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德亲自帮大娃收拾好行李,花钱租好马车,又交待很多注意事项,一直送到路口才回家。
大娃和同窗在一起,有夫子带队,倒是并不担心,毕竟县城并不远,不过是他们要在县城呆几天,家里人都有些放不下才拜托夫子陪他们参加考试。
大娃这些年除了读书,也没少跟着刘有德强身健体,甚至每年农忙的时候还会被赶回村里体验下种田的辛苦。他是一行人里身体最好的一个,也完全不用担心考试时身体撑不住,他早就知道科考比拼的不光是知识,还有体力。
这都是刘有德早早传授的经验,大娃也没有问他从哪里知道的这些知识,反正问也不会有答案。
因为同行的同窗身体不太好,马车走的并不快,一大早出发,到县城却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县城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很多考子都提前赶到县城,想要找一间客栈都不容易。
大娃他们运气还不错,夫子已经提前通过友人帮他们租了一间民房。虽然要和主人家共用一个院子,可他们只住几天,主人家又没孩子,反倒比住在客栈更安静。
大娃可不挑环境,他早就被刘有德告诫过,说赶考路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甚至在上京赶考途中出事的举子也不是一个两个。
在他的同窗还在抱怨之际,他已经拿出书本复习了。他其实已经学得很不错,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不看书也是浪费时间。
大娃在县城参加考试,刘有德也在镇上替大丫考虑婚事,他把媒人请到家里托对方打听镇上的优秀未婚男青年。
媒婆可是早就知道豆腐孙家有三个孩子要嫁娶,接到他的生意那是跑都跑不赢,这可是门好生意。
镇上人谁不知道白鹤村孙家做出来的腐竹卖得好,府城那边人都喜欢吃,听说还有商队把这个当成当地的特产卖到京城。这件事还惠及到镇子周围的村民,随便买下附近的荒地或者荒山用来种豆子,孙家的人可是不限量收购。
周围的村民手里有钱,到镇上买东西的次数也多起来,连带着镇上的商户和小商贩生意都好很多。镇上的经济发展起来,整个镇子的人都受益,镇上的人口是年年增加。
媒婆可是知道这镇上的孙家虽然不做豆腐和腐竹,但是孙氏族里的腐竹都是经他的手卖出去,所以这家肯定不缺钱。她只要保媒保得好,这赏钱肯定不会少。
媒婆把镇上有名有姓的男青年都送到刘有德面前,还说看中哪家都包在她身上。
刘有德可不打算听媒人的一张嘴,他把名单留下,给了赏钱才说先下考虑一下。媒婆也知道没有一次就能谈好的道理,更别说她还得了跑腿的钱,更是热情贴心的说没问题。
刘有德这边挑女婿的消息传出去,魏家还在奇怪魏氏没有一点动静,说好的俩家亲上加亲的好事可不能变卦。魏母上门找魏氏打听情况,结果魏氏身边一直跟着人,不管魏氏说什么都不肯离开半步。
魏氏给魏母使眼色,魏母还不算太蠢,没有当着下人的面谈起大丫的婚事。她什么都没问到,心里却在嘀咕魏氏吃得好,穿得好,脸都圆一圈,看一眼就知道日子过得不差。
魏母回到家里把情况一说,魏家人都觉得不对劲,却没人敢去找刘有德问,他们这些年可算知道刘有德对他们有多不喜。虽然过年过节的礼物从不少,但也仅此而已。
魏大哥让魏母去找二娃,问他发生什么事,还说要动作快一点,要错过大丫的婚事,他们就亏大了。魏母想到大丫的嫁妆,也觉得这事宜早不宜迟。
二娃是在去书店的路上被魏母堵住,私塾的夫子带着学生去县城考试还没回,他不用上课便打算出门去买一点纸和墨。
“外祖母!”二娃很客气的打招呼,脸上还带着亲切的微笑。这要不知情的外人看到,还以为祖孙俩感情有多好,实际上二娃并不喜欢魏母,魏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和方正的二娃交流。
二娃面对魏家人是故意如此,他摆出一板一眼认真的态度,魏家人和他说话时连声音都小很多,也不敢在他面前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否则就等着他的圣人言。
魏母拉着二娃想到僻静处交谈,二娃却要拉着她的手问她吃过早饭没有,还要请她吃东西。魏母恍惚间便被二娃拉到面馆,这可是镇上生意最好的面馆,里面从早到晚都不缺人。
魏母想和二娃说话,二娃却说太吵,有什么事吃完面回家再说。魏母想想也对,面都端上来,还是先吃再说,要知道她早上出门时可没吃东西,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
魏母吃完再想说,二娃却说和书铺的老板约好时间,他要赶时间去取东西,说有什么事可以回家再说。魏母要再看不出来二娃是不想听她说话就是傻了,可她又不能在大街上直接说事,想拉着二娃往偏僻的地方去也拉不动。
二娃脸上一直挂着完美微笑,他半扶着魏母往家里走,还说父母都在家,有什么事和他们说,他还是个孩子,真有什么事也不能当家做主。
大街有听到一两句的路人都一脸赞同的表情,更有认出二娃是谁家孩子的人还帮他说话,劝魏母不要浪费二娃的读书时间。镇上谁不知道孙家兄弟读书用功,都说这次孙家老大有机会得到功名。
魏母被二娃半推半就的拉到刘有德面前,剩下的事不用他操心,便带着银钱继续逛书店。
刘有德客气的问魏母有什么事,还故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