄长之意,兄长与我都曾亲往安平君府拜访过那个叫宁忠的门客,宁忠之长确在其气运,儿臣相信其定能带领我五万新军大破狄族,凯旋而归!”太子建此次竟破天荒得与公子荡站在了一起,卫王在听完太子建的话后还真拿不准主义了。
“臣等也赞同两位王子和安平君之意!”大殿之下呼啦啦倒下一片,虽然当中有很多大臣都是*和公子荡一党之人,但更多的是真正相信了“祥瑞”、“气运”之说。
卫王这下真得懵懂了,以往都是他这个王上在执行新国策之时才会以“祥瑞”、“气运”之说来迷惑国人,其中真假卫王本人最清楚了,然这次却被自己的臣子们反将了一军。
“退朝,再议!”卫王撂下一句话便踽踽地离开了王座回后宫了。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在愣怔之际三两一伙地也离开了大殿。
而作为当事人的卫子岭,在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当然,他也没有发言的机会,只能静静的听着。不过,通过朝会上的所见所闻,卫子岭倒是越发觉得自己的平叔叔并不像姐姐口中所说那般,“看来姐姐与平叔叔之间定然是产生了什么误会,待将他们之间的误会弄清之后,自己一定要当面向平叔叔致谢,他对我卫家的恩情这辈子也报答不完。”卫子岭一边在心中如是想道,一边随众臣退出了大殿。
一连过了三日,对于新军主帅一事,也未传出任何消息。三日之后,卫王传下第三道王书:令安平君府门客宁忠,于正月十六准时参加殿试,王欲亲自考校宁忠之才能。
王书下达之日,整个濮阳城都沸腾起来了,国人们所熟知的宁忠竟然要被卫王拜为上将军了,理由当然是宁忠能为卫国带来“祥瑞气运”一说,一时间国人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其实真正的知情人安平君才不信什么“祥瑞气运”一说,他之所以在如此危机时刻推荐“宁忠”来做五万新军的主帅,是因为安平君早已在心里认为,“宁忠”就是自己那生死兄弟卫冉的儿子---卫子岭,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