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回唐>第30章 白玉谁家郎(十二)

花会过后是一个小规模的庆祝活动,参加的人没有多少。今晚上参加牡丹花会赛的十家人家里面只有宋、魏家的家主和杨玄珪留了下来,除此之外还有洛阳城比较有名的几位才子。诸如郑远明、高子玉之流。另外还有据说是从长安过来的几人。

除了这些人之外便是刚才上首的众位评审。宴会大约二十多人的规模,地点便是设在了刚才作为赛场的蓬莱阁。

李清也被留了下来。

其实在今晚的花会赛上除了几家的牡丹外,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李清这个六岁的孩童了。在众位评审之中张九龄是李清认识的,另外还有郑家、王家家主,这些都是昨夜的诗会上见过面的。其他的人却是都不认识。

在刚才李清从人群中站出来的时候,张九龄为大家做了介绍,说是昨夜诗会上“落尽残红始吐芳”的作者。而后裴耀卿对刚才的牡丹诗做了一番解说更是落实了李清神童的称号。从众人知道的仅有两首的牡丹诗中可以看出,作为六岁孩童的李清的诗才大约能入得最为顶尖的人物之列了。

其实在很多人心中大约觉得李清可以跟韩知贤、郑远明、高子玉之流并列了。这几人当中被人做比较最多的是韩知贤,毕竟韩知贤在众位才子中间牡丹诗做的最好,前两年的两首诗也是广为流传,很多的歌舞场依旧会不停的传唱韩知贤的两首牡丹诗。

昨夜今晚李清的两首颂牡丹的诗句一出,活动在洛阳上流文人才子圈中的这些人不自觉的把李清和韩知贤的诗做一下对比,发现韩知贤大约可能是比不过的,特别是今晚上李清的这首诗,应该说算是赞颂牡丹诗中的绝品了,这根本是可以传世的佳作。而韩知贤的诗放在这里是要稍稍逊色了。

但是昨夜的诗会韩知贤没有出手、今晚的花赛又不在场。很多人还是存了怀疑的心态,想着如果韩知贤在场,说不得也能做出很好的牡丹诗来。毕竟名声在外,不是一两首就能打败的人。

……

随后的宴会众人是分开坐的,每人面前摆放了一张较矮的案几,有仆人陆续摆上丰盛的食物,每张食案上都摆了一壶酒,边上有伺候的仆人把酒杯满上。倒是李清前面的酒杯是空的,大约是没人认为六岁的孩童能喝酒的。

宋、魏两家的家主和杨玄珪坐在了靠前的位置上,最上首坐着的是张九龄和裴耀卿,依次是其他大大小小的按照官职或者是什么排列的众人。

被留下的才子坐在了最下首,李清与郑远明等人坐在了一起。临近的几人中间李清是只认识郑远明的,当然高子玉也算是认识,只是在昨夜的诗会上见过面,并没有说上话。

在座的大部分人倒是郑远明认识的,于是郑远明便做了这介绍人的工作。

“这位是子玉兄。”

“这位是李清。”

……

“这位是李兄,太白兄。”

李清在边上听着郑远明的介绍,每介绍一人,那人就拱手算是应答,于是众人便是“久仰久仰”之类的话。气氛和乐融融。李清只是安静的听着。

倒是在介绍到“李兄、太白兄”的时候,正在喝茶水的李清差点没有把茶水吐了出来。

“咳咳”

“怎么了?”边上郑远明问道。

“没什么。不小心呛着了。”李清忙道。

被介绍的太白兄李清是见过了,在昨晚诗会上,李清被请去主船的时候在主船上见过,当时众人都没有作介绍,所以李清也没有太留意。现在想想当时李白就坐在张九龄的旁边,对当时李清的诗却也是称赞了一番。

这时候的李白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应该说是一事无成,大约这个时候还是在长安或者洛阳这些都市里面混迹。此时的李白应该是踌躇满志的,学得好武艺、买与帝王家,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李隆基的欣赏而有所作为。

但是这时候的唐朝对于出身依旧有着严格的限制。虽说通过科举有大批的寒门学子入了官场,但是相对于世家等出身的人来说仍然还是极少数。有很多的才子并不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而是被人赏识,通过推荐入了官场。

李白在长安、洛阳这些年名声倒是有,并且在长安算的上声名鹊起,但是对于进入官场依然是没有门路,估计之前想通过科举入仕也是碰过壁了。这时候的李白与大多数才子一样已经去拜访过不少位高权重者,希望自己的诗才能获得这些掌权的赏识,但是碰壁的时候多,就算有人欣赏李白的诗才,大约也是仅仅限于此,对于推荐李白入官场之类还是兴趣缺缺。还是在后来通过玉真公主的介绍见到李隆基,这是后话了。

在今年的牡丹花会期间,李白与几位从长安来的人到了洛阳,一来是过来欣赏名满天下的洛阳牡丹,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拜会这时候正在洛阳的高官名士了。在前些日去拜访张九龄,张九龄此前就听说过这位扬名长安的人物,对其甚是欣赏,也是存了提携的心思。

在昨夜的诗会张九龄带着李白去参加了洛神诗会,想来是让其多结交一下洛阳的众位才子。李白的个性应该说有些张扬,或者说是恃才而骄,大约天下的才子都不在其眼里。随着年纪增长略微有些收敛。在昨晚的诗会上倒是低调,没有作诗,而是与众人好好畅谈了一宿。今天晚上同样的名气不显。不知道的人倒是忽略了这位名动千古的大诗人。

李清反应过来,发现自己仰慕的人竟


状态提示:第30章 白玉谁家郎(十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