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民国之国术宗师>第124章 谁说国术高手没抗日?

田镇峰当时不在场。事后,他专门跑过来凑热闹,他可不相信济南有什么人能打败孙禄堂,只是过来询问王洪那两句话:孙禄堂为什么要用玄学解释拳理?为什么教三体式而不教绝招?

王洪并不知道后世的那句名言:“科学的尽头是神学”,那怕是“科学的尽头是哲学”他也讲不出来。他只能说:“我知道我老师有这本事,我也是身上有一点,才能看懂一点”。

这话对田镇峰有点打击:合着,我说玄乎,你就说我看不懂啊?

教三体式还是教绝招这个问题,王洪倒是有些心得。

绝招不是什么神招,而是个人纯熟成生活习惯的一些动作,在实战中,凭着本人的直觉和这些本能动作,又快又猛地使用了出来,就可以称为绝招。只是技击是综合的,包括人的精神、反应、体力、力量、空间感、预判、速度、作用点以及后果等等,绝招打不到人、打不倒人,就没有讨论的意义。

而三体式,是换劲的根本,孙禄堂的三体式后来改成了立掌,是寻找出形意、八卦、太极三个拳种的结合点而设定的基本功。当然,这种做法也把一些技法有意无意的抛弃掉了。三拳合一可不是后世某些人随便能打上打几十套拳,那是卖拳的。

三拳合的不是风格,不是套路,而是拳劲合一。这话再说下去,有不少拳就伤心了,就此打住。

王洪也在换劲过程中,只能建议田镇峰找师叔马耀南去试下三体式怎么换劲儿,这才把仍然迷糊的田镇峰送走。

以王洪的眼光,整个山东省国术馆最厉害的是窦来庚。

如果王洪跟他比拳术,反应、速度、力量都有不少的差距。

这时的窦来庚,才三十出头,一米八的个头,魁梧健壮。第一次全国国术考,他就勇夺优胜,是真正的国术高手。

到底国术高手们有没有参加抗战,这个话题,到了窦来庚身上,立刻打住。

因为窦来庚变卖家产,带着国术馆的学员,与日军作战到最后一刻,是国术馆的真英雄、真豪杰、真英烈。

说国术高手不抗战,这是个拉仇恨的话题,因为真有不抗战的,也真有抗战不了的,有委曲求生的,更有投敌资敌的。人有百样,不能一概而论。

在七七事变这个时间点上拉一条线,看看被后人称为民国十大高手的这些人:

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张策,此时这四人已经去世。尚云祥在这年10月份也会追随前面的孙、张二位盟兄而去。

进入全面抗战时,杜心武68岁回到老家后又到了重庆;刘百川67岁回老家六安闲居;李尧臣61岁(因在19路军教大刀,化名四处躲藏);韩慕侠60岁(拒不教倭,四处躲避,断臂拒敌);王子平56岁(不详)。

再扩大一些高手的名字,因为曾经列入民国十大高手的人物还有几个:

叶问(44岁,据说打败了日本人的挑战后,立刻跑去参加了军统培训,后又回来抗日(无细节旁证),之后又抛妻弃儿跑到香港避难);王芗斋(52岁,沦陷区教拳为生);年龄与事迹都造假的吕姓大侠史上无载;孙存周44岁,打游击被打散了回到家里躲着不出门,他的长子孙保和上了前线,炮兵,洛阳保卫战中阵亡。

窦来庚是抗日英烈中罕见的国术高手,他自幼习武,在国考中的名次就证明了他的实力,后成为武当太乙门的掌门人。抗战时,先任韩复榘的手枪队队长,韩复榘被枪毙后,他带领山东国术馆近200弟子回到自己的家乡临朐县,组织起“国民军义勇队”与日寇作战。

当时正值天灾人祸,部队供给难以为继,窦来庚就变卖自己全部家产供给部队。他的同门师弟林信斋,在济南做生意,听说此情况后,便从济南多次用火车托运粮食,帮助窦来庚渡过难关。

窦来庚的义勇队越来越壮大,后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七旅,任旅长。在前线与日军大大小小打了几十次。

他的部队装备简陋,没有军饷、军装、军粮,条件异常艰苦。缺少枪炮,国术馆的学员就带领将士们习练大刀,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大刀片成了十七旅的标志,让鬼子们闻刀丧胆。

1942年,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鲁苏战区发起攻击。在这次大规模扫荡进攻中,窦来庚的部队成为日军集重兵打击的目标。

窦来庚没有选择保全实力,而是奋力抵抗,与日军决一死战。却由于日伪军兵力强大,上来就动用了重型武器向17旅阵地发起全线进攻。而窦部不但人少,武器也多是自制,装备极其落后,子弹不多,手榴弹扔出去不炸,兵员、武器与敌相差悬殊,战事节节失利。

两天的战斗,2000多人的十七旅只剩不足百人,窦来庚也中弹负伤。

在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战士们宁死不屈,冲向日倭,大刀飞舞中,用血肉之躯拼尽了最后一滴血,最终全军覆没!

窦来庚宁死不当俘虏,用最后一颗子弹举枪自戕,年仅42岁,以血肉之躯,壮烈守节,为国捐躯!

谁说国术高手不抗日?

窦来庚对王洪也很感兴趣,他写了几百篇文章,但多集中在少林、武当和太乙门的拳论上,对军事器械的研究远不如王洪认识多,他与同门高芳先一样,都只用大刀感兴趣。

可这四兵各有所长,剌刀短小,用在狭小的地方或剌杀的时候;拼剌刀在正面战场上使用;红樱枪


状态提示:第124章 谁说国术高手没抗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