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将半,位于城南的书院建设如火如荼。
整个书院的布局围绕着那方数十亩大的湖泊,书院的主体建筑建在了湖水北岸,其余建筑零罗分布在周围,黄渠从旁绕行而过,黄渠岸树木青葱,芳草翠绿,百花齐放,已经能够看出书院的影子来。
这时候的建筑需要考虑很多东西,是不是涉及到违制,是不是违背了风水等等,幸好有朝廷将作监负责外作的将作丞刘长青来监造,倒也不怕有什么不妥之处。
刘长青四十许人,在将作监负责郊庙、城门、省、寺、台、监、十六卫、东宫、王府诸廨的土木之政,对书院的建设倒也轻车驾熟。
这一日,李清出了长安城来到书院。书院的施工现场堆满了木材、泥沙、青砖等物,百十人正在忙碌,黄老道坐在被书院圈起来的小道观前面,看着不断起来的建筑,神情寥落,两个小道士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道观很小,里面种植着几株古松,从一处坍塌的墙壁处露出来,看上去倒也苍老。李清闲步过去,黄老道忙起身见礼,陪着李清走进道观之中。
观中供奉有三清塑像,金身脱落,却是泥胎,旁边有百字碑碣,字迹已经模糊。除了这座殿房,便是一株翠柏下搭建的三间茅屋,两间住人,一间烧火。
看到旁边的石碑,李清走近去看,上面的刻字模糊,依稀只能辨别出一半左右的字迹。李清扭头看向黄老道,微微笑道:
“黄道长,这碑上所记何事?”
黄老道上前一步,笑着说道:
“好教李侯得知,这碑文记载的是百余年前淳风道长预测天狗食日的故事。”
“嗯?”
“老道也是听以前观中的师父说的。说当时李淳风道长精研历法,推算出某初一日将有天狗食日。文武百官具皆不信,到了那一天,眼看时辰都要到了,还没有任何踪迹呢,半信半疑的文武百官都向太宗皇帝进言治淳风道长欺君之罪。有人还嘲笑道:‘我看你还是回家一趟,好好跟家人见上一面,不然等下欺君之罪坐实了是要杀头的。[就爱读书]’
“淳风道长不急不缓,插了一根木棍在地上,说道:‘等到木棍的影子到了这里,日食就会出现了’,果然,时辰一到,天上的日头被黑影给遮住了。太宗皇帝因此还奖赏了淳风道长,布告天下实施淳风道长编纂的《麟德历》。……”
黄老道滔滔不绝,像是在李清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博识多闻。
“观中怎么会记载这件事情?”
李清好奇地问道。
“淳风道长初来长安的时候,曾在观中暂住几日,当时的观主跟淳风道长相熟,后来就命人刻了这个石碑立在观中。”
黄老道说着前事,眼神之中露出一丝神往之情,想着当时的观主能够结识名闻天下的李淳风李道长还真是让人羡慕,到了自己这一代却只能守着一个又破又小的道观,不过随即就缓过神来,心中暗道:
“老道也算是结识了上清派玄静宗师的师弟玄清道长,论身份玄清道长是侯爵,比淳风道长还要高些。”
黄老道想到这里,脸上现出欣喜的样子,笑着对李清说道:
“这道观已经有百余年的年头,除了百年前淳风道长来过之外,又能恭迎玄清道长光临,真是鄙观的幸事。”
李清笑着摇了下头,这种拍马屁的话听听就好,不必当真,过些日子,这道观存在不存在还两说呢。
道观很小,没有走上几步,就转遍了整座道观。除了刚才的那块石碑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值得记住的东西。随后李清跟黄老道略谈了几句,离了道观。
出道观之后,李清没有在书院工地停留,命昆仑赶过马车,直回长安城去了。
往常李清过来书院这里,总归要待上两个时辰,检查一下书院的建造进程,今天就进了道观一会儿,不足一刻钟,出来之后就赶回长安,倒是令昆仑有些不解。
事情也是突然想到的,在李清的印象中,天宝五载的五月,应该是有一场日食的,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五月二十五日。现在已经进了五月中旬,无论是朝廷的太史监还是道、佛两门精通算学历法的人都没有推算出这次日食的到来。
如果不是刚才在道观里面见到那个石碑,李清不会想起来还有日食这件事情。虽然在后世对于日食是司空见惯得了,人们也只是把日食当成一种奇观,然而在这时候的大唐,如果出现日食绝对是一件大事。说不得到时候李隆基又要下诏罪己了。
这时候的人们对日食这种自然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想象,就连刚才道观中的黄老道也是把日食当做“天狗食日”的。一到此时,除了朝廷会有相应的仪式应对之外,民间也会流传很多谣言出来。
虽然日食对李清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李清,这未必不是一次提高自己声望的大好机会。
李清来到长乐坊李含光住处,出来接待的是钱知微。
李清诧异道:
“怎么是钱道长出来迎接?”
“哈哈,玄静道长携弟子去了曲江池,这里正好就我一人在,没想到玄清道长今日有闲过来。”
钱知微见到李清,哈哈笑道,把李清让进房间,问道:
“听玄静道长说,李侯正在筹办什么书院,怎么有空过来这里?”
钱知微的改成李清为“李侯”,谈及书院之事,不再是道门之间的称呼。
李清点点头,说道: