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宋超级恶霸>第二百九十章 汉军战船顺利启航

苦战一年多,损兵折将,虽然最终守住了云州,可是西辽军队的内部矛盾就尖锐了起来,东征主帅萧斡里剌和监军西辽皇太子耶律夷列之间压制很久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两者之间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要不是机智过饶耶律普速完的从中斡旋的话,西辽军内部不定怀疑发生火并。

萧斡里剌是西辽皇子耶律金嘉的舅舅,一直支持外甥争夺皇位,这就和耶律夷列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要知道西辽毕竟不同于汉王朝,没有什么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基本上和金国差不多,皇子之间谁的势力大,谁继承皇位的概率就高。这点和近乎全面汉化的辽国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是西辽第一任开国皇帝耶律大石总结辽国覆亡原因时,作出来的一次拨乱反正。

耶律大石坚信大辽的覆亡是因为皇帝的无能,如果有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强大的辽国不会被的金国灭亡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对两个儿子平等对待,并不认为谁更适合继承皇位。按照契丹贵族的习惯,长子在外,幼子守家。这次出征就是皇长子耶律夷列出征,而皇幼子耶律金嘉在都城。

这一次,和金军交战,彻底击碎了西辽复国的美梦。被打怕聊萧斡里剌主张撤军回到西辽。而耶律夷列知道,一旦这次回去,那么兵败的责任就会落在自己头上,那么今后就注定和皇位无缘了。

不甘心失败的耶律夷列开始打西夏的主意,在他看来占领西夏,也算是这次出征的胜利果实,回到国内和父皇也就交待了。

对于耶律夷列要攻打西夏,这让萧斡里剌很恼火,他坚持认为当初大辽鼎盛的时候都无力征服西夏,现在仅有七万残兵败将,去进攻西夏无疑是自取灭亡。

耶律夷列之所以坚持进攻西夏,也是有原因的,并非是为了为自己赢得威望来增加争夺皇位的砝码那么简单。在他看来,西夏实际掌控着是昔日的辽国共主耶律南仙,和自己的父皇是有旧情的,把西夏变成西辽的一部分,相信这个西夏皇太后是乐意的,毕竟大家同宗同源。

其实,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西夏内部政局不稳,要知道大宋势力渗透到西夏,致使西夏内部有一股很大的反对势力,如果加以利用,控制西夏不是没有可能性。况且,在耶律夷列看来,只要是占据了西夏,那么不仅自己可以顺利继承皇位,而且还可以反击。不管是联合宋军进攻金国,还是联合金国灭掉宋国,都可以攫取很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愿意撤退呢?

在萧斡里剌和耶律夷列的争斗之中,原本中立的耶律普速完,最终选择坚持留下来,倒不是为了帮助耶律夷列,也不是为了进犯西夏,而是她觉得大军出征不能无功而返,要知道云州距离西辽上万里,战败回去的话,在西辽国内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搞不好会动摇父皇的根基。要知道西辽建国不久,国内根基不牢固,这次兵败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西辽的长治久安是难以估量的伤害。

其实,在耶律普速完的心中还有一个无法对外诉的理由,那就是当初辽国覆亡,自己和母耶律夷列流落到京兆府。那时候,刘正龙上了母亲的床,无数的夜晚,她被母亲那奇怪的声音惊醒,好几次都看得清清楚楚,目睹整个过程。报复,一定要报复刘正龙这个欺负过自己母亲的男人,这也是耶律普速完为什么愿意主动请缨随军的原因,也是支持兄长耶律夷列提出来不撤军的原因,只不过要不要侵入西夏,她真的是没有想好。

云州内的西辽将帅之间争论不休,可这些和远在太原府的百姓们无关,大家都知道胜利了,老百姓开始走上街头庆祝胜利,尽管他们知道等过完年就会迁出太原城,在这之前,依旧洋溢在胜利的喜悦之郑

胜利了,众饶想法就多了,八大家族之前已经同以迁出太原府了,可是现在大家又反悔了,毕竟故土难离,谁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大家开始到王家去游,希望王家可以出面和汉王好好谈一下。

其实,王家是最不愿意迁离太原府的,因为只有在这里,王家才是特殊的存在,一旦离开了,那种超然的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了。王宿这个王家的家主本来嗅觉就不够敏感,在其他饶鼓动下,他最终觉得还是有必要和汉王谈一下的。

王家在太原乃至于整个河东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这些不足以和汉王去谈判在,这点王宿这个家主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觉得还是应该先和父亲透个气,省的在汉王哪自取其辱。

王即老爷子没有想到儿子王宿会出这么愚蠢的问题,儿子毕竟是王家家主,自己又不能太过分了,于是就很无奈地道:“你是想一辈子守着这个王家家主的位置,还是想有机会进入仕途,带领王家迎接新的辉煌?”

“父亲,何出此言?”

王即摇摇头道:“王家在太原府的确是特殊的存在,可是王家家大业大,总不能守着家业一直存续下去。世家门阀时代在唐朝就已经烟消云散了,在大宋最顶级的四大家族曹家,潘家,高家,石家纷纷投靠汉王,把最顶级,最优秀的弟子送到汉王的麾下去冲锋陷阵,建功立业,把最漂亮的嫡女送到汉王府联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家族继续攀登高峰,迎接新的辉煌么?王家的特殊存在也只是在太原,可能比得上钱家在杭州么?能比得上柴家么?可他们都纷纷为汉王效力,而你,身为王家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章 汉军战船顺利启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