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族人说要去找族长并不是开玩笑,他们才靠卖腐竹赚一点钱,家家户户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一点,魏家想要方子,不管是不是魏氏族里的意见,他们都要找族长出面主持公道,可不能让魏家人占便宜。

孙族长家里也有做腐竹卖钱,听到族人的汇报,这不光是族人的事,也涉及到自身利益,处事本来就公正的他更是当场就要领着族人去找魏氏族长的麻烦。孙族长都没有通知刘有德,这件事是两个宗族之间的事,刘有德要过去反倒不好说话,万一他看在魏氏份上答应把方子给魏家才亏大了。

魏氏族长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根本就不知道魏家的事。他听完孙族长的话才知道魏家人做的好事,最近白鹤村孙家那边闹出的动静他也知道,附近村里和孙家沾亲带故私下没有不动心的,可出手的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大家都不傻,这件事大家可没少打听,孙氏族里可是有说过传儿不传女,甚至连儿媳妇都不知道这方子,这配方都掌握在姓孙的手里,孙家的族长也发话,谁家敢泄密就等着被逐出族里。

这样重的惩罚都说出来,可见孙氏族里对这件事的看中,外姓旁人一时间就是有再多的小心思都暂时压下去了。他们不怕得罪人,但是得罪一个家族,给他们十个胆了也不够用。

魏氏族长说尽好话才让孙族长相信他们族里没有任何想法,魏家那一家子都是自己不学好才会盯着别人的方子。他当场命令魏父给孙族长赔礼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不会让魏父找上门,这方子是孙家的东西,谁都抢不走。

孙族长带着族人,看魏族长还算讲道理,看在他的份上也就不有多难魏家人,不过他特意提要求,魏家的人不允许再去为难刘有德,否则魏家的闺女他们要不起,只发一纸休书把魏氏送回娘家。

魏族长哪里能让魏氏被婆家休回来,他自己家还有女儿,真要有个被休回家的闺女,以后整个宗族的闺女都不好嫁了,他这个族长也要被族人埋怨。

魏家也不敢再惹刘有德,有孙族长这话他们比谁都怕魏氏被送回娘家,要知道族长能代写休书,要是魏氏真被送回娘家,他们一家也落下好。魏家是羊肉没有吃到还惹到一身骚,一时之间对魏氏也有很多埋怨,怪她回娘家也不把话说清楚,要早知道孙氏族人这么齐心,他们不敢也不会去闹刘有德。

孙族长带着满意而归,他们也算先礼后兵,魏氏族里后面要再敢闹事,他们就是打上门也没人敢说什么,就是到了县太爷那里他们也占着理。

刘有德是事后才知道这事,孙大刚送豆腐时特意避开魏氏把经过告诉他,还让他以后注意点魏氏,别再被魏家找上门。他让孙大刚帮他谢过族长,他虽然不怕魏家人找上门,但是能省一些麻烦也是好事,谁让他开门做生意的人不好和人发生冲突。

刘有德之后再也没见过魏家人上门,魏氏也不敢再提回娘家的事,她后来也听到族长说的那番话,她比娘家人更怕被休回娘家。

刘有德的豆腐生意越做越好,除了卖各种各样的豆腐,他还卖腐竹、豆腐脑,再加上便宜的青菜,镇上的居民算是都知道他的小本生意,很多人宁愿多走几步只图他家的东西便宜又质量好。

生意稳定之后,家里忙不过来,魏氏也会经常到摊子前帮忙,家里的家务慢慢交到大丫手里。刘有德心疼闺女,在附近请了一个婆子干粗活,大丫的手可要保养好才好绣花。

大丫跟着绣娘学了五年,后面没有再继续学,她绣出来的成品卖得的价钱还不错。刘有德却不让她多绣,说绣娘都是绣多了才眼睛不好,她学会这门技艺就好,在家里要闲着无聊可以多读书,不用整天呆在屋里做女红。

这几年白鹤村的孙氏腐竹已经打开名气,刘有德的豆腐摊赚的钱不少,再加上他把腐竹卖到外地,家里并不缺银钱。这些年家里的钱都用来买房子买商铺,都是当年帮他介绍房子的中人帮他找的房子,多次合作之后俩人也算是老熟人。

刘有德不仅买了房子,在乡下的地也没少买,家里的地已经从几亩发展到几十亩,不过这些地都远离白鹤村,而是在离镇上更近的村子里。他也不用亲自种,直接租给别人种收租子。

大娃和二娃还在私塾跟着夫子学习,家里已经为他们专门布置了一间书房,专门一个书柜用来放科举相关的书。私塾的老秀才学问有限,镇上有志于科举的孩子学到一定年龄都会转到县城上学,大娃也有一样有这样的想法。

刘有德却是直接否认他的想法,他知道县城的私塾水平和老秀才也差不多,要知道整个县城十几年都没有出过举人,如此一来倒不如他亲自指导。

大娃和二娃知道刘有德要亲自指点他们的功课,兄弟俩不约而同的抬头说:“爹,你虽然读过四书五经,可要考试那不一样。”

这些年大娃买回来的科举书籍,刘有德闲暇时间也会看,但是兄弟俩都以为他是好奇,并不觉得他能看懂。

刘有德知道俩个孩子不相信,他也不多说,直接抽出他们的功课,让他们提问,哪里不懂都可问。

二娃还有些不敢,大娃却是壮着胆子拿出一个问题请教。

刘有德稍稍回忆一下就把答案告诉他,并且还当场背了一篇以前他当探花时写的文章,看在俩个孩子眼里却是他临进发挥都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大娃和


状态提示:189 后娘1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