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隋末之大夏龙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个杨广?
人已经组建了新的防线。”李大上了城墙,说道:“其他三个城门也都传来消息,敌人抵挡的很激烈,三位将军进展并不大,估计他们也已经组成了防线,准备和我们进行巷战。”

巷战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就代表着血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遇敌人的伏击,或是弓箭,或是战刀等等,谁也不会知道敌人的进攻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在这个陌生的城池里,坊市众多,小巷也不知道有多少,十几万大军进入其中,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被敌人蚕食,在局部范围内,也许会遭遇敌人的优势兵力。在这种破旧的城池中,骑兵并不能很好的展开,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无论是罗士信等人也好,或者是李大也好,第一时间稳定战线,等待着李煜的命令。

李煜取了千里镜,望着远处的建筑,只见长街上敌人已经减少了许多,但街道上的障碍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许多,显然盖苏文已经做好了巷战的准备。

“收集火油、桐油等物,用投石车打进去就是了。”李煜略加思索,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扬鞭指着远方,说道:“他不是想对付我们吗?想要巷战,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辽东,是高句丽的地盘,是盖苏文的老巢,朕需要珍惜这个地方吗?烧,给朕一把火烧了辽东城。”

“陛下,这,这是不是有些残忍了,有伤天和啊!。”李大虎躯一震,脸上顿时露出惊骇之色,没想到李煜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辽东城内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一把火下去,弄不好要将整个辽东城给烧焦了,多少百姓会死在烈火之下。

“放心,盖苏文不是傻子,我们将火油砸过去,他肯定会知道我们下一步打算,这个时候,你还会躲在暗处,准备算计敌人吗?”李煜摇摇头。

“陛下圣明。”李大连连点头,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傻子才会留在家里面,想来盖苏文发现大夏的计划之后,肯定会还有所改变的。

只要对方离开这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大夏骑兵进攻起来就方便多了。

李煜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有些话他并没有说出来,盖苏文若是自己主动走出来,和大夏决战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若是躲在暗处,准备算计大夏,那盖苏文就猜错了,李煜从来不会将敌人的性命当做性命的,一把火烧了辽东城也不是不可能的,大不了损失了一些奴隶而已。

火油、桐油等物很快就准备妥当,抛石机也架在城墙上,一桶一桶的火油从天而降,落在民宅之中,引起了一阵阵慌乱。

刺鼻的气息早就引起了高句丽百姓的注意,盖苏文也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异常,他带领兵马来带一处宅院前。

“这是火油啊!这个该死的李贼,他想火烧辽东城。实在是太恶毒了。”盖苏文咬牙切齿的说道。

李煜的到来,打破了他对中原人的印象,那个自以为天朝上邦,一向自以为礼仪之邦的中原王朝怎么和现实中的不一样呢?堂堂的大夏皇帝难道就不顾忌到城中的百姓吗?难道不怕以后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吗?

更或者说,这是在恐吓自己?盖苏文脸上露出一丝迟疑来。他不相信大夏皇帝会做出这么惨无人道的事情。

盖苏文面色平静,他对身边的将士说道:“大夏皇帝这是在恐吓我们,辽东城内,这么多的百姓,难道他要尽数烧死吗?也不怕上天惩罚他。”天道好轮回,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相信上天的。

众将听了连连点头,毕竟一口气烧死这么多人,不是一般人可以下手的。他们也相信大夏皇帝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现在抛洒火油也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盖苏文,逼迫盖苏文放弃巷战,和其决战的。

“发下安民告示,让城中的百姓配合我们,一起抵挡大夏的进攻,告诉他们,城池一旦被攻破,我们高句丽男人要做奴隶,被送到大夏开山凿石,修桥铺路,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而女人将成为大夏士兵发泄的对象。”盖苏文捏紧了拳头,若不是高句丽的实力太差,哪里需要如此,直接率领大军杀上门就行了。

得了安民告示的辽东百姓真的很配合盖苏文的命令,积威之下,无人敢反抗,甚至还认为盖苏文说的有道理,更加的仇视大夏士兵。

“陛下,敌人没有任何反应,看样子,盖苏文认为我们是在吓唬他。根本就没有将我们放在心上。”罗士信面色复杂的望着李煜一眼,然后快速的低下脑袋。莫说是盖苏文,就算是罗士信等人,也不会将李煜的计策当真了。实在是太疯狂了,准备火烧辽东城。

“命人写下告示,就算三日后,我们准备火烧辽东城,让城中的百姓、士兵主动来我们这边投降。”李煜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马鞭,摇摇晃晃,声音显得很平静。

“陛下仁慈。”罗士信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李煜威震天下,现在成为天下之主,而自己跟在后面功成名就,封妻荫子,背叛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也希望皇帝是一个仁慈之主啊,而不是一个残暴之君。攻打辽东城伤亡无数也不是他想要的,必要的时候火烧辽东城并没有什么错误,像李煜这样,提前通知才能显得仁君本色。

只是在人群之末的向伯玉却是摇摇头,经常干阴私勾当的向伯玉,为人就比较阴险,别人没有看出来的东西,向伯玉看出来了。皇帝陛下绝对不会有这样好心的。对国内百姓,李煜自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个杨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