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总工程师能够负责防腐系统的大项目这么多年,对项目进度的判断自然是准确无比的。
虽然说,前年开始因为火箭发动机的突破,他看到了一些加速的曙光,这一年多来,因为顾松的参与,有一些难关突破的速度也比预想的快了一些。
但是,说什么明年大阅的时候,这两把剑亮得出来,那就有点扯淡了。
那离现在不就是一年的时间而已了吗?
样机都没有,还得试飞改进。
何况,如果没有交付服役,亮什么亮?
顾松却是继续看着资料笑而不语。
反正保家齐要他搞点成绩,那就秀一点肌肉,这个不怕。
至于说亮不亮,顾松估计等到了那个时候,局势有些紧张,元老们自有考虑。
反正既然接过了华国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科技研究部执行理事的聘任,顾松施加于倪光北、郭跃、何安志这样的大佬身上,那种“顾松依赖症”,就让纪总工程师和他麾下的研究院们也患一患吧。
于是,保家齐欣然地听闻,顾松非常“情绪高涨”地参与进了纪总工程师的项目当中。
顾松也用这样两个非常让人热血沸腾的项目,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调整着。
白天在南郊营地里和纪总工程师,还有他率领的研发团队们“争吵”得不亦乐乎。晚上,就回去和谢茵然继续用身体“争吵”。
发动机是一整套基础工艺的事情,不是一两年就能立刻超车的。
顾松又不可能拿出超越时代、原理完全不同的发动机出来。
那么,就只有在材料和气动模型上下功夫了。
当然,干这样的事,还是先把工具给整利索。于是在纪总工程师,还有他底下负责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的高诚目瞪口呆的表情中,顾松愣是只用一个星期,就把防务系统内用来进行计算机模拟的一整套“人工智障”,全部升级成了人工智能。
毕竟他是人工智能权威,已经在西川救灾中展现了恐怖的实力。
于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反正关于材料、气动模型甚至一些零件构型上,他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行不行,先在计算机上跑一跑嘛。
这个过程,顾松也无需着急。
……
经过了一个星期,华国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这个新机构的成立,也渐渐传到了有心人的耳朵里。
在华国的科技圈里,一时舆情汹汹。
有些人质疑的也不是顾松的实力,只不过是一点:为什么就他一个。
奈何元老们也没有加新成员的意思,于是顾松一时之间,倒有一点成为某些人眼中钉的意思。
作为回应,燧石科技相对高调地宣布了一项研发计划:全固态电池。
这玩意的理论基础倒不新鲜,但是,这个时间点还真没有什么突破出来,哪怕是在实验室里。
但作为从现有锂电池过渡到未来储能技术一个非常好的中间方案,全固态电池,在顾松脑子里却是成熟的。
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一般锂离子电池是有比较大幅度提升的。如果实验室里的工艺方案能比较好地实现量产,在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基础上,翻个一倍是很值得预期的。
何况,它的另外几个特性,就更具有想象力了。
首先就是可以做到体积很小、很薄。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因为需要使用隔膜和电解液,哪怕工艺非常精细,也会占到一颗电池一小半的体积。如果用固态电解质取代它们,那么新的电池就可以做到正负极之间甚至只有几个微米薄。
在这种情况下,全固态电池就会出现柔性化的前景。那种撕下一张薄膜、其实是一块电池的科幻般场景,也就可以成为现实了。
甚至,最后材料还可能做成透明的。
再加上一点,全固态电池因为不存在锂枝晶刺破隔膜导致短路、起火、爆炸的可能,安全性的提升不是一星半点。
而安全性,一贯是全固态电池得到支持的最根本驱动力之一。
大局已经开始变化,华威在武湖铺下去的电动汽车工厂,现在也在进行厂房建设了。
于是顾松现在先把话放出去再说。
但反响就热闹了。
“个人对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工艺以及产业配套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我认为,这个技术的成熟,至少还需要15至20年的时间,甚至更久。界面效应怎么有效解决,来提高全固态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制备效率、成本控制,是全方位的问题。”
在好事媒体的采访下,某个电池领域的权威就做了这番发言。
但其实持这种论调的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因为顾松和他的燧石研究院,太妖了。
辉煌战果在前,谁知道顾松是不是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了,现在只是某种造势行为?
学术圈的人,是知道顾松的博士论文,已经在准备发表了的。
人工智能在计算材料学当中的应用。
沾上了人工智能这个玩意,谁心里能有底?
电池行业的牵连甚广,谁能掉以轻心?
初任燧石集团董事长助理的风小龙,因为这个事感受了第一波身为顾松秘书的工作压力。
各种企业、院校,都联系到了他这边,希望能进行合作。
虽然回复很简单:现在只是刚刚立项,还没有完整的研究计划。有需要的话,会再联系。
但总要回复不是?
手机阅读:http://m.520yq.cc/184729/
发表书评:http://www.520yq.cc/184729/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20章去纳斯达克求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半亩南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